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豬肉到清朝時期才開始普及,在此之前人們都吃什麼肉呢!

菜單

豬肉到清朝時期才開始普及,在此之前人們都吃什麼肉呢!

我們現代人基本上都是肉食動物,俗語中說的“雞鴨魚肉”其中的肉主要就指豬肉,但是你知道嗎?在清代以前,人們可是很少吃豬肉的,那麼古人都吃什麼肉食?

(一)古代六畜

我們知道,古代有所謂的馴養“六畜”之說,這就是“馬牛羊豬狗雞”這六種動物,雖然大家都是為古人提供優質肉食資源的動物,但不同的肉食在食物系統中有著不同的地位,這種地位甚至影響到今天的肉類價格。

比如,在《國語·楚語下》載觀射父語:“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

豬肉到清朝時期才開始普及,在此之前人們都吃什麼肉呢!

看到了吧,在講求禮樂文化封建分封制王朝,是按照每個人的身份等級來進行肉食資源分配的,一般有這麼幾個等級:

周天子可以吃祭祀天地的食物,包括牛肉、羊肉和豬肉;諸侯可以吃牛肉,卿可以吃羊肉;大夫可以吃豬肉,士則吃魚肉,庶民只能吃菜。

從這個肉食享用情況來看,牛肉>羊肉>豬肉>魚肉,其中不難發現,豬肉的地位是比不上牛羊肉的。這與當時的經濟結構和生產力水平以及社會的持續動盪有關,各類肉食經濟動物的總量遠遠滿足不了全社會的需求,牛羊肉以其稀缺和美味,成為頂尖貴族的專屬享受,豬肉憑藉肉食屬性,也佔據了底層貴族的餐桌。

豬肉到清朝時期才開始普及,在此之前人們都吃什麼肉呢!

至於平頭老百姓還想吃肉?好好吃你的菜吧!正因為肉食者代表著貴族,素食者也有了一個名稱,叫做“藿食者”,就是以豆葉為食,泛指吃粗糧。

漢 劉向 《說苑·善說》:“肉食者已慮之矣,藿食者尚何與焉?”

而這兩者之間也是針鋒相對的,誰也瞧不上誰,比如著名的故事《曹劌論戰》中,曹劌就認為“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覺得貴族們肉吃多了會堵住腦門,所以想問題想的不夠長遠和周全,遠遠不如自己這個素食主義者腦袋轉得快。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

(二)清朝豬肉

而豬肉地位的驟然抬升,則是到了清朝的時候,隨著養殖技術的飛速發展,豬肉終於實現逆轉,成為了漢族的主要肉食。

比如我們在美食家袁枚《隨園食單》中可以看到,已經將豬單獨列為《特牲單》敘述:

“豬用最多,可稱‘廣大教主’。宜古人有特豚饋食之禮。”

在他的介紹中,與豬肉相關的有43道菜,其中有紅煨肉三法、白煨肉、油灼肉等。而牛羊肉則歸為《雜牲單》中,“牛、羊、鹿三牲,非南人家常時有之之物。然製法不可不知。作《雜牲單》。”

豬肉到清朝時期才開始普及,在此之前人們都吃什麼肉呢!

而在今天,豬肉的做法更是層出不窮,很多經典的菜品也成為人們日常餐桌上的常客,比如紅燒肉是一道著名的大眾菜餚,屬於熱菜。其以五花肉為製作主料,最好選用肥瘦相間的三層肉(五花肉)來做,做法多達二三十種;水煮肉片,是一道地方新創名菜,起源於自貢,發揚於西南,屬於川菜中著名的家常菜;豬肉燉粉條是東北四大燉”東北菜的代表之一,富有特色的東北地區風味菜餚,深受南北方人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