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德國、芬蘭與蘇聯三方對在北極圈內摩爾曼斯克的角逐

菜單

德國、芬蘭與蘇聯三方對在北極圈內摩爾曼斯克的角逐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當天,尚未對蘇宣戰的芬蘭已經開始行動,派出5200名士兵攜帶69門大炮,由兩艘淺水重炮艦掩護,趁夜在阿蘭群島登陸——根據1940年10月蘇芬簽署的協議,阿蘭群島屬於“非軍事化地區”——途中他們遭到了蘇聯飛機的掃射。可是實力強大的蘇聯海軍卻沒有進行干預。當天,希特勒的講話也提到德軍正和芬蘭“聯合起來”。

德國、芬蘭與蘇聯三方對在北極圈內摩爾曼斯克的角逐

但空戰已經開始了。6月22日,德國第5航空隊出動第30轟炸航空聯隊的JU-88轟炸蘇軍目標。德國空軍不僅利用芬蘭的基地展開行動,4架芬蘭的B-239戰鬥機甚至還進入蘇聯空域掩護德國飛機(為了保密,這些行動沒有記入芬軍的作戰日記)。6月24日,蘇德空軍在極北空域第一次交戰,各損失1架飛機。幾天後的6月26日,芬蘭像匈牙利一樣以蘇聯飛機空襲其城市為藉口,向蘇聯宣戰。

德國、芬蘭與蘇聯三方對在北極圈內摩爾曼斯克的角逐

當然,蘇聯對芬蘭的空襲也並不是虛構的。按蘇聯史料的記載,在1941年6月25—30日,蘇聯航空部隊對駐紮在挪威,芬蘭的德國第5航空隊以及芬蘭空軍發動了連續6天的空襲,並擊毀德國飛機130架。但按德國的資料,在6月25日,第5航空隊並沒有損失任何飛機,芬蘭空軍也只有2架飛機受傷(蘇聯宣佈當天摧毀了41架德國飛機),而蘇聯空軍卻損失了23架轟炸機。

德國、芬蘭與蘇聯三方對在北極圈內摩爾曼斯克的角逐

對德國人來說,進攻北極地區的最大意義,在於奪佔蘇聯在巴倫支海上的重要港口摩爾曼斯克,或至少切斷其陸地聯絡使其喪失作用。作為重要軍港和北極圈內最大的港口城市的摩爾曼斯克,雖然地處寒冷地帶,但由於墨西哥暖流的影響,即使在每年最冷的月份,水溫也不低於3攝氏度,是一個難得的不凍良港。透過該港口,向西可以到達大西洋,向東可以進入太平洋,如果由此進入白海,則可以透過運河抵達列寧格勒。該港口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它是蘇聯與西方與之間一個重要的海上交通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沙俄興建這座港口的目的,就是接收西方對俄國的援助物資。而一旦該港口落入德國人手中,西方輸入蘇聯的物資無疑將會大幅度減少,這將為德國帶來不小的戰略優勢。

德國、芬蘭與蘇聯三方對在北極圈內摩爾曼斯克的角逐

除了摩爾曼斯克,德國人的另一個企圖就是拿到芬蘭的佩特薩莫鎳礦。德國本土非常缺乏鎳,而這種戰略物資對於製造優質合金鋼又是不可或缺的。1940年10月1日,德國和芬蘭達成一項協議,以向芬蘭提供武器為條件,取得了“一切特許優先權”[。條約的實質就是把佩特薩莫鎳礦獻給德國。此時,蘇聯人也非常想得到這個礦。為此,德國也要防備蘇聯對鎳礦出手攻擊。而北極地區是蘇軍發動進攻的最佳位置。對德國來說,不消除這個隱患,他們是睡不安穩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