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道德經》為何要固守“柔”和“弱”?

菜單

《道德經》為何要固守“柔”和“弱”?

引言:柔弱、嬰兒、貴食母等論述,在《老子》五千言中佔據重要位置。如“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人之生也柔弱”、“柔弱微細居上”、“摶氣致柔,能嬰兒乎?”、“吾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可以為天地母”、“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等。其如此之重要,地位如此之凸出,以至被一些淺薄之輩,刻薄地謬稱為“陰柔哲學”或“女性哲學”。

《道德經》為何要固守“柔”和“弱”?

一、概述

一直以來,世人在面對《老子》時,所採用研究方法,普遍把目光聚焦在人文哲學領域或權謀之術。而對“黃老學說”關係研究,以及後期陸續出土的漢馬王堆墓《老子》帛書、郭店楚簡等事關《老子》祖本的重大資訊等,視而不見。固執地以存在嚴重謬誤的河上公章句、王弼等註釋本為正解,固步自封,抱殘守缺。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根據最新研究成果,《老子》和《黃帝內經》一脈相承,均為重要的生命典籍。《老子》和《黃帝內經》不僅僅只是哲學意義上作為黃老學說流派關係而存在,其具有更璀璨奪目的內在核心:關於生命本質。作者經十數年研究,在“《道德經》與《黃帝內經》關係研究(2019年1月7日)”一文中,披露了二者之間直接關聯證據91處,關鍵性關聯證據36處,並在隨後的文章中,完整公佈了36出關鍵證據,從而直接證明了《老子》生命科學的重要屬性。隨著進一步研究,二者的關聯證據和關係,也將不斷提升至更高的水平。

《道德經》為何要固守“柔”和“弱”?

二、何為“柔”和“弱”?

《老子》曰:“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聲人芮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功述,身芮,天之道也”。芮,即小草初生,喻生命柔和細膩萌萌存在;而非《道德經》通行本中,改芮為退之後,教人功成身退。

因此,生命貴柔。為何需要“柔”和“弱”,在《黃帝內經》中,一樣可以找見答案。

《黃帝內經》由《素問》和《靈樞》組成,在《素問》卷六第十九《玉機真髒論篇》論及四時脈法,這樣描述:

黃帝問岐伯曰:春脈如弦,何如而弦?

岐伯曰:春脈者肝脈也,東方木也,萬物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濡弱軟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

《道德經》為何要固守“柔”和“弱”?

顯然,春脈即肝脈,一年之計在於春,為生命之始生。萬物始生,全依賴於春脈。正常的脈象應該是“濡弱軟虛而滑”,如此才能如草木初生,和風細雨,潤物細無聲。此為生命力煥發,具有勃勃生機的狀態,是健康生命所應具有的常態!這就是為何需要“柔”和“弱”的原因!

如果一反常態,肝脈不“柔”“弱”呢?岐伯也給出答案:反此者,病。

黃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實而強,此謂大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喜忘,忽忽眩冒而癲疾;其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脅胠滿。

即春脈如果不能保持“濡弱軟虛而滑”的“柔弱”狀態,反其道而行,屬病脈。其春脈堅實勁直,名為來實而強,此為春脈少陽有餘,邪在膽腑少陽,故曰在外。其春脈厥陰脈來,雖然不實而更微弱,此為不足,邪在肝臟厥陰,故曰在中也。

《素問。五執行大論篇》第六十七,又曰:“在氣為柔,在藏為肝”。

《道德經》為何要固守“柔”和“弱”?

三、為何要固守“柔”和“弱”?

生命力,或生命的根基,在於肝臟。守柔和守弱,守的就是生機。柔肝,即為保護肝臟,固守生命(力),呵護生機!守住“柔”和“弱”,就守住了生命力之源,守護了生命中的春天!

即《老子》立足於“柔”“弱”,固守的正是健康生命的根,錨定的則是寶貴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