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如何讀書才能高效,來說說自己的方法

菜單

如何讀書才能高效,來說說自己的方法

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碎片化閱讀已經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書籍仍然是不可取代的,碎片化閱讀終究還是不如書籍來的系統和全面。可是多數人卻都是書讀了不少,卻什麼也沒記住。很多書好像都白讀了,別人提到這本書的時候,自己完全不知道里面講了些什麼,只是有點印象。“嗯,這本書我讀過,但是講的什麼來著?”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現象,是因為你不會讀書的方法。張之洞說過:“讀書不得要領,勞而無功”,可見讀書方法非常重要。據說數學家華羅庚,拿到一本書之後,第一件事情不是翻開立刻閱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想一想如果是自己寫這樣一本書,會怎樣的謀篇佈局,這本書大概會講一些什麼問題,然後再翻開書,如果作者的內容和自己的思路一樣,這本書就不讀了,如果不一樣,就帶著自己的問題開始閱讀,不僅節省了時間,還培養了自己的思維。

如何讀書才能高效,來說說自己的方法

讀書的目的除了消遣之外,相信很多人都是想從中獲得知識技能,或者產生更加深刻的體會。所以讀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你讀了10本書,什麼都沒記住,不如消化吸收1本書要實在。而且不僅是記不住的問題,有的人壓根沒有讀書的興趣,想要透過讀書來提高自己,但是拿起書本就犯困。有的人時間緊迫,但是讀書速度特別慢,完全不能充分的利用自己寶貴的時間。還有的人讀書效率低,想要輸出的時候,明明記得自己讀過這方面的書籍,但是真用的時候,又什麼都倒不出來了。

如何讀書才能高效,來說說自己的方法

從大一上學期開始,我就選擇自學。上課基本上完全不聽講,一般是坐在最後一排自己抓緊時間讀課本。班上的其他成績好的同學好像都不是這樣的,他們上課都在 認真聽講。 我之所以會選擇不同的方法,大概是因為高中就喜歡自學。高中時讀過的大學程度的書有潘承洞的《初等數論》,華羅庚的《高等數學引論》第一分冊, 費曼的《費曼物理學講義》第一冊,還有最難的一本是孫本旺編的《伽羅華理論》。 那時候剛開始自學,無人指導,只能靠自己一點點積累經驗。高中的課程完全沒 有難度,我覺得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方法就能完全理解好。但大學的數學,物理難度則大多了。所以,對於學習方法的要求也高多了。一開始的時候,我真的幾乎什麼 學習方法都不會。一邊讀課本,一邊在課本上做些標記,比如打個問號,用線畫出重點部分,這麼簡單的道理,我在看《初等數論》的時候還不會。後來看到一本書 上講到這個方法有助於理解,記憶,才明白要這麼做。因為方法落後,這幾本書看得挺費力,也沒完全讀完。但好歹為自學打下了一個基礎。

如何讀書才能高效,來說說自己的方法

自學的優點我覺得不需要多講了,實在非常明顯。特別是越到後來,速度越快,優勢越大。抽象代數課,老師用了剛好四個月才把課本講完,我開學的兩個星期就把 課本讀完了一遍。到期中的時候,已經反覆讀過三四遍了。大一大二我的方法都不完善,效果不怎麼好。但到了大三,真的有了飛躍式的進步。成績一下從大二下學期的十四名,變成了大三上學期的第一名。廢話不多說了,來說自學的經驗。

如何讀書才能高效,來說說自己的方法

第一步,第一遍讀課本。 對自己的要求非常低,要做的事很 簡單,課本上的證明,例題,這些比較難理解的東西一概不讀,只讀那些定義,概念,還有說明文字。讀的同時,做一些標記,比如在重點上劃線;不明白的地方寫 個問號;或者用數字依次把重要結論標出來。不要求讀懂,完全不懂都行。只需要這麼把課本過一遍任務就完成了。 很多地方都不懂,這樣囫圇吞棗地讀一遍有效果 嗎?真的有。就是在大腦裡留下了一個印象。雖然說現在還不懂,但至少大腦裡已經知道了有這麼一回事,這些東西已經進入了大腦,慢慢會越來越熟悉。顯然這樣 讀起課本來時比較快的,兩三天能把這一步完成。

第二步,非常非常重要而有效的一步:將整本書的定義,重要知識點全都整理出來。 抽象代數的話,知識點全都是課本上的定理。整理方法的話,當然不是自己用筆,這樣太累了,速度也慢。我是找到課本的pdf,直接用電腦截圖,把定義一個個都截下來,依次貼上在word中。然後又把定 理一個個截下來,依次貼上在另一個word中。整理好了後,打印出來。方便以後隨時翻閱。

如何讀書才能高效,來說說自己的方法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這一步非常非常重要? 因為,這一步會使後面的學 習變得非常容易,從而效率得到極大提高。學習這件事,主要就是分為兩部分,理解和記憶。課本上的推導,證明,講解,題目的解題方法,這些是需要理解的。而 那些概念,結論,公式,則是需要牢牢記住的。 有一次,我突然領悟到很重要的一點,大學的課本與高中的相比要難很多很多,原因主要就是要記的東西又多又復 雜。高中根本沒有這麼多定義,根本沒有這麼多抽象的定理,公式一個個基本都很簡單。我說困難主要就是因為要記的東西多且複雜,而不在於理解,為什麼呢?因 為課本真正難懂的地方就是後面的課本會用到很多前面的結論,或者定義。假如,這些結論,定義沒有記住,基本上完全不知道哪些推導,證明在說些什麼。相反, 如果一個證明,用到的定義,定理全都是我們已經會的,那這個證明絕對不會很難懂。 這麼說來,總是需要把前面的東西都弄熟了,記住了,才能讀後面的課本嗎? 不,這樣做讀了一節就要停頓好長時間,效率很低。所以必須要用別的方法。只要能把知識點,重要結論分別整理出來,遇到不會的,隨時查閱,就和自己已經記住 了的效果是一樣的。(就算不刻意去背這些東西,多查個幾次,用多了就很熟悉了,再來背就非常容易了。) 這是專門整理出知識點,結論的第一個好處:為以後的 讀課本或讀例題提供極大的方便。不懂就查,效率高多了,不至於卡住。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好處:讓記憶的效果變得非常好。很多人沒有專門整理出知識點和結論, 於是這些要背的東西就零零散散地分佈在課本的各處,不僅容易遺漏,而且極度混亂,很不好背。(一般人都是到了期末複習的時候,才整理一下這些東西。而我認 為,一開始就應該把整理知識點,結論這件事做好。)

如何讀書才能高效,來說說自己的方法

第三步,第二遍讀課本。 這時候主要就是讀證明,例題仍然可以不讀。這時,就將主要精力完全放在證明上,那些概念,說明文字我都是直接跳過去不讀。這時會發 現,由於已經大致讀過一遍,而且定義,結論已經專門整理出來,讀證明會簡單很多。一般都能完全讀懂。 假如還有的地方讀不懂,怎麼辦呢?打個問號就好,絕對 不要停頓,不要在這上面耽誤時間。因為,很多東西一開始讀不好理解,這是因為經驗還不豐富。讀到後面去了,經驗豐富了,再來看前面的就非常容易理解。根據 我自己的經驗,這時候讀證明一天也可以讀完幾十頁。於是,三四天又把這一步完成了。

如何讀書才能高效,來說說自己的方法

採用上訴方法讀課本,感覺就和流水線操作一樣,將各個步驟分開了。以前,我們習慣的是,按部就班,從頭至尾,將概念,定義,例題,證明,敘述一起讀下來, 書上寫了什麼就讀什麼。整體把握,理清課本內容層次:把繁雜、冗長的知識一層一層地進行梳理,猶如剝洋蔥一樣,將所學的知識梳理出層次,然後從整體上把握這些知識層次。將其組成一個有意義的整體,這就是所謂的“先放後收”。將它們分開來做,比一起做效率會高很多。其中的道理就在於由易到難。先把容易的事做好,基礎打好,再做難的,就會感覺比較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