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失去的勝利:希特勒的大戰略失誤在哪?

菜單

失去的勝利:希特勒的大戰略失誤在哪?

讀二戰史,希特勒是個避不開的人物。用我國著名戰略學者鈕先鐘的話說,希特勒是個怪傑。

失去的勝利:希特勒的大戰略失誤在哪?

這位怪傑的想法有時候非常高明,譬如進軍萊茵蘭時的力排眾議,譬如蘇臺德危機中的過人手腕;譬如對曼斯坦因元帥的慧眼識珠,希特勒絕非有些人認為的那樣,是個幸運的庸才。

然而,他的想法有時候又非常不合理,缺乏最基本的現實考量與必要的靈活性,譬如他在法國戰役之後的戰略抉擇。

複述歷史是最無聊的事,今天,各位讀者老爺不妨與龍馬君一起來次思想實驗,評析希特勒在法國戰役之後的戰略失誤,併為他尋找一條更切實可行的取勝之路。

為避免不必要的爭議,本文將只涉及戰略問題,也請各位讀者老爺將討論範圍限定在戰略範圍之內。

很多讀者老爺誤認為希特勒的目標是征服世界,這當然是錯誤的,希特勒是狂人,但不是瘋子,他的目標是有限的,當然,即使有限也相當具有挑戰性:建立一個覆蓋德奧與俄國之間整個區域的大德意志國家,進而獲得歐洲的霸權。

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面對兩個主要敵人。

一是法國,在凡爾賽羞辱德國之後,這個國家對德國的強大懷有深深的恐懼,因此,它一直致力於構建一個囚禁德國的牢籠,德國周邊的幾乎所有國家都成了它的盟國,不打破這個牢籠,德意志就無法呼吸。

二是俄國,這個擁有2240萬平方公里領土以及2億人口的龐然大物,僅僅存在就是對德國的威脅,更別說它在各方面都與德國有著巨大的鴻溝。

失去的勝利:希特勒的大戰略失誤在哪?

希特勒的戰略也就圍繞這兩大敵人展開:

最遲在1925年,他就形成了一個基本戰略構想:

佔領並征服俄國作為德國的生存空間,為達成這一目標,必須先打敗法國。

這一戰略本身並無問題,對地緣政治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德國地處中歐,位於法國和俄國兩大強鄰之間,兩線作戰必須竭力避免。而在兩國之中,俄國巨大的戰略縱深和惡劣的氣候是一切軍事行動的噩夢,因此,戰略縱深較淺的法國更適合作為首先解決的目標。

但是,僅有這一總體戰略是明顯不夠的,在戰勝法國之後,需要考慮一些具體的戰略抉擇。

在法國戰役的準備階段,德軍並沒有制定攻擊英國的計劃。在希特勒的戰略中,英國是被設定成一個盟友,或者說,至少是一個善意的中立者。

希特勒有此種想法,原因不難解釋:

從政治上,德國的利益與英國的利益並不重合,既然德國善意地容許英國擁抱海洋,那英國也應承認德國控制歐陸的事實,締結和約似乎並不是難事。

從軍事上,鑑於英國強大的海軍優勢,英倫登陸作戰勢必風險極高,前期累積的巨大聲譽已使得希特勒沽名釣譽,不敢做如此冒險。

失去的勝利:希特勒的大戰略失誤在哪?

最後一點是希特勒的個人原因,像那個時代的很多德國人一樣,希特勒對英國抱有天生的好感與敬畏。

後來的發展我們都知道,不論希特勒如何威嚇示好,英國就是不願議和,希特勒被拖進了一場不情願的、無法終結的對英戰爭。數年之後,英國更成為了一座巨大的軍事基地,成為了盟軍反攻歐陸的前沿堡壘。

事後來看,毫無疑問,希特勒是應該在法國戰役之後立即遂行渡海登陸作戰的。

當時英國的陸軍已經崩潰,面向法國的海岸幾乎沒有任何有組織的部署,除了海軍,英國可以說是處於不設防的狀態。如果德國的空軍優勢能在海峽區域部分抵消英國的海軍優勢,德軍是有相當機率取得成功的。

在1940年到1941年的整整一年間,希特勒始終猶豫不決,準備工作所耗費的時間導致機遇逐漸喪失。如果希特勒一開始即有通盤的計劃和冒險的決心,而不是過於理想化的考慮英國的態度,相信歷史是會有大的不同的。

打敗法國之後,並不是法國問題的結束,而是法國問題的開始。

希特勒顯然並不理解克倫威爾的名言:一個人並不真正佔有他僅僅透過武力佔有的東西。他認為既然打敗了法國,那法國就是砧板上的魚肉,可以肆意宰割。

事實上他也是這麼做的。

他先是把一戰中德法簽訂停戰協定的福煦車廂從博物館中拉了出來重新利用,狠狠羞辱了法國。

緊接著又把法國60%的本土劃為佔領區,使得絕大多數的法國人成為了亡國奴。

失去的勝利:希特勒的大戰略失誤在哪?

如此,希特勒便把法國徹底推到了他的對立面,甚至把整個歐洲都推到了他的對立面。

其實,參考美國戰後對日本和德國的做法,希特勒當時完全有另外一種選擇,即在歐洲建立羅馬式的同盟體系。

在共和國時代,羅馬征服某個拉丁城邦後,並不是把它併入羅馬,而是與它締結寬容的和約,建立親羅馬的政府,建造連線羅馬的大道。

羅馬對征服的城邦不徵稅、不欺壓、不干涉,並且成為它的保護人,作為交換,這個城邦必須在外交上服從羅馬,並在戰時向羅馬提供軍隊。

羅馬之所以採取這種同盟體系,在於羅馬共和國的力量並不足以直接控制它所征服的土地,他需要大量的合作者。這種同盟體系的優勢也顯而易見:成本非常低。

德國其實就相當於歐洲的羅馬,雖然軍事上無可匹敵,但是並不足以直接控制所有佔領區域,即使直接控制,也將大大消耗德國的力量。

失去的勝利:希特勒的大戰略失誤在哪?

我們來看一組徵俄戰爭發動時德國的部隊分佈:

1941年6月,德軍共有205個師的兵力,其中,西歐38個師,挪威12個師,丹麥1個師,巴爾幹7個師,北非2個師。在徵俄戰爭中所能動用的兵力也就只剩下了145個師。

大量的兵力被用在佔領區的控制上,是徵俄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1940年,光輝萬丈的希特勒完全可以以一個和平締造者的姿態與法國締結一份寬容的和約,然後與法國一起召集歐洲和平會議,建立一個防衛和經濟一體化的歐洲聯盟,從而同時實現德國的霸權與歐洲的和平。當然,這一霸權是受到限制的,德國必須將法國作為合作者並與之分享霸權,並儘量保障其他小國的利益。

以當時希特勒的地位,做到這點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如此,歐盟可能就要早50多年成立,而且是一個沒有經過二戰摧殘的將美國影響完全排除在外的德國主導的強大的歐盟。

這是查理曼時代以來所有德國政治家的夢想。

徵俄戰爭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巨大錯誤。錯誤的不是徵俄戰爭本身,而是時機。

在打敗法國之後,德國已經基本排除了兩線作戰的危險,從此,時間站在了德國一邊,希特勒其實並沒有立即消除俄國威脅的緊迫需要。

對被佔領地區的控制仍佔用德軍大量兵力,重整歐洲的秩序需要時間,俄國仍然扮演著忠實可靠的善意中立者的角色,直到巴巴羅薩行動發起之時,它還在向德國提供著糧食和原材料。

俄國的實力也明顯被低估了,就算沒有被低估,即使德軍能順利按照計劃拿下莫斯科,鑑於這個國家巨大的人口和空間潛力,也未必能夠在短時間內結束戰爭。如果不能結束戰爭,那希特勒就要在東西方同時維持兩條漫長的戰線,加上對征服地區的佔領,這實在是個過於沉重的負擔。

關鍵是,這毫無必要,完全可以等待一個遠較合適的時機,如果必要的話,甚至可以等待下一代人來完成,那時徵俄的可能就是經過整合的歐洲聯軍。

失去的勝利:希特勒的大戰略失誤在哪?

然而,希特勒並沒有。在決定取消對英國的登陸戰之後,他緊接著就開始籌劃徵俄戰爭。

希特勒似乎明顯缺乏構築一個千年帝國應有的耐心,但這麼看問題的話,又似乎太低估希特勒了。

這或許要從希特勒獨特的使命感上找原因。

在與好友波曼的聊天中,他說:

“糟糕的是,我必須在一個人的短暫一生中完成一切,其他人擁有無限的時間,而我卻只有可憐的幾年時間。其他人知道他們有接班人。”

1939年11月23日,在敦促國防軍加快制定進攻西線的計劃時,他又說道:

“作為最後一個因素,我必須提及我本人不可替代。即沒有一位軍人也沒有一個文職官員能夠替代我。刺殺行動可能再次發生,帝國的命運完全取決於我,我將就此行動。”

在與波曼的另一次聊天中,他又說道:

“我是歐洲的最後機會。”

希特勒並非不知道1941年對於徵俄來說不是個合適的時機,他只是偏執的將德國的命運完全附屬於他自身的命運,而他明顯又對個人的命運抱有一種悲觀的態度,如他所說,刺殺行動可能再次發生,因此,他必須儘快實施他的所有戰略。

在他的觀念中,如果他不在了,德國再無機會。歐洲也再無機會。

這當然是極端錯誤的。

希特勒是個非常獨特的人物,不管怎樣,他的戰略抉擇徹底改變了世界歷史的走向。

他的戰略目標是建立德國在歐洲的霸權,而這樣的歐洲勢必繼續維持世界的統治地位。而他的戰略抉擇卻造成了完全相反的結果。

德國分裂了,甚至一度喪失國家主權;歐洲的殖民帝國徹底瓦解了,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淪為兩個超級大國的附庸。

希特勒就好像一個拳手,他向著目標打出了拼盡全力的一擊,卻打偏了,造就了一個完全讓他無法接受的歐洲。

失去的勝利:希特勒的大戰略失誤在哪?

但是,我們也要承認,在1940年,他是多麼接近那個目標,或許是自查理曼以來最接近那個目標的歐洲政治家。

也許,正如他所說,他是歐洲的最後機會。

然而,也是他親手摧毀了那個機會。

歡迎關注,與龍馬君一起,相信思想的力量。

參考資料:《二戰回顧與省思》《解讀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古德里安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