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王薌齋《意拳要點》(大成拳精義)——何鏡平整理記錄

菜單

王薌齋《意拳要點》(大成拳精義)——何鏡平整理記錄

王薌齋《意拳要點》(大成拳精義)——何鏡平整理記錄

意拳要點

王薌齋

何鏡平錄

一、總則︰

1、以形為體,以意為用,以靜為和。

2、以形取意,以意象形,形隨意轉,意自形生,式隨意從,力由意發。

3、松即是緊,緊即是松,松緊緊松勿過正。

實即是虛,虛即是實,實虛虛實得中平。

動即是靜,靜即是動,動靜靜動互根用。

顧即是打,打即是顧,發手便是處。

4、靜中求動,動中求靜,動中不動動有靜,靜中不靜靜有動、動中之靜是真靜,靜中之動是真動,動靜互根,錯綜為用。

5、神不外溢,意不露形,形不破體,力不出尖。

6、內空虛,外脫化,隨時注意,遍體輕靈。

二、樁法︰

1、站好姿勢,意念放大,先由頭部開始,逐漸使全身毛孔放鬆,有過堂風吹拂之感,然後左右伸展,挺拔項部肌肉使之起變化,要求達到虛靈守默,具體悠揚,毛發如戢之感。

2、初練時宜遠看,靜觀宇宙,默唸全機。覺得有懶惰心情,再將全身舒放,身形中正,腹內空虛,悠然蕩然如浮太空之中。

3、綿綿若存,似有若無,身在烘爐大冶中,無物不包容。

4、練功時不可有執著之心,從虛無中求實際,不可著象,著象的非真。

5、神動,意動,力量動。

6、勁斷意不斷,意斷神猶連。

7、形體不動,意念不住,精神充沛,氣血猶如汪洋大海,波瀾壯闊,滔滔不絕。

8、心比烘爐,雜念若雪花紛飛,入爐即熔,從而心胸開闊,膽氣壯大,正氣旺盛,邪氣自敗,猶如烈日當空,濃霧消散,舒適緩中,以應無窮,動時保持渾圓,動作如一,不拘形式,不可執著,一法不立,無法不備。

9、在松靜中求挺拔,在動中求舒放,寂靜調息,內外溫養,內輕松而外脫化,由動而靜,接近神明,使氣血肌肉處於氤氳太初之中,生生不息,蘊靈雖動,仍須保持靜中原狀。

10、神動得自有象外,意存妙在無念中。

11、只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

12、站樁的單雙重,不偏不倚的調配方法,使渾身血行曲折,路線適當,要使曲折面積得力,無處不有單雙重、松緊、虛實、輕重之別。調配有養息、治療、鍛煉之分,總之是因病設式,因人而異。

13、加強鍛煉一定要解除疲勞才可以加強鍛煉,總要留有餘力、留有餘興,不超過身體負擔能力為適當。

14、練功時切莫發急,先找個適宜場地,凝神靜心,調息站立,身軀宜直,兩足分開與肩齊,渾身關節都含有似曲非直的一點意思,內空靈外清虛,兩手慢慢輕松向上提,高不過眉、低度不過臍,臂半圓、腋半虛,左手不往身右來,右手不往身左去,往懷抱不沾身,向外推不逾尺,雙手變化在範圍裡,不計較姿式好壞繁簡和次序,須察全身內外得力不得力、守平庸,莫好奇,非常原來極平易,這種動也算真稀奇,不用腦,不費力,行站坐臥都可練,這裡邊蘊藏無限神思、精金和美玉,鑽研起來生天趣,有誰能知這種自娛能支配虛空宇宙力,鍛煉的愉快難比喻,飄飄茫茫隨他去,精力充沛神不疲,注意頭頂有如線系,遍體松淨力如泥,慧眼默察細胞系,如醉如迷,如瘋如痴,虛靈獨存,悠揚相依,浸在海闊天空滌萬慮,管他日月星球在轉移,只要恆心去站立,就有意想不到的舒適,此即前人不傳的秘決。

三、技擊

(一)提綱

1、頭直、目正、神莊、聲靜。靜、敬、虛、切、恭、慎、意、和。

2、全身關節形曲力直,神松意緊,肌肉含力,骨中藏稜,神猶霧豹,氣若騰蛟,神意放縱如巨風卷樹,拔地欲飛,擰擺橫搖之力,有撞之不開,沖之不散,湛然寂然,穩如泰山之勢,外形笨拙,意力靈巧,平凡中求非常,抽象中求具體。

3、筋藏勁,骨藏稜,悠揚相依,虛靈獨存,渾身毛發直豎如戟,齒欲斷筋、爪欲透骨、發欲沖冠。

4、鷹目、猿神、貓行、馬奔、起如舉鼎,落如分磚,雞腿蛇身。

5、動靜、虛實、快慢、松緊、進退、反側、縱橫、高低、爭斂、遒放、鼓蕩、開合、伸縮、抑揚、提頓、吞吐、陰陽、邪正、長短、大小、剛柔等,都是矛盾的矛盾,錯綜而為。做到圓融的圓融,反回頭來學初步。

6、高則揚其身,若有增長收斂之意,低則縮其身,若有鑽提放縱之形,縱則放其勢,勇往搜尋而不返,橫則裹其力,開合分爭力,側顧左右,無敢抵擋者。

7、足佔七分手佔三,身如弓弩拳如彈。

8、肩撐、肘橫、指彎、頭頂更多增強頂縮力,腰胯如輪,扭、挫、提、旋、交叉互換,膝縱足提,全身力如抽絲。

9、靜如潮漲,動似風雲。

10、態若書生若女郎,偉大猶比楚大王,一聲叱風雲響,神情豪放雄且壯,遇敵接觸似虎狼,舉步輕重如履溝壑深千丈,一面鼓,一面蕩,周身無點不彈簧,齒扣足抓毛發似金槍,一經觸覺立時緊即張,如同火藥爆發狀,炸力發出意不亡,無形機變卻以深深暗中藏,閃展進退緊提防,打顧正側絲毫不虛讓,勢均力敵須看對手方,去勢猶如鷹鶻下雞場,翻江倒海不須忙,丹鳳朝陽勢佔強,撥鑽擰挫斷飛蝗,勾錯刀叉齊互上,腿足提縮似螳螂,揣敵力量有方向,察來勢之機會,度已身之短長,勢如龍駒扭絲,谷應山搖一起撞。

(二)、拳式

蟄龍探首 進退卷臂 滄海龍吟 波浪頓首

半窗觀雨 兔起鶻落 徹地追鼠 勒馬聽風

驚蛇遇敵 怒虎搜山 提弓捉狐 白猿鬥鶴

(三)、試力

1、由不動中去體會,再由微動中去認識。欲動又欲止,欲止又欲動。有動中不得不止,止中不得不動之意。

2、體動為作用,動則為靜守,靜則是發動,動靜互為根用,顛倒變化無定。

3、動則有奇趣橫生之感,四肢百骸終歸一貫,行動如趟泥,勁如抽絲。

4、動時不要散了不動時之均整,不動時不要減低了動時之力量,其作用之巧妙,從體會而得之。

5、上欲動下自隨,下欲動上自領,上下動中間攻,中間攻上下合,內外相連,前後左右相應而動。此為試驗力之功能,力由試而得知,由知而用。

(四)、發力

1、本身發動力量,是否有前後左右上下的平衡均整,具體螺旋的錯綜力量,和無往不浪的力量,輕松準確慢中快的惰性力量,是否為本能發動的,不其然而然,莫知至而至的力量。

2、注意單雙重的松緊,單雙重不單指手足而言,頭、身、手、足、肩、肘、膝、胯,大小關節,四肢百骸,即些微的點力都會有單雙重、松緊、虛實、輕重之別,撐三抱七,前四後六,顛倒互用。

3、發力有形無形,有意無意,有定位無定位,自動被動,整體區域性,應用時當別論。各種基礎完備,再學輕松準確具體而微的力量,兩足重量、永無定位,發力無論進步發、退步發、順步發、橫步發,以及前後左右上下百般的發力,要以前步作後步,後步作前步,以前步作後步之前步,以後步作前步之後步,顛倒互相,虛實為用,前後力量交叉,使人不可捉摸(撐抱力即開合力)。

(五)、實作

1、拳擊一道尚精神,內要提,外要隨,手腳齊到法為真,意要遠,氣要催,拳似炮,蛇倦身,應敵猶如火燒身,充華必強骨,飾貌須表真,計須遠劃,精神似劈雷,心毒稱上策,手狠方勝人,何謂閃?何謂進?進即閃,閃即進,不必遠求尚美觀,何謂打?何謂顧?顧即打,打即顧,發手便是處,力如火藥拳如彈,靈機一動鳥難飛。

2、敵不動,我沉靜,敵微動,我先發。

3、不動如書生,一動如龍虎,發動似迅雷不及掩耳。

4、手要靈,足要輕,進退旋轉如貓形,身要正,目斂精,手足齊到定要贏,手到步不到,打人不得妙,手到步亦到,打人如拔草,上打咽喉下打陰,左右兩肋在中心,拳打丈外不為遠,近者只在一寸間,手出如巨炮直沖,足落似大樹栽根,眼要毒,手要奸,步踏中門,鑽入重心奪敵位,即是神仙亦難防。

5、鷂子入林燕抄水,虎捉羊群抖威風,取勝四梢均要齊,不勝必有懷疑心,聲東擊西,指南打北,上虛下實,靈機自揣摩,左拳出右拳至,單手到雙手來,拳由心窩去,發向鼻尖前,鼻為中央之土,萬物生產之源,沖開中央全體皆靡,兩手結合迎面出,自然把定五道關,身如弓弩拳如彈,弦響鳥落見奇鮮,遇敵猶如身著火,打破硬進無遮攔。

6、推手時心須保持自已中線位置不受侵犯,還須用最大能力控制對方中線,雙手永不離對方鼻口部位,意如牽牛任我所為。

7、推手時更需注意步法奪位,往往進半步或退半步,即足以將對方擊出而並不在於手臂的動作之大小。

8、力發出是在一剎那間,在有形無形、有意無意、有定位無定位、整體區域性、自動被動,具體而微,使力時多半是舉、抗、推、旋、摟、劈、鑽、刺。

四、力量

(一)、總綱

劈、摟、搬、撥、撐、展、抗、橫、抖

順、提、趟、扒、縮、滾、錯、兜、擰

沉、託、分、閉、捉、頓、吞、吐

(二)、分佈

1、頭︰撐、擰、頂、縮 2、肩︰撐

3、肘︰橫 4、手腕︰勾、錯、斂、抗

5、腰︰搖、旋 6、胯︰坐、挫、懸(旋)、提

7、膝︰撐、縱 8、足腕︰刀、叉、分、刺

(三)、用(四十四種)

1、渾元爭力︰爭力是無所不爭,四肢百骸,大小關節,無處不爭,所謂虛虛實實,鬆鬆緊緊,實際上就是爭力,不爭就使不出來,宇宙間無處不爭,人身之四肢百骸,無時不爭,總之即渾元一爭。

2、大氣呼應︰使大氣與人體有了呼應關聯,一動一靜,都能利用,使它有所反應,站樁日久,內部日漸膨脹,有與大氣發生聯系的感覺,這時就易入門了。

3、渾噩逆體︰全身任何地方,都像沒有空隙,處處都有逆力,從任何地方打來都不怕,沒有很順當的力量,但又極順當,這也是矛盾中統一出來的力量。

4、動靜互根︰動靜是一個整體,互為其根,所謂動即是靜,靜即是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松即是緊,緊即是松,松緊緊松勿過正,虛即是實,實即是虛,虛實實虛得中平,也就是此意,作用力與作用力起錯綜復雜的作用。

5、遒放本同︰力量不遒勁,放的力量也就不大,必須是遒得勁,放的力量才大,欲放先遒,欲遒先放。

6、有無統一︰有無是一件事,有了這種東西才看見到它的沒有,有形的東西,終究要消滅的,從有形的東西中,才可看見到沒有的東西,如果沒有就不會知道還會出來甚麼東西。總之,有了就有沒有的一天,應當活用,這與人情道理相同,自高自大的人,別人一定討厭,越謙遜的人,越受到人尊敬,心目中也就有了他。學術、物質、事情、人情,都是如此。

7、順力逆行︰手往後拉,力量就出去得遠,手往前指,力量則往後來。

8、勾錯刀叉︰也包括有形無形兩方面,就形象來說,出手如鋼銼,回手如勾桿(實際上都還沒動),全身如起了大波浪(誰也看不見),全身力量,毛發如戟,胳膊上好像處處有刀叉一樣。這方面有時不易形容,其中還有精神力量的存在,無形就是一種意念的假設,不應該真的做出來,在有意無意之間不露形。

9、不動之動︰外形不動,內部就動的越快,外部動的很多,內部反而動的慢了,其原因是不會動,所謂會動,也就是一動一靜中能掌握往“動即是靜,靜即是動”,的原則,不會動的人,初練功時更不應動,不動之動才是生生不已之動,一動就破壞了真動。如果會動的人,內部是否就會更快了呢?這須看怎樣來動,假如能假借的動,頭、手、足、身、肩、肘、膝、跨,都能假借,神動、意動、力量動、但形式上不做出來,那力量就最大,不應從形式上看,這也是動靜互根之意,動靜兩字,研究起來沒完,做起來就更復雜了。

10、斜正互參︰斜面就是正面,而正面也就是斜面,由於支撐面的不同,全身力量關節互有影響,但必要做到力圓為止,一動是橫,橫即是正面,一作用是斜面,但作用時使人看不見,只是緊錯了一下正面與斜面的位置。

11、多面螺旋︰全身各部位稍一動作,都有螺旋力,這種力的形成原因是︰在隨便動作時,全身各大小關節,都要有支撐力,所有部位形成鈍形三角,此時力欲膨脹又欲收斂,因而全身各部都起了螺旋力,連腿下也應如此這種力如同電力一樣,使人踫上就被彈出很遠,在用這種力時,全身一定都成鈍三角形,然後突然變換方向,如同爆炸一樣,“砰”的一下子就發出了螺旋力。

12、面積虛實︰用“不有平面積”及“不是固定的”詞句來解釋面積虛實是不夠的,主要是使全身各部肌肉保持住如“盤內之珠”永遠滾動,無停留的時候。

13、形曲力直︰形不曲力不直,無法將力量真正用出來,研究藝術也是如此,在成了直面積時,前後左右就沒有了呼應,形曲則前後左右都有力量,用到那裡都行,形不曲則必破體,力量也自然出尖,這種力就沒有用處,甚至不等用上就被人瓦解了,形曲則力量沒有方向,四面都能用上。如美術家畫一塊石頭,若畫出是圓的,就沒有意思,而一定要曲曲折折,不許有平面積。總之,有平面積就沒有力量,因此,作用也就不大。“起伏升降”,“進退吞吐”,把虛實大意表達出來,力直則不易形容,力直只可以說各方面都有力,也可以說力圓,雖然直去,其中也含有螺旋力,形成波浪式的前進,而表面則不易看出,也可以說旋繞一條有直線的力量,旋繞與直是矛盾的統一,做時也要具體而為,但是沒有力量也不行。

14、神(疑為形字)松意緊︰神松易懂,意緊是在鍛煉中尋求出來的,具體的說,“神”與“意”的區別,神為第一訊號系統,突然受驚是神動,意是第二訊號系統,也就是受驚之後考慮怎麼辦。可以說神是本能反應,而意就包含了主觀能動作用。“神松”就是使全身放鬆,無處不松,使肌肉、毛發、氣血的動無阻。“意緊”也就是意領氣,正由於意緊才能使氣血行的更快一些。

15、剛柔相濟︰剛不是硬,柔不是軟,百煉之剛,是繞指之柔,才算是剛。柔是真剛,百煉之剛,直入骨之柔,鋼經磨練才算是剛,表面上硬,一踫碎了,就不是真剛,也只是硬而已,剛是鍛煉出來的才是剛,百折不撓,令人不可捉摸,才是剛柔相濟。

16、無形神似︰形不動而神意足,與在空氣中游泳相似。

17、進退反側︰退時步步為營,含蓄待發,進時一要俱進必定統全體而動,無抽撤遊移之形,橫則裹其力,開合而莫敢當。反側與斜角是一個意思,同樣作用,左右防備。

18、旋繞撐擰︰看著是旋繞,實際是撐擰,後拉回縮,左右前後撐擰力全是如此。

19、滾錯雙迭︰用滾錯破開對方之力,然後用手擠(腕部附近),而擠之胳臂力量旋轉達而向斜方擊進,這種力量是身動、力動、精神動、如果手一動就破體,則面目全非了。

20、半讓半隨︰是技擊的力量,是讓又是隨,在半讓半隨之一剎那,本身力量就發作了而打擊對方。

21、隨讓牽隨︰當對方手按在自已身上時,隨著就牽動對方跟隨走,而重心放在自已身上,然後要撐一下,就可把對方撐出,此力應大膽真做,才能做好。

22、迎隨緊隨︰這種力的作用大,在實作發力時都可以用,也就是迎著對方的力又隨著,所以要緊,鬆了就不是這種力了。

23、截讓截迎︰隨讓當中有截的作用在內。

24、空氣游泳︰是全身四面八方都有阻力的意思,用時怎樣增加或減少阻力,如在水中游泳一樣。減少阻力方法,全是肩胯扭錯(搓)。一個人的巧妙靈活,全在肩胯上,肩胯動,腰才能隨著動,空氣游泳也包含著悠揚相依,虛靈獨存,以聽其觸之意在內,同時也必須是如與物遇,這樣力之發作、收斂才能用自如。

25、鋃頭拷打︰身如鋃頭,力如機輪似的連珠發出,所發之力是擰著出去而不是顛倒的,有直線也很短促,不能做出來,做出來力量就不對了,用出之力不是繼續之力,一定要達到“意斷神連”。

26、推拉互用︰沒有絕對的力量。

27、控制平衡︰控制力,鳥難飛,猶如抓鳥,用力抓不行,而不用力就飛了,所以既不能抓死也不能讓其飛掉,這就是控制平衡,所以要靈巧力合適,又曰︰“力如火藥拳如彈,靈機一動鳥難飛”,也就像把鳥吸住一樣,這就是控制使不平衡的得到平衡,天地間的大氣壓力,地心的吸力,人體的動力,沒有“絕對平衡”的,一般稱這種力為蛇動之力,或蟒動之力,兔起、鶻落、龍潛、鷹膽、虎視、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一羽不能加,蚊蠅不能落。

28、單雙輕重︰與控制平衡近似,控制平衡是把沒有平衡的透過控制使之平衡,因此與單雙、松緊、虛實、輕重,都含有聯帶(連帶)關系,控制平衡也是根據單雙、輕重而來的。

以上共二十八種解釋,尚有如下十六種未能做解釋說明︰

伸縮抑揚 起頓吞吐 縱橫高低 遠近長短

分閉開合 提按抗橫 悠揚撐抱 翻揚裹擰

沉託提縱 鑽提搜尋 擰卷惰漲 舉抗推旋

搜劈鑽刺 斜面三角 槓桿滑車 蓄彈驚炸

五、詩詞  

脫肩松臂懶束腰 神情意力似粘糕 一切知感全不要 靜室長露赤條條

站樁從來不喜平 養生自古貴平庸 神動得自有象外 意存妙在無念中

渾身肌肉掛青霄 毛發根根暖風搖 慧眼默察三千客 凝耳息聽兩人嬌

滄海飛波遊龍戲 流雲吐月紫虎嚎 無窮假借無窮象 有如蓬壺踏六鰲

神如霧豹容窺管 氣似靈犀可闢塵 養生別開面目新 筋含勁力骨存神

靜如伏豹橫空立 動似騰蛟夾浪奔 吐納靈源合宇宙 喊聲叱走風雲

不知素問千年後 打破樊籬更多人 不動如山嶽 南指如月陰

無窮如天地 充實如太倉 養生不喜平 豈知貴平庸 身動超象外

法在無念中 深究求精造 利用虛無空 意力似猿猴 腳步似貓輕

神意自內變 力由遠處聽 不即亦不離 日久便成功 眼底手腕都留痕

直取旋繞力橫撐 矛盾錯綜須統一 精神槓桿要長伸

拳學理至精 用在虛實 靈機自內變 力由遠處聽

身動似猿捷 步踏如貓輕 勿忘勿助長 久久自登峰

身動揮浪舞 意力水面行 遊龍白鶴戲 含笑似蛇驚

肌肉含動力 神存骨起稜 風雲吐華月 豪氣貫日虹

刀光閃閃卷枯葉 尺哧天涯鳥飛絕 手握提按斜撐錯 光芒無限力如鐵

裹纏橫繞雲龍蛇 足踏泥濘半尺雪 雷電交加輕也重 眼底心頭掃鯨穴

精貧出豪舉,得閑慷慨聲,大氣包寰宇,揮浪卷朔風,吳鉤連起吐長虹,發場聲喊,山搖谷應,舞龍象,

飛似梨花影,賦長歌,整備山河定,七尺軀,任縱橫,渾似山崩潮湧,頓開金鎖走蛟龍,打破樊籬舞。

六、雜談  

(一)、養生

我國養生學歷史悠久,惟多失傳散佚,門派迭出,多至不可名狀,而各有專家獨造之功,以致奧精遂老手,各有其特長,所有理論,大都歧正相生,參互為用,而結果多自矛盾錯綜,辯證再辯證,發揮出人體及多種生物獨賦特有之精神,蓋人飛不如禽,走不如獸,故採鳥獸之長,補人身之短,都是在“以形取意,以意象形”,顯倒互用,體會操存,逐漸得來些掣電轟雷,驚神泣鬼之術,而是學他的精神,特能所在,如果光學其形體,則風度、秉賦、性格、特有的良能,就完全銷毀,這種方法是在“但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永遠保持有毛發如戟之意,大凡鳥獸多有無畏精神,它的智力不會增長,而特具的本能是永遠存在的,鳥獸的頭是靈活的,目尖銳,肩撐肘橫,指彎爪擰,頭頸更多增強頂縮力鷹目、猿神、貓行、馬奔、雞腿、蛇身,會其意,靜如潮湧漲,動似風雲走,先師雲︰“神如霧豹如窺管,氣似靈犀牛可闢塵”,這種練功方法,肌肉裡總含有活變動力,骨中存著橫撐擰轉動蕩的精神力量,力的發作“有形無形”、“有意無意”、“有定位無定位”、“被動自動”、“整體區域性”可具體而微。

練功時,不在於姿式如何,也不在於形式之繁簡,更不在於次序之先後,而在於精神支配之虛實大意,以達舒適得力為上,有人問︰“力量如何以為之活動?”上至頭頂、下至肩足,都是牽一發而全身動,手足膝胯,都是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五髒之內亦都有所配合,此之謂“活力如蛇”“游泳相似”以有人問︰“既雲養生又何以為動力?”按養生與鍛煉是一回事,養生基礎已定,就須學習鍛煉經穩定,內在舒適,虛靈守默,而應萬變。大致是神好靜而意分擾,意性本定,而欲來亂,實際都是虛象,應當是對境忘境,不墮於庸俗愚昧,居塵出塵,免沉於“得失懼憂”萬念之中,有動之動出於不動,有為之為出於無為,無為則神息,神息則萬念俱忘,耳目心意俱忘,即諸妙之圓與所謂“耳目生意”頗相近似。

(二)、論舞

動是平易近人的學術,然而情趣無窮,古人大都以禮、樂、射、御、書、數為基礎,到清初就破壞無餘,從前不論文人武士,無不精心研討,文人善拳技,武士多能文,自清以來,拳學雖被湮滅迨盡,而舞道更是久湮無聞,殊不知舞道是啟發人類天賦良能活力的一種學術,也是抒發感情,振奮精神的最高藝術,並且可以卻病養生,陶冶性情,更可使愛好者延年益壽。舞道內分四項,遊龍、驚蛇、白鶴、揮浪。初練時渾身肌肉伸展,骨節起稜,頭直、目正、神莊、聲靜、手指腕擰,有勾、摟、扭、錯、裹、撐、橫、卷之力,兩足如在泥雪中求動,雙膝提縱,力若抽絲,目光遠望,手底留痕,掌握這些基本動作之後,方可進一步學練復雜舞法。

編者按︰《意拳要點》為何鏡平先生習拳筆記,六十年代記錄整理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