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體現師生對話的自然

菜單

體現師生對話的自然

朱熹認為:“天之生此物,必有個當然之則。”所謂“當然之則”便是萬物存在的原則,如果破壞規則便是逆道而行。對於語文教學來說也是如此,要秉承自然的語文之道,迴歸語文最真實的狀態,順應學生的發展規律,釋放他們的天性,排除外在的強迫,追求語文最基本的價值。當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發揮引導的作用,教師的狀態對學生的聽課狀態也有直接影響。為了使這種影響發揮積極的作用,教師也要以自然的風格展現自己,保證情感的自然流露,與學生自然地交流,使語文教學返於自然、歸於純淨,體現教學語言的自然之性,文字與現實生活銜接的自然之性,師生對話的自然之性。

體現師生對話的自然

於永正認為,不能將師生對話理解為“你說我聽”“你問我答”,學生不能永遠站在天平“答”的那端,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到天平“問”的一端。在教學中,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平等交流,適當模糊師生的關係。但是有教師為了體現師生平等對話的自然性,修飾自己的語氣,故意做出一種“俯下身”傾聽的姿態,這反而會讓學生覺得不自在,認為教師不真誠。因此,教師要自然地敞開心扉,與學生進行不加修飾的對話,當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摯,也會主動與教師之間拉近距離,進而信任教師並與之暢所欲言。

體現師生對話的自然

為了解除學生心中的疑點,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這與以往以教師提問為主的教學方式相比更能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有學生站起來提出問題:“文章標題是‘背影’,那麼為什麼作者不在開篇就寫買橘的事情?前面冗長的文字是不是多餘的?”教師肯定學生的提問並反問說:“你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知道為什麼好嗎?”學生搖頭。

體現師生對話的自然

“你的提問讓我們想到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的作用。有沒有同學說說這三個自然段的作用?”有學生舉手:“交代‘背影’的背景,用家境的悲涼烘托父親的愛子之情。”“完全正確。同學們,你們要記住,寫背景往往有烘托作用。誰還有其他問題?”當教師看到無人舉手後,要緩解學生緊張的情緒:“沒有人舉手,我可要舉手啦。”

體現師生對話的自然

接著教師舉起手說:“我向你們問一個問題,只有父親買橘的背影能使我們感受到父親對‘作者’的愛嗎?如果真是這樣,我們對於愛的想法也太‘功利’了。”學生鬨笑起來,並舉手說道:“‘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不要緊,他們去不好’‘我走了,到那邊來信’等句子都表現了父親含蓄的愛。”整個交流的過程,教師的表現是很自然的,既體現了師生對話的平等,又不妨礙師生對話的有趣。

體現師生對話的自然

自然之性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境界,主要以化繁為簡,削枝去葉,避免修飾、雕琢和故弄玄虛為方法論。當然,對教學自然的追求也並非這樣簡單,教師要到教學的實踐中去摸索、尋找適合自己的自然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