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老子為什麼要強調“致虛守靜”呢?

菜單

老子為什麼要強調“致虛守靜”呢?

《道德經》中有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這一章的意思是盡力使心靈的虛寂達到極點,使生活清靜堅守不變。萬物都一齊蓬勃生長,我從而考察其往復的道理。那萬物紛紛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靜,清靜就叫做復歸於生命。復歸於生命就叫自然,認識了自然規律就叫做聰明,不認識自然規律的輕妄舉止,往往會出亂子和災兇。認識自然規律的人是無所不包的,無所不包就會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終身不會遭到危險。那麼,老子為什麼強調致虛守靜呢?

老子為什麼要強調“致虛守靜”呢?

這裡的“靜”代表著一種境界。與“靜”相對的是“動”。“動”是由人內心的浮躁引發的。躁動是一種不安,是一種煩亂,在這種狀態下,不要說感悟大道,就是一點小事也做不成。我們心情煩躁時,連一頁書都看不進去,更何況做其他事呢?有句俗語說的好,“心靜自然涼”,意思是心中的平靜可以洗去外在的躁動。因此,性情急躁粗心大意的人,任何事都做不成功;而心情安靜平和的人,由於心思縝密、性情淡定而容易成功。

老子為什麼要強調“致虛守靜”呢?

再者,靜是制怒的法寶。科學研究表明,人在生氣的時候,體內會產生大量的毒素,長期生氣會對人體的健康埋下隱患。有一句話說得好,憤怒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人為什麼會生氣呢?因為別人做了對自己不好的錯事,自己因此而動怒,受到傷害的卻是自己。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是人們依舊會因某些事大動肝火,這是因為人們難以做到“守靜”。老子認為,要持守平靜,一定要做得徹底,將心中的怒火徹底清除乾淨,如此,就不會因為生活中任何的不如意的事而動怒了。這是一種很高的修養境界。也同樣很難做到。

老子為什麼要強調“致虛守靜”呢?

諸葛亮說過,“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句話是說,只有淡薄,才能夠明確自己的志向;只有寧靜,才能使自己的志向長遠。那些粗茶淡飯也能平靜生活的人,大都擁有冰清玉潔的操守。而追求華服美食的人,大都會去做卑躬屈膝的勾當。因為一個人的志向節操,只有在清心寡慾時才能表現出來。一個人的道德品行,都是因為貪圖享樂而喪失。因此,這便能看出“靜”的作用了。

由此看來,老子所說的“致虛極,守靜篤”雖然聽起來簡單,但道理十分深刻,做起來很難。因此,致虛守靜應該是大家為人處世的一大基本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