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三國故事】魏兵甚眾,勢不可當,不如堅守為上是什麼意思呢?

菜單

【三國故事】魏兵甚眾,勢不可當,不如堅守為上是什麼意思呢?

【三國故事】魏兵甚眾,勢不可當,不如堅守為上是什麼意思呢?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六回,發生在伐蜀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鍾會、蔣舒和傅僉。原文如下:

【三國故事】魏兵甚眾,勢不可當,不如堅守為上是什麼意思呢?

(鍾會)乃令前軍李輔圍樂城,護軍荀愷圍漢城,自引大軍取陽安關。守關蜀將傅僉與副將蔣舒商議戰守之策,舒曰:“魏兵甚眾,勢不可當,不如堅守為上。”僉曰:“不然。魏兵遠來,必然疲睏,雖多不足懼。我等若不下關戰時,漢、樂二城休矣。”蔣舒默然不答。忽報魏兵大隊已至關前,蔣、傅二人至關上視之。鍾會揚鞭大叫曰:“吾今統十萬之眾到此,如早早出降,各依品級升用;如執迷不降,打破關隘,玉石俱焚!”傅僉大怒,令蔣舒把關,自引三千兵殺下關來。鍾會便走,魏兵盡退。僉乘勢追之,魏兵複合。

【三國故事】魏兵甚眾,勢不可當,不如堅守為上是什麼意思呢?

僉欲退入關時,關上已豎起魏家旗號,只見蔣舒叫曰:“吾已降了魏也!”僉大怒,厲聲罵曰:“忘恩背義之賊,有何面目見天下人乎!”撥回馬復與魏兵接戰。魏兵四面合來,將傅僉圍在垓心。僉左衝右突,往來死戰,不能得脫;所領蜀兵,十傷八九。僉乃仰天嘆曰:“吾生為蜀臣,死亦當為蜀鬼!”乃復拍馬衝殺,身被數槍,血盈袍鎧;坐下馬倒,僉自刎而死。

【三國故事】魏兵甚眾,勢不可當,不如堅守為上是什麼意思呢?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鍾會親自率軍攻打陽安關。副將蔣舒認為應該堅守不出,而主將傅僉則認為應該利用敵軍立足未穩之際出動出擊,否則漢城及樂城必將不保。鍾會大軍兵臨城下後,傅僉率領三千人馬出擊,鍾會引兵後撤,傅僉率軍追擊,被敵軍優勢兵力阻擋,於是便打算退回陽安關。然而,副將蔣舒卻在這個關鍵時刻投敵。傅僉沒了退路,只得拼死一戰,最終血染疆場,為國盡忠。

【三國故事】魏兵甚眾,勢不可當,不如堅守為上是什麼意思呢?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左衝右突”, 意為向左邊衝擊,向右邊突圍,形容突圍時的艱苦奮戰。這也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首創的一句成語。

【三國故事】魏兵甚眾,勢不可當,不如堅守為上是什麼意思呢?

說到傅僉這個人物,還要提一提其家族成員中另外一位著名人物——傅僉的父親傅肜。傅肜當年是蜀漢帝國的一員悍將,跟隨劉備參與夷陵之戰。為了掩護劉備撤退,傅肜率領少量兵力斷後,被東吳軍隊包圍,最終部下全體陣亡,只剩下傅肜獨身一人。此時,東吳將領要求傅肜投降。傅肜說了一句話:“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然後殺入敵陣,慷慨赴死。父子二人先後為蜀漢帝國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三國故事】魏兵甚眾,勢不可當,不如堅守為上是什麼意思呢?

西晉帝國建立後,晉武帝司馬炎專門下詔讚揚有感於傅肜、傅僉父子的忠義之舉。司馬炎在詔書上寫到:“蜀將軍傅僉,前在關城,身拒官軍,致死不顧。僉父肜,復為劉備戰亡。天下之善一也,豈由彼此以為異?”在司馬炎看來,儘管傅肜、傅僉父子都是敵國的將領,但他們的忠義之舉卻不分國界,應該得到後人的尊重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