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沒吃過的東西,娃就說不喜歡,其實是沒準備好,別說大道理做這些

菜單

沒吃過的東西,娃就說不喜歡,其實是沒準備好,別說大道理做這些

春光燦爛的日子最適合去郊區遊玩了,前段時間,帶著孩子去了郊區,鳥語花香感覺全身都放鬆了,突然聞到一陣香氣襲來:是槐花香!放眼一看,不遠處可不就有一棵槐樹麼,這棵槐樹可真夠大的,亭亭如蓋,一看就是無人打理的野槐樹,我不由想起了槐花炒雞蛋的清甜,趕緊從車上拿出一個袋子,不一會兒就採了滿滿一袋。

兒子看著好奇地問:“媽媽,你為什麼要摘花啊?”

我一臉開心湊過去回到:“做槐花炒雞蛋啊!媽媽做給你吃好不好?”

“我不吃”,兒子想都沒想,一口回絕。

一下把我給打擊得!我忍不住怒道:“臭小子,你根本沒吃過好麼!拒絕得那麼幹脆!”

“反正我不吃”,兒子倔強地回答。

現實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些孩子連吃都沒吃過的東西,就堅定地說不吃,哪怕已端上的餐桌,費勁心思勸孩子嘗一口,但孩子連嘗都不願意嘗,這是怎麼回事呢?

沒吃過的東西,娃就說不喜歡,其實是沒準備好,別說大道理做這些

不願意嘗試新食物,並非不喜歡,而是孩子還沒有準備好。

曾看過一個帶兒子在美國上學的媽媽的網上分享過這樣的故事:兒子的學校舉辦了文化遺產日活動,各國的父母都帶來了代表自己國家的食物當午餐,當兒子被老師告知所有的食物都要嘗一遍時,兒子竟然哭了,媽媽向前詢問兒子為什麼哭泣,兒子看著這些“奇奇怪怪”的食物,委屈地回答:“我不喜歡這些食物。”

“可是你都沒吃過啊!”,媽媽覺得兒子無理取鬧,但兒子只是一味哭泣並不回話。

看到有學生在哭,老師走了過來,瞭解情況後,老師告訴媽媽:孩子並非無理取鬧,而是“沒準備好”。

沒準備好?

面對媽媽疑問的臉,老師這樣示範:他帶著孩子走了一圈,分別向孩子解釋這些食物都是什麼,哪個同學帶來的、透過哪些食材構成,這個行為給孩子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他終於拿起一塊油炸麵條開始吃,覺得味道不錯後,對其他食物也產生了興趣。

沒吃過的東西,娃就說不喜歡,其實是沒準備好,別說大道理做這些

老師告訴媽媽,孩子不能接受這些食物,是因為覺得它們看上去太有挑戰性,就好像你看到一盤從沒吃過的油炸昆蟲,你會堅定地直接吃嗎?內心是否也會有一個接受過程呢?這個過程就是“準備過程”。面對和平時吃的食物相比,有些特殊的食物,孩子就需要一個這樣的“準備”過程。

原來,孩子是需要有一個心理適應的過程。

精心準備的食物,孩子不吃,家長難免會有挫敗感,而這些食物孩子吃都沒吃過,連嘗都不肯嘗,更會讓家長大為光火,忍著性子勸孩子,說這些食物多有營養多健康、多好吃,然而,在這種壓力下,孩子有可能更加排斥這些食物,因為他們內心真正的問題——我還沒準備好,並沒有得到解決。

沒吃過的東西,娃就說不喜歡,其實是沒準備好,別說大道理做這些

那麼,那些孩子不能接受的新食物,到底是出於哪些原因需要孩子去適應的呢?

1、異樣的食物。

抖音上有一個創作者,不會做飯,但是又想討到婆婆的歡心,於是變著方的給是給婆婆做各種“黑暗料理”:

紅色的櫻花炒飯,婆婆說覺得像災難現場。

用綠色的可樂做的可樂雞翅,婆婆質問兒媳婦:你是不是用潔廁靈做的?還是把阿凡達燉了?快端走!太影響胃口了!

藍色的紫薯粥,被婆婆嘲笑廚藝科幻,問兒媳婦是不是在煮藍精靈…

每每看到創作者煮出各種奇葩料理,和快逼到暴走的婆婆的咆哮,我都忍不住捧腹大笑。

紅色的米飯、綠色的可樂雞翅、藍色的粥,這些食物和我們平時吃的相比,實在太特殊了,但儘管婆婆一邊抱怨:不敢吃,怕中毒!一邊還是很給面子的每樣都嘗一口,覺得味道不錯的還吃完了。

成人在吃過多種食物以及在理性的支撐下,對食物的包容性更強,但是孩子的閱歷有限,凡事更多從感覺出發,估計看到影片中那些顏色詭異的菜,連筷子都不會拿起來。

沒吃過的東西,娃就說不喜歡,其實是沒準備好,別說大道理做這些

2、異味的食物

2002年,悉尼大學經研究後表示,兒童相較大人更容易分辨出食物的多種味道。

孩子相比大人能更清晰地聞到和嚐出食物的異味,在孩子沒有吃之前,那些新食物就散發著它獨特的味道向孩子發出挑戰,孩子接收到這些資訊,感覺這個菜“有點不太好惹”,所以直接排斥。

3、反常的食材。

“槐花事件”後,趁兒子心情好,我試探性的問了兒子:“你之前說你不喜歡吃槐花,但是媽媽記得好像你沒吃過呢?你都沒吃過為什麼那麼幹脆的說不吃呢?好奇怪啊!”

兒子正在玩玩具,頭也不抬:“花不是用來看的嗎?怎麼能吃呢!”

沒吃過的東西,娃就說不喜歡,其實是沒準備好,別說大道理做這些

原來如此,在兒子的眼裡,

花都是用來欣賞的,你卻拿來吃,這也太反常了!

所以內心不能接受。

換位思考,就像上面美國那位老師說的,對於反常的菜,其實不只孩子這樣,大人也是如此,我們平時吃的肉大多是雞鴨魚、豬牛羊等,這些肉類富含人體需要的蛋白質,美味營養,如果給你一盤你沒吃過的油炸昆蟲,告訴你這個東西如何如何營養豐富、如何如何美味,你的第一反應也有可能是排斥的。

因為,在你的眼裡,

這些昆蟲應該出現在草叢裡,而不應該出現在盤子裡。

所以,孩子對反常的菜排斥是件正常的事情。

沒吃過的食物孩子連嘗都不嘗就拒絕,裡面竟然有這些深層原因,既然是這樣,苦苦勸孩子吃,和孩子說營養無疑是浪費唇舌,如果想孩子吃下這些“沒準備好接受”的食物,就應該幫助孩子做好準備接受新的食物。

沒吃過的東西,娃就說不喜歡,其實是沒準備好,別說大道理做這些

讓孩子接受新食物,我的經驗有三點:一忌兩宜。

1、忌責怪。

比如“槐花事件”,我像上面那樣和兒子較勁,指責他吃都沒吃過就拒絕,也許孩子當時他的注意力根本沒在槐花上或者難以表達自己的“花是用來看的,不是用來吃的”想法,我就劈頭蓋臉一頓指責,孩子可能初步就對槐花產生反感之情。

然後我把槐花炒雞蛋端上餐桌,孩子為了反抗我的指責,很可能連嘗都不償,我接下來又以營養健康、好吃的角度勸,而沒有針對他的問題:大多數花是用來看的,但是槐花卻可以用來吃的角度幫孩子去認識槐花、準備吃它,很可能勸說失敗。

而且,還存在另一種可能,當責怪孩子“你吃都沒吃就說不好吃”後,在吃槐花的時候,孩子很可能故意和我叫板:我就是不吃,即使好吃我也說不好吃,因為我要證明我是對的!

回想往事,那些大多數兒子沒吃過連嘗都不願意嘗的食物,都是因為前期就責怪過兒子,從而導致他連嘗都不願意嘗。

所以,對吃都沒吃過的東西,如果孩子一口回絕,我們應該考慮孩子的心情,去理解和尊重孩子,先不要責怪他,嘗試去探究原因,孩子才有可能接受我們的建議。

沒吃過的東西,娃就說不喜歡,其實是沒準備好,別說大道理做這些

2、宜尊重引導。

我是一個很願意嘗試新鮮事物的人,而且大部分帶有異味的菜我都愛吃,苦瓜、香椿、香菜、荊芥甚至魚腥草,榴蓮更是我的最愛,但是兒子卻比較“保守”,對這些東西望而生畏。

在多次被拒絕後,我發現了這樣的引導方法很有用:

比如,我想叫兒子嚐嚐油炸香椿,他看見這個像樹枝子一樣的東西,裹著麵粉炸成不太好看的一團,直接拒絕。

我就會引導它:

別這樣嘛,我很喜歡它,你也給它一個機會好不好?它也很想讓你嚐嚐呢!”

一個機會,把主動權交給孩子,沒有壓迫、責怪和說教,孩子會喜歡這種被尊重的感覺,從而去嘗試。

沒吃過的東西,娃就說不喜歡,其實是沒準備好,別說大道理做這些

3、宜事後告知。

如果現場引導效果不好,也可以嘗試另一種辦法:先斬後奏、事後告知。

很多食物都有多種烹飪方式,繼續以槐花為例,我愛吃的是槐花炒雞蛋,其實槐花還是很多種做法:清蒸槐花、槐花餅、槐花餃子、槐花飯甚至還能曬乾泡茶。

兒子拒絕了槐花炒雞蛋,但我知道他愛吃餃子,那我就做一鍋槐花餡的餃子,孩子吃的時候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不反感,再問孩子好不好吃,告訴他這是槐花做的。

在他接受槐花後,我再用槐花做其他的食物,讓孩子逐步接受槐花。

沒吃過的東西一口拒絕,大多是孩子的第一反應在起作用,這時候家長可以冷處理,把食物做好,讓孩子在輕鬆的用餐環境下吃下,再告訴孩子真相,略過口頭告知,直接用行動證明新食物的美味,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沒吃過的東西,娃就說不喜歡,其實是沒準備好,別說大道理做這些

結語:

孩子直接就拒絕每樣吃過的食物,甚至嘗都不願嘗,背後的真實原因其實是孩子“沒準備好”,異樣、異味、反常的食物都有可能成為孩子接受它的阻礙。

家長如果想孩子接受這些新食物,就要幫助孩子克服這些障礙,建議先尊重理解孩子,然後尋找原因,切記責怪,這容易引發孩子的反感之心,只要透過適當的引導和方法,相信孩子應該會接受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食物經過努力以後孩子確實難以接受,家長們也不要強迫孩子必須接受,現在的食物多種多樣,獲取營養的渠道也多,不用擔心孩子因少吃這一種食物而缺乏營養,換位思考,大人也會有難以接受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