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同人圈”那些事:我們和寫手、剪刀手、AO3志願者聊了聊

菜單

“同人圈”那些事:我們和寫手、剪刀手、AO3志願者聊了聊

原創 毒眸編輯部 毒眸

文 | 吳喋喋

編輯 | 何潤萱

隨著粉絲的追星行為日漸成為主流輿論場的談資,另一個亞文化圈子“中文同人圈”也日益獲得了關注。

“同人圈”那些事:我們和寫手、剪刀手、AO3志願者聊了聊

最近一次同人圈的大型出圈源於“227大團結”和AO3被牆事件後。作為事件導火索的王一博、肖戰同人文《下墜》在同人創作平臺AO3上引發了網友的慕名圍觀,並最終點閱率過百萬,超越其文字意義、被動地成為了AO3平臺上的“第一中文同人”。

“同人圈”那些事:我們和寫手、剪刀手、AO3志願者聊了聊

《下墜》在AO3閱讀量達到了108萬次

但與其說“227”打開了普通網友的“新世界大門”,不如說是引發了一部分人的意識覺醒:曾經自認為與同人圈毫無瓜葛的普通觀眾,這才發現自己也早已觀看或享用過了同人創作:《三國演義》是《三國志》的同人文、B站影視區的二創影片都是同人產物、“淑女的品格”原本是同人創意,後來反向輸出給了影視創作即將影視化……

同人二創影片也日益成為娛樂行業中一種“物美價廉”的劇宣方式:一部劇的官方微博常常以主演簽名照和不多的獎金作為犒賞,號召剪刀手們為劇集創作同人影片。

而這又引發了另外幾重討論:同人創作者的“為愛發電”無形中成為了資本的廉價勞動力是否公平?近日版權平臺在劇集宣傳期結束後大量下架B站上同人影片的舉措,也引起了同人圈的抗議之聲,同人創作者認為平臺方的“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令他們心寒;但在版權歸屬的角度上,同人創作的確是一個模糊地帶,客觀存在被下架的風險。

“同人圈”那些事:我們和寫手、剪刀手、AO3志願者聊了聊

儘管剛出圈不久,但“同人圈”早已成為不可忽視的一股創作力量。毒眸(微信ID:youhaoxifilm)採訪到了AO3志願者黏土球球、同人創作互助型別賬號“剪刀手吐槽bot”運營團隊以及耽美同人寫手遲丸,他們是龐大的中文同人圈中典型的個體,觀察他們有助於我們理解同人圈的運轉方式——他們進行的是維持同人圈正常運轉的那些必要工作:對同人文分類整理、影片剪輯技能教學互助;以及最根本的,他們就代表了同人創作本身。

“同人圈”那些事:我們和寫手、剪刀手、AO3志願者聊了聊

同人寫手遲丸:

為它寫點什麼,才能證明我對它的喜歡

遲丸是一個橫跨耽美、同人圈的專業寫手——她簽約了某平臺成為耽美小說作者,同時也廣泛地進行著同人創作。日本動漫《犬夜叉》是遲丸的耽美同人文化啟蒙之作:“小學三四年級看《犬夜叉》,不知道為什麼就接觸到了殺生丸和犬夜叉這對CP的同人,可能因為他們的形象是長髮,都很美型,所以我很容易就接受了這個設定。”

“同人圈”那些事:我們和寫手、剪刀手、AO3志願者聊了聊

殺生丸和犬夜叉(圖片來源:豆瓣)

接著遲丸開始了她的同人創作生涯:小學開始為喜歡的俄羅斯歌手寫同人,爬牆之後涉獵越發廣闊:二次元、三次元、真人CP甚至是國家擬人。

對遲丸來說,創作同人是她為自己愛意存證的途徑:“一般是我有一個特別喜歡的角色,我就會需要去了解這個人、再借助同人去補完它的故事,我覺得得為它寫了點什麼,才能證明我對它的喜歡。”

遲丸認為寫同人的快感來自創作慾望得到釋放和自我投射的滿足。“寫同人的快感跟我寫原創小說的快感其實差不多——我自己有創造欲,我表達出來了。打個比方,原作其實是給了你高達或者是別的什麼模型的碎片,寫同人則是把高達拼起來的過程。”

因此遲丸不太計較讀者的多少,她幾度成為冷門CP圈子中的“頂樑柱”,整個圈子幾乎只有她一個寫手。“有兩次我搞的RPS(real person slash,真人CP),根本沒有幾個人產糧,我寫的文在LOFTER上也幾乎沒有留言,因為一般來說混冷圈,你為數不多的讀者已經變成親友了,親友一般就是在私聊視窗誇誇你,喊兩句‘我還想吃,我好餓’。”

“同人圈”那些事:我們和寫手、剪刀手、AO3志願者聊了聊

冷圈CP又稱北極圈CP

(圖片來源:微博@娛小圈)

有著超過十年同人文創作經歷的遲丸,也經歷了數個創作平臺的興盛和衰落。遲丸記得2008年以前的貼吧非常適合同人創作:“那個貼吧其實特別小,使用者都是你聊天聊了很久的老熟人,不會有什麼陌生人進來,氛圍會很好”,但是隨著2008年以後貼吧遮蔽詞和廣告增多、頻繁地發生毫無原因的帖子樓層被吞現象,使得使用者體驗變差,“那個時候我基本就沒怎麼在貼吧寫了。”

2013年前後,LOFTER在同人圈流行起來。“LOFTER的標籤功能自然地組成了各種同人圈子,然後有包括什麼紅心、藍手這種熱度反饋(注:紅心、藍手是LOFTER上的喜歡、推薦小圖示,被使用者作為喜歡、推薦的代稱),粉絲對作者的鼓勵是很顯而易見的。”遲丸表示。

但是在2016、17年左右,伴隨著淨網行動,LOFTER開始嚴格限制外鏈和增加遮蔽詞,“動不動就把你文章遮蔽了,大家不得不開始使用石墨文件、簡書、AO3來插入外部連結。”遲丸說道。

如今成為熱議話題的AO3,在遲丸看來尚未成為中文同人圈的主陣地。“我觀察到的同人圈社交活動陣地可能還是在LOFTER跟微博,AO3則是有兩個群體在慢慢合流,一類是很早就在混歐美圈的粉絲,他們早就習慣了使用AO3;還有一類人是被淨網行動一波一波往外面推,慢慢開始在AO3發一些可能會在微博被遮蔽的同人片段,到漸漸習慣用AO3發全文。”

作為95後的遲丸並沒有經歷過同人創作的“論壇年代”,但她從年長的朋友那裡得知,他們更懷念論壇年代的同人創作氣氛。因為那個時候的同人圈更私密且志同道合。

“當同人圈走向公開化之後,它面臨的被舉報、被‘和諧’的風險在增加,整個創作的空間確實是在變小,但是我不確定這個東西能不能給同人圈帶來一些共識——比如說不要舉報——我反正不太相信,我挺悲觀的。”

曾經同人圈盛行的印製實體同人誌的行為,如今也越來越少見了。“同人、包括原創耽美作者其實都有紙書情結,都特別想出書,會覺得挺開心的。但現在查得特別嚴,所以可能大家也不是很習慣再出紙質書了。”遲丸說道。

“同人圈”那些事:我們和寫手、剪刀手、AO3志願者聊了聊

耽美作者出版個人志一審獲刑4年

寫過明星真人同人的遲丸也遭遇過“飯圈出警”:“《中國有嘻哈》的時候,我寫過GAI和吳亦凡的同人,GAI是攻,吳亦凡是受,我tag(標籤)直接打的是吳亦凡,然後吳亦凡粉絲就告訴我你不能打吳亦凡的標籤,要打‘凡受’的標籤——本來按道理打什麼標籤是我的自由,但是我覺得我沒有必要非幹那些讓粉絲不太高興的事情,而且粉絲沒有不准我寫這個CP,所以我最後還是改了。”

“我內心覺得很神經病”,遲丸又補充道,“但是我願意尊重神經病的圈規。因為說白了我不是粉絲,只是借了這個人物形象,好象你本來就是去人家的房子借了一個素材來,如果你還不對房子的主人表示一點點尊重,是不是有點太傲慢了。”

在遲丸看來,中文同人圈尚未像歐美同人圈那樣創造出ABO等創新的世界觀,但已經出現了有趣的小創意,她認為體現中文同人圈創造力的方面是在真人同人創作中融合了各種娛樂現象”梗”。

“比如現在我在逛豆瓣的‘拉踩小組’,那裡面的同人文特別好玩,比如把十對真人CP關到一個房間裡面玩大逃殺,中間融貫了明星的各種梗,那個是令我特別喜歡的,已經不是文字的範疇了,它更媒介融合一點。”遲丸再次強調,“總體來說,玩梗是一個特別有生命力的東西。”

“同人圈”那些事:我們和寫手、剪刀手、AO3志願者聊了聊

AO3志願者:我奇怪的知識增加了

“227”事件中,AO3官方微博賬號 OTWComms(OTW再創作組織)在事件中的表現持續受到好評:當肖戰粉絲質疑同人文尺度問題時, AO3官博科普了AO3的警告標籤功能並表示表籤的使用就意味著“讀者後果自負”,因此“作者不需要,我們也沒有規定必須使用其他任何形式的額外警告。”

當AO3被牆後,官博持續更新著問題排查的進度;當發生了AO3使用者因情緒不穩定而產生自殺念頭時,AO3志願者又向自殺者留言道:“你期待的創作自由會實現的,請你好好等到那一天,可以和我約定嗎?”,這些理性、溫柔而得體的留言在微博上被轉發了5萬次,網友感慨道:“越是有文化,越是溫柔,越能共情,越懂悲憫,越知生命可貴。”

“同人圈”那些事:我們和寫手、剪刀手、AO3志願者聊了聊

OTW再創作組織就中國大陸使用者無法訪問AO3情況迴應

“同人圈”那些事:我們和寫手、剪刀手、AO3志願者聊了聊

OTW和AO3志願者留言勸導試圖自殺的抑鬱症患者

事件中備受好評的AO3官博背後,是奔忙了近一週的幾十名AO3中文志願者。AO3作為非營利性質的的同人創作平臺,很大程度上依靠使用者捐款和志願者的義務工作維持運轉,AO3平臺的中文志願者規模大約為幾十人,主要有負責整理中文同人作品標籤的標籤管理員、處理投訴內容的PAC志願者、微博主頁運營者、新聞翻譯志願者等等。

黏土球球正是一名負責標籤管理的AO3志願者,她將AO3被牆的2月29日稱為“災難的一天”:“事發之後一個星期,我們中文志願者的聊天組裡基本每時每刻都有人,大家過了一週晝夜顛倒的日子,太累了。”

那段特殊時期裡,除了配合技術部門排查網路問題,作為身份公開的志願者,黏土球球還繁忙地處理著微博上的輿論,“大批人湧到我的微博裡,我就在微博收集反饋,回覆一些私信,安撫一下大家的情緒。”

後面幾天,又有AO3使用者自殺的情況出現。“227超話裡有個妹子,她好像是因為本來就有抑鬱症,加上AO3的事情引發了她的輕生念頭,我們一幫志願者就連夜在私信和評論裡勸那個妹子,幸好最後勸住了——雖然我本人沒有得過抑鬱症,但是我其實蠻理解他們這種心情的。”黏土球球說道。

這種理解源自感同身受——成為AO3志願者之前的黏土球球已經是一個對AO3高度認同的同人圈粉絲。如今剛上大學的黏土球球從小學六年級開始接觸同人文化。“當時在看一個動漫,由於原作一直沒有更新,那段等待空窗期裡就在貼吧和大家一起討論,看看同人然後自己也寫一點,在那個時候開始對同人作品有了概念。”

黏土球球接觸AO3的契機是高二時閱讀《哈利·波特》。有趣的是,她是先透過同人作品才對原作發生興趣:“當時刷B站的時候,正好首頁推薦了伏黛CP的影片——就是伏地魔和林黛玉這對拉郎‘邪教’,因此去看了很多伏黛CP文,然後就萌生了去看一看原作的想法。”

“同人圈”那些事:我們和寫手、剪刀手、AO3志願者聊了聊

B站上的伏黛CP

系統閱讀原作之後,黏土球球延續樂趣的方式仍然是同人。“因為特別喜歡斯內普這個角色,然後也算是彌補原作中它的這個結局的遺憾,我就看了很多斯內普相關的同人作品——不是讓斯內普活下來那種彌補遺憾,而是同人彌補了原作沒有把他的故事講得更加完整的這個遺憾。”

藉由哈利·波特開始混跡歐美圈的黏土球球“不可避免地接觸到了AO3”,AO3的社群氛圍也讓黏土球球產生了歸屬感。

她介紹道:“AO3的標籤搜尋系統和機制是,無論你是大佬還是新人,只要發文時打的是對的tag,然後並且你嗑的這個CP有一定的熱度,你的作品就能被很多人看見,因此AO3對新人創作者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鼓勵;另一方面就是AO3沒有那麼嚴格、甚至嚴格到有點變態的審查制度,裡面的同人創作會更加自由一點。”

繁忙的高中生活中,黏土球球開始利用週末在AO3上用英文創作哈利·波特同人。“那個時候我還在住校,每週末回家開啟電腦,我的郵箱裡就擠滿了讀者催更的郵件。當發現有這麼多的人想要我更新的時候,我就很快樂地寫了下去。其實現在看那個時候寫的作品,真的寫得不怎麼樣,很感謝最早那一批同好給我這麼多的鼓勵,也沒有嫌棄我的語法和各種錯誤吧。”

黏土球球在寫同人的同時,也自發地為AO3做了一些搜尋引擎測評、用AO3背單詞等安利文:“我就想讓大家知道有這麼好的一個平臺,以及在這個平臺上怎麼創作,怎麼搜東西,這跟有些人喜歡分享自己家裡貓貓狗狗好看的照片到微博上,差不多是一個心情吧。”

當2019年3月AO3又一次招募中文志願者時,黏土球球順理成章地申請並加入了這個大家庭: “就有一種,怎麼說呢?考上心儀大學的感覺。”

這個神秘的組織在“227事件”後引發了外界的好奇。“3月份出頭的時候,居然有人冒充AO3志願者去賣VPN,說什麼我是AO3中國區志願者的管理員,手下管了9萬多個志願者,我們有100多個群,快把錢拿給我們,我帶你們爬梯子——特有意思,其實OTW總部加起來都沒有幾萬人,中文志願者的話,大概在幾十個這樣的數值上浮動。”中文志願者團隊裡,有黏土球球這樣沒有留學背景但英文不錯的學生,也有留學生、海外華人、混血兒,甚至是學過中文的外國人。

為數不多的中文志願者面臨著巨大的工程量:整理AO3平臺上海量中文同人文作品的tag。“中文同人tag確實打得挺亂的,有趣的事情太多了,比方說我們的tag是有4個種類的——fandom(同人圈),character(角色),relationship(配對)還有freeform(其他),然後一個作者把所有類別的tag全部都打錯了,完了作者的文章簡介裡面還說了一句,本人英語不好,希望tag沒有打錯,我覺得又好氣又好笑,怎麼能一個都寫不對?但又真的挺可愛的。”黏土球球說道。

“處理中文tag確實讓我們知道了很多很神奇的東西”,黏土球球舉了個例子,“中文rpf 的坑真的很深——國外還好,外國粉絲寫rpf會帶上人物的真名。可是國內因為很多唯粉會撕CP粉,導致他們平時寫rpf的時候不一定會帶上真名,到了AO3雖然沒有這個擔心,但習慣使然他們還是會不帶真名,志願者就需要透過一系列的蛛絲馬跡來猜。”

黏土球球本人沒有整理過中文 rpf標籤,但一位處理過此類標籤的同事告訴她:“一篇 rpf裡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到主人公叫什麼名字,他不得不透過一系列的蛛絲馬跡,最後確定了這個人是誰,成功把這篇文章放到了正確的tag裡。”

志願者們儘管英文水平不錯,但中文同人圈tag博大精深,時常令他們感到翻譯上的困難。“有些詞在中文裡面覺得太正常了,但就不知道要怎麼翻譯,查關於一些生僻tag的資料的時候,經常覺得奇怪的知識增加了。之前有一次我要翻譯將近100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相關tag,其中有一個人物tag是結界獸——哪吒家門口看門的那個東西,我真的不知道這玩意該怎麼翻譯,只好打了拼音,然後括號裡描述解釋了一下。”

4月2日,OTW開始新一輪志願者招募,和以往志願者招募微博下冷清的轉評數不同,這一次頗為熱鬧,被評論轉發了上千次,當然,大部分的留言謙虛地表示:“抱歉我的英語不配,只能在評論裡叉會兒腰了。”

“同人圈”那些事:我們和寫手、剪刀手、AO3志願者聊了聊

“同人圈”那些事:我們和寫手、剪刀手、AO3志願者聊了聊

剪刀手吐槽bot:成為連線孤島的衛星

“剪刀手吐槽bot”(以下簡稱bot)建立於微博上“bot”類賬號大規模興起的2018年末,“剪刀手”是一種對同人影片創作者的暱稱,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屬於同人影片創作者之間吐槽、互助和分享素材的賬號。

Bot運營得堪稱勤勉,兩年多時間內發博超過44000條,每天高頻詞地轉發分享可能被剪刀手們使用到的空鏡頭素材、某些明星的單人素材和一些調色、特效技法,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剪輯素材中轉站和剪輯問題的答疑解惑平臺。

“刷微博時看到有人說希望有個剪刀手吐槽bot,這是一個很吸引人的點子,”bot對毒眸表示,“因為我們作為剪刀手也常常碰到自己一個人難以解決的問題,比如尋找素材,結交同好,拓寬視野,如果能有這樣一個平臺,相信很多剪刀手的創作生活都會簡單愉快許多。剛好皮下還有一個空閒的微博賬號,就順手建立起來了。”

“同人圈”那些事:我們和寫手、剪刀手、AO3志願者聊了聊

圖片截自微博@剪刀手吐槽bot

Bot的自我定位是“一個能幫剪刀手多做一些事的bot,希望成為一個剪刀手自由說話交流的空間。”bot的置頂微博裡有“deviant”這個詞,出自遊戲《底特律:變人》,寓意著bot想要成為《底特律》主頁面的克洛伊那樣的一個溫柔的AI。“這個定位是核心,可能我們運營方式一直在根據粉絲反饋做出調整,但核心從來沒有變過。創作不是孤島,因為我們願意成為連線每個島嶼的衛星。”

Bot將同人影片創作者的不易看在眼裡:“用心產糧的都是太太!剪刀手這個群體應該更能理解別人的付出和努力,一個影片三五分鐘看完了,但是剪刀手可能需要半個月才能完成,這種背後的努力剪刀手是特別能理解的。正是因為這種理解,剪刀手往往能跨越粉籍鴻溝,和其他粉籍的剪刀手不帶成見地真誠交流,互相讚賞和幫助,這是難能可貴的。”

Bot被它的6。7萬粉絲親切地成為“剪剪”,曾由四位運營者共同運營,他們自稱“四小天鵝”,儘管各自喜歡著不同的明星和作品,但四人在生活中是很好的朋友,“我覺得粉絲屬性不是阻礙合作和交流的理由,畢竟創作是沒有圈子界限的,我們一直不希望剪刀手圈子受飯圈規則影響,我們不用粉籍去界定一個人,人有很多面,很多特點,屬性和粉籍沒有那麼重要,只有一點大家都一樣:為愛發電,執著創作。”

創作同人影片在bot眼裡是一個“讓夢具象化”的過程:“把自己的夢變成現實,誰不願意呢?而且相比寫文和畫圖,剪輯同人影片這件事更純粹,不會有人干涉你創作,而且影片這種具現化的,視覺聽覺上的享受是別的創作方式達不到的,創作出來的故事就像是真的一樣,十分開心對吧?”

但秉承著創作可以超越屬性美好願景的bot,仍然與飯圈規矩之間產生不可避免的摩擦。“227事件“中,因為其中一位運營者用bot賬號轉發了一條抵制肖戰代言的內容而招致了肖戰粉絲的圍攻。最終bot開除了這位運營者,“四小天鵝”從此變成“三小天鵝”。

“這件事我們還是要為她解釋,並非是帶個人情緒,真的是上錯號。開除她是我們四個人共同的決定,難過肯定是難過的,確實是無奈之舉,只能‘節哀順變’了——我們不太在意同伴喜歡誰討厭誰,但是作為bot,上錯號掉皮是原罪,我們傾注了精力和熱情,不希望我們的bot也落到因為一些事而關停的結局。”

運營bot的兩年對他們而言充滿快樂。“如果粉絲認為剪輯之路真的因為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輕鬆愉快和方便,那麼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除了日常投稿的傳送,我們還有一些遊戲活動,比如「角色大逃猜」、「拉郎盲盒」等,這些都是根據剪刀手們的愛好方向來設計的互動遊戲,有的時候因為皮下比較忙,玩遊戲的時間可能沒有那麼固定,每次在私信收到粉絲“今天有遊戲嗎”“好久沒玩有點想念”就會感到原來帶給別人快樂的時候我們自己也會很滿足很快樂。”

“同人圈”那些事:我們和寫手、剪刀手、AO3志願者聊了聊

圖片截自微博@剪刀手吐槽bot

bot也坦承忙起來的時候簡直“每天都想棄號”:“工作學習忙的時候還惦記著清稿,開啟微博將近一百待清理條投稿,很頭大。還有很多想吐槽的問題,比如不閱讀投稿指南就來投稿的、伸手黨、大量重複內容的投稿,將飯圈規矩帶進剪刀手圈之類的。但是想放棄的時候又會想到很多人會傷心,想吐槽的時候,可能就會發一些粉絲可見的微博,或者在粉絲群裡吐槽,經常會得到粉絲的共鳴,或者收穫一些改進的意見。”

如今同人影片圈子面臨的壓力,除了飯圈糾葛,還有版權方對同人影片的管控,許多釋出在B站的同人影片常常被版權方大量下架,這件事打擊了不少剪刀手的產糧就積極性。對此 bot認為:“版權方有下架同人影片的權利,剪刀手也有因為某些原因拒絕剪輯某些作品的權利。用愛發電不等於同人圈的剪刀手就可以當免費勞動力,剪刀手出於喜歡可以剪輯宣傳喜歡的明星或者影視作品,但沒人該被利用。”

“同人圈”那些事:我們和寫手、剪刀手、AO3志願者聊了聊

@剪刀手吐槽bot釋出的吐槽內容

在bot看來,創作本質上是為愛發電,興趣驅使,最重要的還是剪刀手產出得開心。“如果因為外界的種種原因而放棄了自己喜歡的事情,那麼這種喜歡可能就有點變味了。我們相信關於同人創作的界限、還有版權的問題會在不斷實踐中越來越完善的。”

結語

“227”事件之前,大部分人僅僅對飯圈有所體認,而並未意識到存在著一個超越粉絲屬性的、基於為愛自由創作的共識而存在的中文同人圈子。事實證明它儘管結構鬆散,卻是真實存在的:有志願者在其中維持秩序,有互助類賬號作為知識和資源的搬運工,更有許多為創作本身而非某個具體明星、作品而存在的同人創作者在持續生產作品。

當同人圈共同承認的價值觀遭到冒犯的時候,這股來自亞文化的力量便匯聚到一起,甚至能夠撼動一個頂級流量明星的口碑。正像剪刀手吐槽bot說的那樣,“創作者”看似一座座孤島,但連線著每個島嶼的無數顆衛星,已經在夜幕之下悄悄運轉起來了。

文章已於修改

原標題:《“同人圈”那些事:我們和寫手、剪刀手、AO3志願者聊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