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阿音札魯特戰役:蒙古鐵騎的折戟之地

菜單

阿音札魯特戰役:蒙古鐵騎的折戟之地

1253年,蒙古開始第三次西征,其兵鋒直指中東,以摧枯拉朽之勢征服了諸多伊斯蘭政權,大有一舉征服整個伊斯蘭世界之勢。

阿音札魯特戰役(也稱艾因·賈魯戰役)成為蒙古大軍的“滑鐵盧”,第三次西征戛然而止。而讓蒙古鐵蹄止步於此的,便是馬穆魯克王朝。

那麼,馬穆魯克王朝為什麼會有如此魄力,能夠抵擋戰無不勝的蒙古軍呢?

第一,馬穆魯克政權是伊斯蘭世界碩果僅存的一支武裝力量。

此時的伊斯蘭文明正處於發展的低谷期,後世雄踞一方的奧斯曼帝國與薩法維王朝尚未興起,先前強極一時的阿拉伯帝國與塞爾柱帝國皆已衰落,此時有能力阻擋蒙古鐵騎繼續前進的,便唯有新興的馬穆魯克王朝。他們是伊斯蘭文明的最後一道防線。

阿音札魯特戰役:蒙古鐵騎的折戟之地

縱橫歐亞的蒙古騎兵

馬穆魯克一詞的原意是“奴隸”,伊斯蘭教世界的君主們很早便發現,出身貴族的侍衛軍很容易受到本家族勢力的影響,反過來對君主構成威脅,因此在身邊蓄養一批異族的奴隸侍衛,負責自身的安全。

這些奴隸在異國他鄉,沒有根基,一旦失去主人的庇護,便很難在異國他鄉生存,因此只能為了主人而奮戰。

類似的制度在很多穆斯林國家都存在,馬穆魯克騎兵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作為埃及的阿尤布王朝為了應對十字軍而組建的勁旅,馬穆魯克的成員都是從中亞、東歐、高加索的部落中購買的奴隸幼童,也有少數人出身巴爾幹和希臘乃至西歐的戰俘。他們在自幼就要接受嚴苛的訓練,學習騎馬、射箭與武術。

他們需要同時精通弓箭、長矛、馬刀、錘子等武器,保證自己既可以在馬背上以回馬箭戰術騷擾敵軍;也可以手持長槍,衝鋒陷陣。若有必要,他們還可以下馬作為步兵,可謂是全能型戰士。

阿音札魯特戰役:蒙古鐵騎的折戟之地

步行作戰的馬穆魯克

當然,這樣嚴格訓練的軍隊開銷也十分昂貴,每一名奴隸戰士都是在少年時便被主人買下,嚴格訓練近十年。需要的人力物力時間遠遠超過招募一名自由人戰士。因此,真正經過嚴格訓練的馬穆魯克戰士數量也十分有限。

馬穆魯克騎兵的裝備也非常精良,他們中最精銳的騎兵可以穿著重型的鱗甲,其他的騎兵穿著織物覆蓋的鎖甲型無袖金屬上衣。部分需要衝鋒陷陣的槍騎兵們,還會為戰馬穿上馬鎧。武器方面,則以弓箭、刀劍、長矛和錘子為主。

阿音札魯特戰役:蒙古鐵騎的折戟之地

三種不同等級盔甲的馬穆魯克騎兵

阿尤布王朝憑藉這支精銳的部隊,成功擊敗了聲勢浩大的第七次十字軍東征。但令阿尤布王朝沒有想到的是,隨著馬穆魯克建立的功勳日增,他們不再是獨處異鄉的“浮萍”,而是掌控核心國防力量的權力集團。

1250年,馬穆魯克趁著阿尤布王朝陷入宮廷內鬥,篡奪了政權。而在蒙古大軍席捲伊斯蘭世界時,馬穆魯克也成為唯一有可能力挽狂瀾的勢力。

那麼,戰爭經過了哪些階段呢?

第一階段:兩軍狹路相逢,蒙古大汗驟然離世。

1260年7月,馬穆魯克先頭部隊在大將拜巴爾的統率下離開埃及前往巴勒斯坦,根據《多桑蒙古史》,馬穆魯克本部約有1萬2千人,加上週邊的附庸遊牧部落,組成一支約2萬人左右的聯軍。值得一提的是,19世紀的英國史學家霍渥斯在編寫《蒙古史》一書時,將馬穆魯克軍1。2萬人誤寫成12萬人,導致後世一些文章中馬穆魯克的兵力被憑空誇大10倍。

蒙古軍方面,由於蒙古大汗蒙哥逝世,導致統帥第三次西征的旭烈兀率領蒙古軍主力回到波斯,以支援忽必烈同阿里不哥爭奪蒙古大汗之位。只留下約2萬蒙古軍隊,在名將怯的不花的帶領下,繼續進軍敘利亞。

這使得蒙古軍人數與馬穆魯克不相上下,不具備兵力優勢。雖然蒙古人縱橫歐陸的征途中,屢屢以少勝多,但他們從未遇到過馬穆魯克這樣自幼便經歷嚴酷訓練的精銳部隊。

第二價段:馬穆魯克誘敵深入,蒙古驕兵盲目追擊。

9月3日清晨,兩支當時世界上最強的騎兵部隊展開了交鋒。馬穆魯克的輕裝弓騎兵在拜巴爾的指揮下,採取遊牧民族慣用的詐敗誘敵戰術,試圖吸引蒙古軍追擊。

這種誘敵深入的戰術本來是蒙古軍隊所擅長的,但可能是由於此前連續獲勝的緣故,導致蒙古軍主帥怯的不花盲目自信,輕率地命令蒙古軍展開追擊。結果很快蒙古軍便陷入了馬穆魯克軍隊的伏擊圈中,遭到了三面合圍。

雙方在遠端中弓箭對射中,難分勝負,馬穆魯克的戰士都是在童年時便開始訓練的奴隸戰士,長年累月的訓練使得他們的箭術毫不遜色於蒙古軍隊。

阿音札魯特戰役:蒙古鐵騎的折戟之地

圖左為馬穆魯克,圖右為蒙古騎兵

在一段時間的射擊後,蒙古人與馬穆魯克廝殺在了一起。起初蒙古軍隊集中兵力進攻馬穆魯克軍隊較為薄弱的左翼,馬穆魯克戰士忌憚蒙古軍隊橫掃歐亞的威名,一時間竟有些抵擋不住。

第三階段:馬穆魯克蘇丹率軍衝鋒,蒙古敗局已定。

千鈞一髮之際,馬穆魯克蘇丹忽都思單槍匹馬殺入蒙古軍隊陣中,親手殺死多名蒙古騎兵,蘇丹的英勇激烈了其他計程車兵,他們意識到蒙古人也並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樣可怕。隨即士氣大振,展開反攻。馬穆魯克戰士常年累月訓練出來的優秀武藝是蒙古軍隊難以匹敵的,蒙古人很快就在激烈的白刃戰中處於下風。雖然蒙古軍主將怯的不花多次英勇地率兵反擊,但都被馬穆魯克所挫敗。雙方白刃戰實力上的差距,並不是僅靠英勇就能逆轉的。

最終蒙古軍還是在白刃戰中敗下陣來,包括主將怯的不花在內,大部分蒙古軍被馬穆魯克殲滅。蒙古第三次西征就此止步,埃及得以免受蒙古鐵騎的蹂躪。

在此之後伊爾汗國的蒙古人多次進攻馬穆魯克王朝,雙方又進行了5次大規模的野戰,蒙古人僅在一次戰鬥中,憑藉絕對的兵力優勢,換來了一次傷亡極高的慘勝。馬穆魯克用行動證明了阿音札魯特的勝利絕不僅僅是運氣與蒙古人輕敵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