每天資訊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菜單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生活中的“哲學意味”無處不在,可深可淺,可長可短。你在“新京報書評週刊”讀愚公子的幽默漫畫能讀出哲學意味來,讀維特根斯坦的嚴肅書評也能讀出哲學意味。哲學被認為是對善與惡,美與醜,秩序與自由,生與死等問題的解釋,但簡單來說就是生活的智慧。在現代學科誕生之前,所有的學問都可以被稱為哲學,哲學起始於辯論。

因此當我們討論給孩子看的哲學讀物時,首先要明確一下哲學與科學的區別,畢竟當一個社會認知還是白紙的孩子開始接觸圖書時,他最早看到的是確定的事實性知識。威爾·杜蘭特在《哲學的故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11月版)中這樣區別科學與哲學:

一旦有一個研究領域產生了可以具有精確的系統知識的時候,它就立即被人稱之為科學,每門科學都始於哲學而終於藝術……科學是分析性說明,哲學是綜合性解釋。科學總要把整體分解成部分,把機體分解成器官,把朦朧的轉化為具體的,它不問事物的價值,也不問它們的終極意義,觀察事物運動過程並構想出解決手段來的是科學,評議並協調目的是哲學。科學賦予我們知識,哲學賦予我們智慧。

哲學要回答的是科學無法解答的問題:真理是什麼?心靈的本質是什麼?人是什麼?思維是什麼?正義是什麼?價值是什麼?等等。它隨著人生經驗的增加在每個人的思考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與哲學有關的話題。(圖片來自《思考世界的孩子》目錄)

那麼它與孩子的關聯在哪裡呢?

當孩子還沒有認知能力時,需要大人教給他們生活的道理,這些道理就來自大人樸素的哲學思考。

當孩子進入集體生活後,他開始自己的社會化過程,簡單的世界裡逐漸出現矛盾的聲音,為什麼XX能當頭兒?為什麼我們可以吃動物卻不能吃人?為什麼我會內向害羞他卻是社交達人?追問這些疑惑就是個人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形成的過程。

當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你應該尊重孩子,讓他敢於發表不同想法,那麼與孩子進行觀點和異議的反覆交換就是哲學的辯論過程,也是與孩子平等相處的技巧。

與火星、地震、世界歷史等科普知識不同,給孩子看的哲學書,因哲學本身的思辨性,書與書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孩子很小的時候會問出具體問題,但不會太早對哲學本身產生興趣。很多孩子在青春期前後喜歡閱讀心靈雞湯,這才主動走向哲學的思考。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給孩子的哲學讀物常用到的宣傳語句式。

如果育兒是一場自我修行,那麼寫給孩子的哲學讀物恐怕是家長最好的修行之書,畢竟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以下,我們將8本給孩子看的哲學書分成兩個年齡段,對它們的內容進行對比,來看看柏拉圖為何將哲學稱為“可愛的娛樂”。

給6-10歲孩子的哲學讀物:孩子提出的每個問題都關乎哲學

自我是哲學的一個重要話題,也是人一生都會探尋的深洞。孩子進入學校後,他最先發現的就是原來有這麼多人和我不一樣。他起先只會關注外貌上的不同,接著會關注觀點的不同,背景的不同,然後就是成長經歷的不同。與大多數人一樣會讓人覺得心安,但我們每個人總有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我就是我》,德國藝術家聯盟 著,天天出版社,2020年6月。

這本書《我就是我》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一個關於“自我”的作品集,彙集了許多孩子對“正常”的理解,這也是這本書看上去有些許“凌亂”的原因。

小作者們通常漫畫,採訪,攝影,拼貼等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正常”和他們對“不正常”的理解。背雙肩包的男孩從德國去法國讀書,因法國沒有人背雙肩包而成了異類,一開始感覺糟透了,但過了沒多久後,許多人也背上了雙肩包,男孩反而成了時尚的引領者。類似這樣的小故事為讀者提供了許多真實案例。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我就是我》內頁圖。

如果哲學追求絕對理性,那麼看到的樣本足夠多,對那些偏見中的“不正常”就越是能淡然處之吧。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孩子的96個怪問題》,[法] 湯米·溫格爾 著/繪,小讀客 | 文匯出版社,2020年8月。

考慮到孩子的理解能力,大部分給低年齡段孩子的哲學讀物都是對多個並列的問題進行哲學回答,不會縱向講得太深。湯米·溫格爾的《孩子的96個怪問題》就是這類書,它在書名上就點明瞭是96個問題。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孩子的96個怪問題》內頁圖。

96個問題都來自湯米·溫格爾在法國一本叫《哲學》雜誌上的專欄。小朋友提問,溫格爾回答。所以這些答案比起哲學家寫給孩子的讀物來說更口語化,帶有更多溫格爾的個人色彩。讀起來首先會被小朋友的問題吸引,進而被溫格爾智慧的回答折服。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思考世界的孩子》,[法]阿內-索菲·希拉爾/格溫尼拉·布萊 著,[法] 帕斯卡爾·勒梅特爾 繪,[法]奧斯卡·柏尼菲 哲學顧問,巴亞橋 |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8年1月。

《思考世界的孩子》這套哲學讀物也是來自雜誌的專欄文章,它把父母當成被教導者,透過這些哲學問題及答案幫助家長引導孩子。所以前言中寫著“寫給被問題困擾的大人們”。

它分為兩本,基本囊括了大部分哲學話題。每個話題不長,配有一個簡潔的小漫畫。如前所述,不同的哲學讀物由不同的人來寫,答案會有很大的差異。我們以這兩套書裡關於工作的話題為例。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思考世界的孩子》內文圖。

在《思考世界的孩子》中,提問:我們為什麼要工作呢?

答案是:長大成人後,我們需要自力更生。有些付出能夠得到回報。當我們進入社會後,各司其職會讓人安心。什麼也不做的人會被別人看不起。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是一種樂趣……每個人工作都是有理由的,如果不工作也得有個理由。

在《孩子的96個怪問題》中,小朋友問:為什麼大人們總說自己沒時間?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孩子的96個怪問題》內文圖。

溫格爾的回答是:因為他們的時間都被工作給吸走了。你想想啊,爸爸媽媽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還得準備晚餐,收拾東西,打掃房間,把寶寶哄上床,有時候連兒歌或搖籃曲都來不及唱一首……我想,如果爸爸媽媽能更經常把自己的寶寶帶到自己工作的地方,也許一切都會不一樣。

是不是看到了不同的回答但覺得它們說的都很有道理?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我會思考》,[法]索菲·菲洛 / [法]讓-夏爾·佩捷 著,[法]多蘿泰·德蒙弗雷 [法]索萊達·布拉維 繪,紅披風 | 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10月。

《我會思考》這套書在編排上與《思考世界的孩子》類似,但它的漫畫情節更多。漫畫中設定了四個小動物:小豬、貓咪、小鳥和小狼,它們思考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事情,都是以對話的形式呈現。對於小動物們提出的問題,也沒有給出終極答案,而是繼續以提問的方式引導思考。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我會思考》內頁圖。

所有哲學問題都沒有句號,偉大的談話通往智慧,這需要人們不斷進行推理,並非僅僅是羅列觀點和交換觀點。因此,給大孩子的哲學讀物會更強調辯論的作用。

給10歲以上孩子的哲學讀物:長大意味著再也沒有標準答案了

如果把《思考世界的孩子》和《我會思考》的目錄中的每一個問題都拿出來單獨成書,大約可以組成這套《思考的魅力》。 我們曾在關於運動,我們可以知道的不僅僅是奧運會 | 主題書單這一期書單中提到過其中的一本《足球教會了我們什麼》。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思考的魅力》(收藏版),[法]皮埃爾·裴居 /[法]熱納維耶芙·弗雷塞等 著,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21年3月。

這套書對每個問題進行了更詳盡地解釋,有些像哲學教科書的縮略版,當然要比教科書有意思得多。它的特別之處還在於包含其他哲學讀物裡不常見的幾個主題:《講故事》涉及了歷史與虛構敘事,歷史與記憶以及個人對自己故事的講述;《足球教會了我們什麼》分析了足球的社會功用;《看風景能收穫什麼》探討整體與部分的關聯;《舞蹈也是一種思考嗎?》跟足球一樣,把舞蹈這項藝術形式單獨拿出來分析。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幾乎把所有哲學話題都講了一遍的另一套書——《寫給孩子的哲學啟蒙書》則出版時間較早了。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寫給孩子的哲學啟蒙書》,[法] 碧姬·拉貝 米歇爾·畢奇 著,雅克·阿扎姆 繪,理想國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

它的寫作方法是先提供一個案例,再對案例進行分析,分析的過程設定多種條件,再給出多種解釋,結論就變成了真的不一定是真,假的不一定是假,大人不一定是大人,孩子不一定是孩子,醜的不一定是醜,美的不一定是美。它非常符合那句很繞口的話:你以為你以為的一切就是你以為的嗎?讀起來有一種永遠看不到標準答案的推理樂趣。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寫給孩子的哲學啟蒙書》內頁圖。

在上圖的“真實與虛假”篇章中,說假話當然是不對的,但有些時候撒謊也是必要的。在社交中,你覺得一個人長得不好看,但是你不能這樣真實地告訴他。雖然說了假話,但是假如說了真話,就會比假話更傷人。還有,虛假的東西會讓人產生靈感,但你若把電視上看到的虛假都當成真實那就非常可怕了。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來點哲學》,[法]米歇爾·畢奇 著,[法] 帕斯卡爾·勒梅特 等 繪,讀小庫 | 新星出版社,2019年3月。

《來點哲學》不像前面我們提到的兩套書試圖囊括所有的哲學話題。它只選擇了9個話題,9本書,分別是:行走、愛、吃、解釋、羞恥、說、想要、丟棄、活著。作者米歇爾·畢奇是《寫給孩子的哲學啟蒙書》的作者之一。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丟棄》內頁圖。

每一本開啟初讀會覺得寡淡,但越往後讀會發現漸漸走向了某種深處,像後勁很足的酒。說到丟棄,我們會想到丟棄垃圾,丟棄無用之物,但作者慢慢地會講到丟棄男/女朋友,丟棄對立者,丟棄所暗含的人與物的暴力,人與人的暴力。這種講哲學的方式脫離了教科書體系,變成了作者對某個主題的聯想與重新定義,其重點是哲學的想象力。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小小柏拉圖系列,[法] 羅南·奧賈蘭 等 著,[法] 多納斯嚴·瑪麗 等 繪,九久讀書人 |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年3月。

最後我們以這套小小柏拉圖系列結尾。

它是一套關於哲學家的故事,共10本,講到10位哲學家,分別是:《盧梭的歌劇》《伊壁鳩魯的笑》《愛因斯坦的靈感》《萊布尼茨的美好世界》《神聖的蘇格拉底之死》《海德格爾的墓地之旅》《康德教授的夢幻一日》《第歐根尼的另類生活》《馬克思的誓言》和《笛卡爾先生的小精靈》。

但它不是講述10位哲學家的生平,而是根據他們的著名觀點編了一個小故事,這位哲學家會出現在這個故事中。

以《馬克思的誓言》這本為例,開篇講了西里西亞小織布商的悲慘故事,馬克思目睹了一切後決定要終其一生推翻使人類遭受奴役的現象。之後他遇到了一位資本先生,馬克思跟這位資本先生算了算有關“剝削”的賬。

這種弱化哲學家生平,把哲學家的觀點融入故事中的寫法讓這套書讀起來少了說教,多了趣味。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如何把這不完美的生活解釋給孩子聽|童書書單

《馬克思的誓言》內頁圖。

題圖來自天天出版社的童書《我就是我》。

編輯 | 申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