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招誰惹誰了,為什麼古人總想“斬樓蘭”?

菜單

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招誰惹誰了,為什麼古人總想“斬樓蘭”?

樓蘭這個國家,在世人的口中,一直是一個蒙著神秘面紗的國度;在歷朝歷代的詩人口中,則是一次又一次被當做假想敵存在。

你且看,“願將腰下劍,本為斬樓蘭”、“馬蹄經月窟,劍術指樓蘭”,“安邊在大體,何必斬樓蘭”,還有我們耳熟能詳的,“不破樓蘭終不還”。

那麼,樓蘭這個國家究竟對我們做了什麼,引得古人如此憤恨呢?實際上,歷代對我國邊疆造成威脅和困擾的,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匈奴,遠非小小的樓蘭。為何詩人卻對樓蘭懷有如此強烈的敵意?說起來,這裡面主要有兩個原因。

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招誰惹誰了,為什麼古人總想“斬樓蘭”?

自秦朝起,匈奴就一直是歷代君王的心頭刺。歷史上, 不乏有蒙恬等名將,一度將匈奴趕到河套及河西走廊地區自生自滅。然而,像蒙恬將軍這樣的猛將並不常有,在沒有壓制的情況下,匈奴又逐漸開始膨脹,到了西漢時期,他們再度對著中原揚起了鐵蹄。

西漢初年,正是百廢待興,休養生息的關鍵時刻。不得已,這時候的君王只能選擇和匈奴和親。這種說出來掉面子的事兒,到了漢武帝這裡,才有所改善。漢武帝是個很聰明的皇帝,他知道,想對匈奴動手,除了自己兵強馬壯之外,還要學會借力打力。

他將目光瞄準了大月氏,預備兩國聯手。在此之前,他要先打通去往西域的道路,而樓蘭正好攔在中間。樓蘭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史記》中,它北臨匈奴,西接西域,地理位置十分關鍵。如果匈奴徹底控制了樓蘭,相當於在漢朝出使西域的路上設定了一個屏障,任誰都會不舒服。

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招誰惹誰了,為什麼古人總想“斬樓蘭”?

基於以上原因,漢武帝和匈奴都想籠絡樓蘭。夾在兩個國家的之間的樓蘭,料定誰都不敢輕易動自己,於是快樂地當起了牆頭草。漢武帝開絲綢之路初,樓蘭藉著自己的位置優勢,積極打劫漢朝的商隊、使者。這邊攔下,那邊就快馬加鞭地報告給匈奴。

背靠匈奴這顆大樹,樓蘭快活了好多年。如果他遇上的不是漢武帝,也許結局就要改寫了,偏偏他碰上的是劉徹,於是劇情就走向了另一個方向。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命令從票侯趙破奴和王恢,率領數萬士兵攻打樓蘭,俘獲了樓蘭王。上躥下跳的樓蘭終於消停下來,向漢朝俯首稱臣。

匈奴也不是吃素的,眼見自己的小狗腿奔向了漢朝,立即出兵攻打樓蘭。小小的樓蘭哪裡遭得住兩個大國的夾擊,於是又向匈奴稱臣,為表誠意,還派出了自己的王子為人質。這件事之後,西域諸國都震懾於漢朝的國威,而樓蘭向兩國都稱臣,搖擺不定的態度,徹底惹怒了漢朝。

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招誰惹誰了,為什麼古人總想“斬樓蘭”?

古語有云,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漢昭帝不想再看著這個跳樑小醜繼續作亂,於是派遣傅介子拿著詔書,去譴責樓蘭、龜茲這兩個搖擺不定的國家。傅介子是一個非常有自己想法的人,他回來向漢昭帝陳述,這兩個國家都不是什麼好鳥,剛好龜茲國防備鬆懈,不如我去刺殺一把,來個殺雞儆猴。漢帝同意了。

真正動手時,霍光靈光一閃,感覺千里迢迢跑去龜茲刺殺不划算,乾脆就拿樓蘭開刀吧,傅介子想,這個主意好像也沒毛病,於是設下鴻門宴,拿下了樓蘭王的人頭,大搖大擺地回到了長安。傅介子經此一事,一戰成名,封侯拜相自不在話下。

此後,樓蘭更名為鄯善。為防他們繼續作惡,漢帝責令其遷都扞泥城。公元448年,在北魏的鐵騎下,鄯善國滅亡。樓蘭這個國家,存在的時間不長,要說大奸大惡也沒有。更談不上對中原造成多大的影響力和破壞力。但是為何遭到了無數文人騷客的嘲諷呢?

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招誰惹誰了,為什麼古人總想“斬樓蘭”?

把這些詩拿出來看看,你就會發現,懟樓蘭最起勁的是唐朝。

盛唐時期,唐朝的疆域版圖不斷擴大,無數文人也活動到了邊境地區,由此產生了眾多風格迥異的邊塞詩。而樓蘭就在玉門關外不遠的地方,於是“打樓蘭”就成了一種情懷,成了人們抒發內心報國情懷的一種典故。

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招誰惹誰了,為什麼古人總想“斬樓蘭”?

此時的樓蘭,還是代指傅介子刺殺樓蘭王。因為李白應用這個典故時,說成是“斬樓蘭”。加上李白本身的影響力,後世再提樓蘭,多為“斬樓蘭”了。再後來,就逐漸引喻失義,“斬樓蘭”自身就成了一個典故,被詩人不斷地引用,用以抒發自己的壯志情懷,報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