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希特勒攻打蘇聯的目的是什麼?

菜單

希特勒攻打蘇聯的目的是什麼?

無數網友都有一個巨大的疑問:德國人明明已經和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了,而且英國當時也還沒有完全搞定的情況下,希特勒為什麼要去進攻蘇聯呢?

最終的結果也顯示:德國人進攻蘇聯之後成為了德國二戰的重大轉折點。他們和當年的拿破崙一樣,蘇聯也同樣成為了德國人的滑鐵盧了。

很多人都說希特勒之所以選擇進攻蘇聯是因為戰略判斷失誤造成的,其實這只是一個次要原因而已。試想一下,德國當時有著世界上最厲害的參謀系統,難道他們就沒有考慮過進攻蘇聯的代價嗎?其實希特勒選擇進攻蘇聯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

希特勒攻打蘇聯的目的是什麼?

二戰中要說哪個國家實力最強、戰鬥力最兇悍、佔領的地方最多的話,估計德國一定是首屈一指的存在的。德軍幾乎橫掃了整個歐洲戰場,大家別忘了:二戰的時候歐洲才是大國、強國雲集的狀態、蘇德戰爭才是人類歷史上最殘酷也是傷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二戰一開始的時候,德國人簡直是風捲殘雲般的橫掃整個歐洲大陸:

自從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以後,一路可謂是勢如破竹、銳不可當了。當時德國人發明出來一種新戰術——閃電戰,從此以後閃電戰就席捲整個歐洲。

1940年4月9日,德國入侵挪威和丹麥;5月,迫使英、法敦刻爾克大撤退;6月,德軍佔領法國巴黎;8月,德軍戰略轟炸倫敦,史稱倫敦大轟炸。

到了1940年底的時候歐洲大陸上只有兩個大國沒有被德國人搞定了,蘇聯和英國了。大家都知道,德國在還沒有完全搞定英國人的情況下為什麼要跑去進攻蘇聯呢?

希特勒攻打蘇聯的目的是什麼?

首先告訴大家一個事實,那就是:德國人在1941年6月開始進攻蘇聯的時候一開始可謂是:一路勢如破竹般的存在。

德國人在開戰僅僅四個多月的時間裡。也就是在戰爭開打到10月的時候,蘇軍損失高達280萬人以上。武器裝備和戰略物資損失更是不計其數:輕武器損失400多萬件、坦克和裝甲車損失15000多輛、火炮7000多門、飛機7000架以上……

說句最到底的良心話,要不是美國人後來的大量援助以及蘇聯冬天那酷寒的天氣加持的話,蘇聯人能不能守住莫斯科、能不能反擊還真的很難說。

不過最終的結果是德國人失敗了、徹底的失敗了,最後柏林都被佔領了。

那麼希特勒當時為什麼一定要跑去進攻蘇聯呢?

原因一:英國實在是打不下來了

希特勒攻打蘇聯的目的是什麼?

當年德國橫掃歐洲大陸的時候靠的絕招是:強大的坦克叢集衝鋒,也就是俗話說的——閃電戰。

可是德國人這一招碰到英國就太不好使了,德國和英國之間隔著一條海峽——英吉利海峽。德國人最強大的是陸軍以及不錯的空軍,海軍實力跟英國人比較還是有點距離的。這樣一來,德國人也就不敢貿然跑去登陸英國本土了。

丘吉爾視察倫敦被炸的街道

德國雖然開啟了對英國的狂轟亂炸模式,可是英國人在丘吉爾的帶領下那是誓死反抗、毫不動搖的存在。這樣一來德國人也就沒有什麼好辦法了,每天的空戰德國的損失也很大,關鍵是看不到完全讓英國人誠服地希望。

於是乎,希特勒就義無反顧地去進攻歐洲大陸剩下的唯一強國蘇聯了。當時希特勒認為蘇聯被攻克以後,英國也就沒啥指望瞭然後就會不戰自勝的。

可惜的是:日本這個隊友又跑去招惹了美國這個“戰爭狂人”,往後德國人也就毫無勝算可言了。

原因二:德國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實力,希特勒有點自信過頭了

希特勒攻打蘇聯的目的是什麼?

自從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以後,碰到蘇聯之前的所有的戰爭幾乎都是兵不血刃地取得了勝利。戰前實力超強的法國在希特勒的面前也就象徵性地抵抗了一下就投降了。

於是乎,在希特勒看來:蘇聯也就那麼回事,只要德國人的坦克一到預計三個月就能徹底的擺平蘇聯的。

不過這也不能全部怪希特勒,這是有兩個重要原因的:

一是,德軍確實很強大,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把整個歐洲大陸幾乎全部搞定了。希特勒產生了錯覺認為:蘇聯人也就那樣而已。

二是,希特勒在攻打蘇聯以前也是做過功課的。蘇聯在戰前發生了兩件“自廢武功”的事情。大清洗和集中化問題,一個是擺平了優秀的將領;一個是把烏克蘭人徹底的搞向了對立面。

其實看過歷史書的人應該知道,當德國人打進烏克蘭地區的時候,烏克蘭人是夾道歡迎德國人入駐的。不過後來他們發現自己錯了,簡直是前門驅狼、後門又來了虎。

其實反應希特勒自信過頭的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他以為能在蘇聯酷寒的冬天到來以前結束戰爭,連禦寒的冬衣以及坦克的防凍液都沒有準備。結果自然是悲劇了……

原因三:希特勒深深地知道,蘇聯人也不是什麼好鳥,蘇德之間遲早會有一戰

希特勒攻打蘇聯的目的是什麼?

很多人也許並不知道的是,德國在橫掃歐洲大陸的時候蘇聯人也沒有閒著。

1939年9月17日,在德國閃擊波蘭半個月後,蘇聯出兵波蘭,奪回了大量的土地。事實上是蘇德一起瓜分了波蘭;

1939年11月蘇聯發動蘇芬戰爭;1940年6月,30萬蘇軍進入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

1940年6月30日,蘇聯出兵佔領了原屬於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地區。

這一行徑直接導致後來羅馬尼亞加入軸心國。

說句心裡話,蘇德之間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其實和廢紙差不多。互不侵犯的前提是雙方實力差不多的狀態,如果一方實力很強了的話,互不侵犯立刻就會變成:互相傷害的。

這個道理德國人知道,蘇聯人也知道,他們之間發生戰爭是一件遲早的事情。於是乎,希特勒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進攻還能佔領個先機。

原因四:蘇聯廣袤領土上的豐富資源也是希特勒夢寐以求的

希特勒攻打蘇聯的目的是什麼?

戰爭說到底打的就是資源、就是後勤保障能力。無論是坦克、飛機還是什麼武器都是需要燃料的、製造起來也是需要原材料的。

德國人雖然前期的戰爭中勢如破竹般的勝利,可是說到底德國是一個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而已。他們在戰爭大量的消耗之下是需要找到一個資源倉庫的,蘇聯那就再合適不過了。

蘇聯的石油儲量巨大、各利能源那是極其豐富的。希特勒進攻蘇聯其實也沒錯,以戰養戰的道理大家都是懂得的。

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意識形態的衝突了。希特勒當時之所以能夠上臺、能夠在德國取得巨大的支援,除了經濟發展以外就是靠操控民族情緒和意識形態來取得民眾的狂熱支援的。

不過不管希特勒的理由是什麼都已經不再重要了,最終他還是以失敗與自殺來結束了自己充滿罪惡和毀滅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