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成語故事 - 《歸馬放牛》

菜單

成語故事 - 《歸馬放牛》

歸馬放牛

【拼音】guī mǎ fàng niú

【解釋】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出處】《尚書·武成》:厥四月,哉生明,王來自商,至於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釋義】四月間,月亮開始放出光輝,武王從商國歸來,到了豐邑。於是停止武備,施行文教,把戰馬放歸華山的南面,把牛放回桃林的曠野, 向天下表示不用它們。

【近義詞】散馬休牛 放牛歸馬 馬入華山

【反義詞】無

【造句】周武王在太公望輔助下滅商,於是偃武修文,放馬於華山之南,放牛於桃林之野,向天下表示不再使用。

成語故事 - 《歸馬放牛》

商朝末年,商紂王帝辛是歷史上著名的暴君。帝辛在位期間,在內營建朝歌、加重賦斂、嚴格周祭制度、改變用人政策、推行嚴刑峻法,對外屢次發兵攻打東夷諸部落。

其種種舉措既在統治集團內部引發矛盾,也動搖了商王朝的統治基礎。

各諸侯國十分不滿商紂王的殘暴統治,終於在公元前1047年,周武王起兵伐紂,各諸侯國紛紛響應。

周武王率領著大軍向商朝的都城朝歌進發, 沿途不斷有人加入進來, 甚至商紂王軍隊計程車兵也帶了武器加入到討紂的隊伍中。大軍開到朝歌南郊的牧野時, 舉行了莊嚴的誓師典禮。

幾萬人的怒吼聲響徹天宇, 商紂王在朝歌城裡聽了心驚膽戰, 忙調兵遣將去迎敵。

可是, 商朝的將士們眼見商紂王的末日已到, 誰也不願為他賣命; 而周武王的軍隊個個奮勇爭先, 有的還載歌載舞, 歡笑上陣。經牧野之戰, 商紂王的軍隊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商紂王見大勢已去, 知道義兵抓住了他定不會饒他, 就穿上寶玉做的衣服, 登上鹿臺, 自焚而死。

周武王滅了商朝, 凱旋而歸, 以鎬( 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南)為京都, 建立了周朝。

因為戰爭結束了, 不再需要打仗, 周武王就宣佈歸馬放牛, 讓它們拉犁耕地。周武王又將府庫的糧谷分給貧困人家, 救濟他們; 把囚犯也放出來, 讓他們自由; 又在百姓中提倡道德、忠義、孝廉; 對有功勞和有才能的人, 分別封官加爵。從此天下安定下來, 百姓也安居樂業了。

武王伐紂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它是商衰周興的轉折點。

經過牧野之戰,一戰而勝,結束了商王朝的統治,對推動中國歷史進步起到積極作用,它標誌著歷史的進步和發展。

伐紂成功之後,西周開始實行分封制,中國從此建立了長達800年的周朝,周朝的經濟、文化、生產力水平比商代更高,並培育了中華民族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