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站在切爾諾貝利的土地上遙望比基尼島,核試驗,人們失去的是未來

菜單

站在切爾諾貝利的土地上遙望比基尼島,核試驗,人們失去的是未來

2015年,S。A。阿列克謝耶維奇的《切爾諾貝利的悲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當時這本書的譯名還叫做《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

站在切爾諾貝利的土地上遙望比基尼島,核試驗,人們失去的是未來

紀實文學總是充滿的宏大的壓抑,《切爾諾貝利的悲鳴》也不例外,在阿列克謝耶維奇的筆下尤其如此,蒼涼與孤寂,還有貫穿全文的絕望。

在這本書出版的四年後,英美合拍的《切爾諾貝利》誕生了,IMDb評分與豆瓣評分均在9。6,爛番茄指數96%。

切爾諾貝利有什麼?只有死亡。

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今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的四號反應堆發生爆炸,爆炸引發了大火,大量的高能輻射物質被拋向高空,再由空中散落,這片由輻射物質所劃定的區域,後來成為了死亡禁區。

站在切爾諾貝利的土地上遙望比基尼島,核試驗,人們失去的是未來

放射性的物質肆意遊蕩,草木枯萎了,人也感染上各種疾病。不同的人,經歷著不同的絕望。

一位姑娘說,她是為愛而生的,當其他女孩想著讀書工作時,她只想熱烈地去愛一個人。後來,她在通訊站遇見了那個讓她燃起全部的愛慾之火的男人,他成為了她的丈夫。後來,他去了切爾諾貝利,等他再回來時,死亡已如跗骨之蛆一般纏上了他。他生病了,住院了,苟延殘喘著,她乞求,她哭泣,她學會堅強,她為他注射,最後他解脫了,只留下她,以及切爾諾貝利的詛咒。

人類會透過各種方式對過去的事情進行反思,寫書如此,拍電視劇亦是如此。

可是,值得反思的,不僅僅只有切爾諾貝利而已,對於普羅大眾來講,切爾諾貝利或許會有所耳聞,而馬紹爾群島上的比基尼環礁曾經歷過的災難,又有幾人知曉。

馬紹爾群島,坐落於太平洋中部,碧海藍天,是這個群島的代名詞。棕櫚、椰林、海邊輾轉翻飛的海鳥、一波又一波撲向白沙的海浪,還有遠處逐漸深邃的藍,所謂熱帶天堂,也不過如此了。只可惜再美的風景,在美國眼裡,不過是一個遠離本土,適宜進行核試驗的理想之地罷了。

站在切爾諾貝利的土地上遙望比基尼島,核試驗,人們失去的是未來

1946至1958年間,美國在馬紹爾群島上進行了67次核試驗,規模最大的那次核試驗,是在馬紹爾群島北端的比基尼環礁上進行的。

1954年3月1日,比基尼環礁上的那顆氫彈爆炸了,其威力,是廣島原子彈的1000多倍。

氫彈爆炸了,實驗結果超乎想象,可是比基尼島也毀了,從此,太平洋上多了一塊近2萬平方公里的永久和汙染區,還是致命的。

此次試驗的犧牲品,不僅僅是馬紹爾群島上的土著居民,還有當時在海上作業的各國漁船,試驗當年就有12位漁民死於肝硬化和癌症。

1958年,迫於國內外的壓力,美國停止了核試驗,他們鏟去了島上表層的土壤,種上椰子樹和麵包果樹,並宣稱島上的輻射量與紐約大街上相同。可是當背井離鄉20餘年的馬紹爾群島的居民回來後,卻因輻射染上癌症,島上的土壤仍然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質,就連樹木結的果實也被輻射汙染了。

70年代,美國將核廢料以及受汙染的土壤填入魯尼特島上的一個坑中,並蓋了一個厚度約為46釐米的混泥土圓頂。然而近日有訊息稱,由於長時間的曝曬以及海水侵蝕,魯尼特島上埋藏核廢料的圓頂出現裂痕,核廢料有洩漏的風險。

為了保護本國,他們選擇了遠在大洋中心鮮為人知的小島,為了一己之私,他們罔顧島上居民性命,美國獲得了力量,成了舉世聞名的超級大國,而馬紹爾群島,只有再也回不去的家園。

人們對痛苦的記憶總是短暫的,準確的說,是施加痛苦的人,記憶總是短暫的。或許是刻意忘記,又或許是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犧牲。

站在切爾諾貝利的土地上遙望比基尼島,核試驗,人們失去的是未來

就像他們當初殖民非洲,侵略南美,在北美土地上肆意屠殺印第安人一樣,他們為自己戴上了月桂的花冠,來充當別人的上帝,然而上帝有仁慈與愛,而他們,有的是槍炮、細菌與核彈。

他們高高在上,無比驕傲,陶醉在自己的成就之中,並且還大聲疾呼,這是為了文明。

來自文明世界的教化者,在太平洋的某座小島上,燃起了文明的火種,只可惜,對當地居民而言,這更像是地獄三頭犬的焰息,更像是死亡與奴役的號召。

2019年,距離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已有30年有餘,距比基尼島上的核試驗,也過去了65年,站在切爾諾貝利的土地上遙望比基尼環礁,人們失去的,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