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長幹橋、鳳凰臺,城牆上的意外之喜

菜單

長幹橋、鳳凰臺,城牆上的意外之喜

很多時候,一些著名的景,隨著時間淹沒。一些故事,卻在看到名字的那一刻,鮮活。那天登上中華門,玩了甕城後,開始走城牆。“往左轉”還是“往右轉”?本著男左女右的原則,右轉。轉身之前,我又一次看了不遠處的長幹橋一眼。

幹,古代南京人心目中的平岡。長幹,最適合住人和經商的地方。然而,幾十年前第一次看到“長幹”兩字,是李白的《長幹行》。那首詩,讓我記住了長幹裡,記住了“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長幹橋、鳳凰臺,城牆上的意外之喜

門西民居

從此,對於長幹裡,有了一絲絲說不清的情愫。一個與青梅竹馬相關的地方,一定浪漫極了。那是少時的我心中最美的想法。早年,我非常喜歡李白的詩,喜歡他天馬行空的恣意和天上人間的想象比喻。這首古風,卻風格如同寫實。“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這是小兒女的山盟海誓?不是。這是一對生死同心的夫妻,對於愛情的理解和敬畏。他們兩小無猜的愛情,生髮於以舟為家,以販為業的長幹裡。那是我們不瞭解的唐人。他們不是隨便改換愛情物件,不是女人在政壇呼風喚雨的大唐。那些長袖善舞的女子,是達官貴人和王公貴族的專利。小老百姓不奢想這些。他們與今天一樣,只有過尋常日子的心。

李白筆下的小兒女,從青梅竹馬到生死契闊,是幸運的。相比崔顥《長干曲》裡的主人翁,幸運不知多少倍。“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同是長幹人,生小不相識。”兩條船交匯而過,招呼的口音聽出了鄉音。

那又怎樣呢?“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同鄉回答了沒有?我們不知道。停船相問,只為了一個可能的鄉情,與愛情無關。為生活奔波的兒女,有一份愛情,守得住婚姻嗎?

長幹橋、鳳凰臺,城牆上的意外之喜

報恩寺塔下長幹橋

這位可愛的小媳婦,十六歲便與“愁怨”相識,不離不棄了。原來,不僅是水上的船家,往來奔波。商人更加無法相聚。白居易的“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說明一二。不買茶的商人,一樣重利。兩小無猜的丈夫,還是讓深愛他的妻子,一人在家勉力維持。“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這是一種怎樣刻骨的相思寂寞情!

今天,長幹裡沒有了,唯有千百年前的長幹橋還在。車水馬龍的長幹橋,不再是連線城裡城外的最重要橋樑。秦淮河上,建起了很多座大橋。但是,它名叫“長幹”,有了不一樣的感覺。六朝古都南京,哪一塊磚頭石頭上,沒有隱藏曆史深處的傳說和故事?

收回目光,我開始在城牆上漫步。凜凜冬天,絲絲寒風吹過,有點縮頭縮腳。帶了婉轉的城牆,不是平直的線條。牆壁上,時不時見到一個小牌牌,那是對應下面的景點提示。這一個,我看到了什麼?鳳凰臺。

對於鳳凰臺的記憶,同樣來自李白,來自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鳳凰臺、鳳凰城,鳳去樓空。常常,我會將這首詩與崔顥的“黃鶴樓”混淆。是的,又是崔顥。與“長幹行”一樣,我引用了李白與崔浩。李白對於崔顥,真的敬佩啊。

鳳凰臺,有個現代仿品。李白看時,已經“鳳去樓空”。是沒有梧桐樹嗎?我站在高高的城牆上,使勁兒往指示牌對應的位置看。可是,除了一片沒有像“門東”樣整體修復的居民區外,沒有其它。其中有些馬頭牆的老宅,不多。更多是因為種種原因居住在這裡的人們。靠近城牆的房屋,可能從來沒有陽光照進去。或許,他們最希望CQ改善了。

長幹橋、鳳凰臺,城牆上的意外之喜

遠處的愚園

“門西”文化街區的標誌,有。走近了一定能發現整治過。我在城樓上看不清楚。“鳳凰臺上讀書會”的牌牌,看了有種溫暖的感覺。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成為這個讀書會的成員。我想,能成為“鳳凰臺讀書會”成員之一,最起碼要喜歡李白的這首詩,喜歡給李白帶來無限感慨的“鳳凰臺”!

今天,長江改變了一點點位置,卻沒有改變“江自流”的特點。管它有沒有鳳凰,有沒有鳳凰臺,長江自古就滾滾不停地“自流”,帶去了多少人的愁思,滾去了多少見不得人的汙穢?

楊慎說:“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浪花,淘盡的豈止只有英雄?這不,李白距離“吳宮”和晉代,比我們近多了。他看到什麼?“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沒有浪花的鳳凰臺,一樣掩去了歷史的舊痕。

“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張狂不張狂,墳墓成古丘!相比長江,草芥而已。即便是“地擁金陵勢,城回江水流”的鳳凰臺,今天除了一個似是而非的“復建”,早沒了蹤影。

長幹橋、鳳凰臺,城牆上的意外之喜

還有讀書人

剛剛看到個“愚園”標牌。這個最早來自徐達後人的別院,到晚清成了胡姓人家的精美花園,中間轉過多少人的手?遙看不遠處整齊的幾進建築和更遠處的小橋流水亭臺樓閣。愚園,是近的還是遠的那個?以“愚”名園,大智若愚!

一千多年前,鳳凰臺是欣賞“大江前繞,鷺洲中分”的絕佳位置。李白用“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作為廣告詞,畫就了金陵山川和秦淮美景的絕美圖畫。下了城樓,我便去了白鷺洲。為了那句“二水中分”的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