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一寫作業就喝水,過會就要上衛生間,孩子是如何做到神同步的?

菜單

一寫作業就喝水,過會就要上衛生間,孩子是如何做到神同步的?

問題不是用來解決的,而是用來看清事情的真相的。只有看清楚事情的真相,才有可能真正地解決問題。

同事張的小孩今年上一年級,自從孩子上小學後,張的性情大變,每天都顯得很疲憊,更明顯的是張的脾氣越來越暴躁,隨時都有原地爆炸的可能。

在交流中張一個勁兒地嘆氣,眉頭緊鎖吐槽自己的女兒:“我的天哪,太磨蹭了,就寫那麼幾個生字詞速度比烏龜還慢。”

“寫幾個字就說口渴了,要喝水。再寫幾個字又需要上衛生間,坐在馬桶上發呆。再寫幾個字又問我明天早餐吃什麼,似乎有千萬個理由躲避寫作業這件事情。”

一寫作業就喝水,過會就要上衛生間,孩子是如何做到神同步的?

“我喝口水的工夫過去一瞧,語文還沒做完竟然又在看數學作業。”

“晚上10點了才把書寫的作業寫完,11點才完成朗讀和背誦的作業,預習的作業還沒做完就已經倒在床上呼呼大睡了。”

“就這樣的磨蹭勁兒,我得常備速效救心丸了。”

聽著同事們的吐槽,想必很多家長都有相似的感受。陪孩子寫作業對家長來說的確是挑戰,也是考驗,就像網上說的一句話: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一寫作業就喝水,過會就要上衛生間,孩子是如何做到神同步的?

但是,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就擺在這裡,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除了吐槽、生氣、抱怨、吼叫,是否也要平靜下來思考一下問題背後的原因,透過問題看本質,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記得一位老教師曾說過,

沒有天生的笨小孩,也沒有天生完美的小孩,

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和狀況,一定是有原因的。

孩子為什麼會在寫作業這件事上拖拉、磨蹭,為什麼就那麼點作業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為什麼會以各種理由躲避寫作業呢?我們不妨從2個方面查詢原因:

一寫作業就喝水,過會就要上衛生間,孩子是如何做到神同步的?

一寫作業就喝水,過會就要上衛生間,孩子是如何做到神同步的?

孩子的無助

對於初入小學的孩子來說,小學的一切都需要了解和適應,畢竟幼兒園和小學在上課模式、作息安排、師生互動、課程體系方面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尤其是每天都需要完成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

由於作業專案比較多,有書寫作業、朗讀作業、背誦作業、預習作業等,一下湧來這麼多的作業專案,有點眼花繚亂,也為孩子帶來隱形的壓力,他們一時之間不知該做哪一個,該怎麼做,強烈的反差下一股無助感也隨之而來。

如果這個時候家長沒有留意到孩子的這種壓力和不適,孩子又不知該如何表達自己的困惑和需求,無助感便會逐漸加深。這種無助感無法準確地用言語表達時,孩子只能在行動上體現,總想找一些作業以外的事情讓自己得以片刻逃離。

一寫作業就喝水,過會就要上衛生間,孩子是如何做到神同步的?

一寫作業就喝水,過會就要上衛生間,孩子是如何做到神同步的?

家長的焦慮

網上鋪天蓋地的新聞向我們湧來,父母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斷地催促,不斷的怒吼,上躥下跳、暴跳如雷,激動之處怒砸傢俱、折斷鉛筆,甚至在孩子的頭上扇一巴掌,似乎想一巴掌打醒孩子。

與此同時,很多父母守在孩子的一旁無盡的惆悵和嘶吼:

“你動點腦子好不好,飯都吃到哪裡了。”

“就你這樣的人誰喜歡啊,老師和同學會喜歡你嗎。”

“想啥呢,你快點寫啊,你打算磨蹭到幾點呢。”

“你以後可咋辦呢,這麼磨蹭幹啥能趕到前面啊。”

一寫作業就喝水,過會就要上衛生間,孩子是如何做到神同步的?

很多家庭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景,當家長耐心不夠用了的時候,便開始吼,緊接著是罵、打,各種的催促、諷刺,各種的貶低、刺激輪番而來,有的家長說這是因為著急,替孩子著急,而著急的背後其實是一種深深地焦慮。

擔心孩子做作業拖拉會影響上課效率和考試進度,擔心孩子這樣的習慣養成以後是個不求上進的人,擔心孩子做作業拖拉磨蹭會影響在班裡的人際交往……正是因為種種的焦慮導致家長的情緒很容易爆發,就像原地爆炸一樣。

一寫作業就喝水,過會就要上衛生間,孩子是如何做到神同步的?

前幾天看到的一則新聞讓我十分難受,武漢一名2胎媽媽輔導7歲食物的兒子寫作業,寫到凌晨1點,媽媽實在受不了了,情緒突然崩潰,拿菜刀砍傷孩子後自縊身亡。

我很心疼這位母親,更心疼孩子,然而,打罵吼並沒有讓孩子寫作業的速度就此加快,反而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一次次的打擊和傷害。

那些刺痛心靈的言語正是自己最親近的父母說出來的,孩子們一面承受作業的壓力,一面還要承受來自父母的言語傷害,甚至生命都要受到威脅,長此以往孩子從害怕寫作業到躲避,再到後來的抗拒和自我放棄,父母的焦慮終將讓孩子買單,這將是多麼沉重的負擔。

一寫作業就喝水,過會就要上衛生間,孩子是如何做到神同步的?

一寫作業就喝水,過會就要上衛生間,孩子是如何做到神同步的?

問題產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根源所在。

作為家長,在孩子出現問題時最不理智的做法便是抱怨、生氣、斥責孩子,緊盯問題的本身只會適得其反,以下3個方法不妨嘗試一下,幫助孩子改變寫作業拖拉磨蹭的現象。

1. “關鍵20秒法則”

“關鍵20秒法則”,是指當一個行為在20秒以內被啟動時,消耗的能量越少,更容易讓大腦接受。

想要寫作業這件事情快速啟動,關鍵在於任務要足夠小,啟動的能量要足夠少。

在這裡需要了解快速啟動的三大原則:

一寫作業就喝水,過會就要上衛生間,孩子是如何做到神同步的?

(1)化“大”為“小”

把一個大任務化成好幾個小任務,從小任務開始。比如今天的作業是書寫10個生字並組詞,可以引導孩子將10個生字分成三份,然後一份一份地完成,每完成一份給予孩子鼓勵,繼續完成下一份作業。

(2)從“容易的”開始

從易到難,由簡到繁是學習最基本的原則,也是我們最能接受的方式,孩子也是一樣的,哪一項對他來講是最容易完成的,就從哪一項開始,每完成一項便會積累一份動力完成下一項。

(3)加入“靜心”環節

心專才能繡得花,心靜才能織得麻。

在寫作業之前,孩子也許是剛從外面回來還沉浸在和小夥伴的遊戲中,也許是剛離開電視機還在猜想下一集的劇情……

這時候需要帶著孩子做一個小的靜心任務,如隨著音樂做一個手指操,做幾個身體動作放鬆一下,冥想1分鐘等,讓孩子的心快速靜下來回歸到作業這件事情中。

一寫作業就喝水,過會就要上衛生間,孩子是如何做到神同步的?

2.“清單法”清空大腦

有時候,孩子會在完成書寫作業時還在想背誦作業,寫語文作業時還在想數學作業,這樣會大大削減孩子寫作業的專注度,這時,我們和孩子一起列出作業清單,讓孩子看到今日的作業任務,而不是全部擠在腦袋裡。

清空大腦,一次只做一件事。

在建立清單時應注意4點:

(1)先做簡單的,喜歡的

(2)每天清單順序基本固定

(3)孩子自己決定寫作業的順序

(4)孩子自己整理、檢查清單

一寫作業就喝水,過會就要上衛生間,孩子是如何做到神同步的?

3.“打鉤法”獎勵大腦

完成事情時,大腦會分泌內啡肽,它會讓我們體驗到一種快樂感,這是一種獎賞。

在清單上打鉤正是在強化這種快樂感受,孩子每完成一項任務就在清單上打個鉤,直到清單全部都打上鉤之後也就代表今天的任務全部完成,那是一份成就感,也是一份自信和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需要在清單上打鉤作為獎勵大腦、獎勵自己的方式,家長也不能無動於衷只當觀眾,家長要及時地給與孩子獎勵,這種獎勵可以是言語獎勵,如“哇,完成了一項,你是個努力的孩子”,“呀,不錯啊,這次的書寫比剛才整齊了很多,媽媽看到你在努力。”

一寫作業就喝水,過會就要上衛生間,孩子是如何做到神同步的?

也可以是非言語獎勵,一個大拇指、一個微笑肯定孩子,摸摸頭、拍拍肩表達欣賞,都是對孩子的獎勵和肯定。

孩子接收到這樣的資訊之後會更有信心,因為他得到了自己最親近的人的肯定,也就有了繼續努力的動力。

如此看來,只要認真分析問題背後的原因,我們就能找到解決的辦法,而解決的辦法才是處於困境中的孩子最需要的。

一寫作業就喝水,過會就要上衛生間,孩子是如何做到神同步的?

在成長這條路上,

孩子需要父母的幫助和支援,需要父母的鼓勵和引導。

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這條路只能走一次,所以父母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

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一寫作業就喝水,過會就要上衛生間,孩子是如何做到神同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