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古代皇帝吃飯為什麼要自己動動筷子這麼做是不是和電視劇演的那樣呢

菜單

古代皇帝吃飯為什麼要自己動動筷子這麼做是不是和電視劇演的那樣呢

古代皇帝吃飯為什麼要自己動動筷子這麼做是不是和電視劇演的那樣呢

既然叫做“天子”,那麼自然就要享受天下最好的東西,吃也不例外。在吃的方面,從影視劇中可見,皇帝到了吃飯的時候,人家不叫吃飯,叫用膳,每頓膳幾乎都有上百道菜,道道山珍海味,並且煞是好看,甚至還有太監宮女在旁侍候,皇帝老倌坐在正中間,除了吃的時候自己動動筷子之外,其他的全部由太監辦理。皇帝眼珠子一掃,太監馬上就知道皇帝想吃哪樣菜品,趕緊夾過來,放在皇帝面前的金碟子之中,皇帝才吃。就差直接喂嘴裡了,除了皇帝之外,中風患者、小兒麻痺或者半身不遂的一般也是這種“待遇”。

溥儀在自傳《我的前半生》一書中,曾經寫過,大清沒落之時,宮內已經節儉了數倍的用度,雖然自己還是小孩子,每月單是自己就要消費810斤豬肉和240只雞鴨,各種海味野味,各色點心隨時供應。這只是“兒童套餐”,就已經這麼多,可想而知皇帝和老佛爺的“豪華大餐”是個什麼樣子。

古代皇帝吃飯為什麼要自己動動筷子這麼做是不是和電視劇演的那樣呢

可皇帝雖說是天下之主,但他也只有一個胃,有兩個胃的除了牛就是駱駝,既然只有一個胃,也就不可能吃得下這全部美食?而那些吃不完的飯菜,又該怎麼處理呢?有辦法,總之不能餵狗。

以清代為例,一般而言皇帝用膳時段包含兩頓正餐,早朝結束後及下午,而中間和晚上則是點心、宵夜。據清朝的歷史記載,清代皇帝標準的御膳,每頓需七八十道菜,(據說慈禧老佛爺每頓飯必須要有大菜108道,小菜不計)另外還包含點心、水果,每次用膳之前都會有專門的太監把菜餚“試吃”一遍,以此保證每道菜“安全無毒”方可請皇帝用膳,雖然可以用銀針驗毒的法,但為確保安全,還是要太監親自“試吃”。宮中大小廚子基本上全天候24小時候命,因此皇帝不知道什麼時候肚子就餓了,傳下話來,必須馬上就把食物做好,讓皇帝等久了,那便是欺君之罪。

古代皇帝吃飯為什麼要自己動動筷子這麼做是不是和電視劇演的那樣呢

這些飯菜擺上去,基本上都是皇帝一個人在吃,其他人只能在旁伺候,當然這些膳食無論如何他是吃不完的!若皇帝一時高興,這時候就會將膳食賞賜給大臣、嬪妃、皇子、太監們。接受御賜膳食的人,必須感激涕零,然後在另設的桌子前站著吃完,除非皇帝賜你座位。即便受賞者不餓、不想吃,也得吃乾淨,還要表現出“滋味好極了”樣子,否則很可能會引起龍心不悅,到那時吃飯的傢伙說不定就搬家了。

古代皇帝吃飯為什麼要自己動動筷子這麼做是不是和電視劇演的那樣呢

雖然可以將飯菜賞賜,但畢竟只是少數。大多數時候,在皇帝用膳完畢後,宮裡會以御膳的名義將皇帝吃剩下的這些剩飯剩菜賣到宮外。尤其在明清時期,民間販賣皇帝剩飯剩菜相當盛行。百姓認為,既然是皇帝吃過的東西必定沾著皇氣呢,皇帝的口水可不是一般的口水,那叫“龍涎”。吃了這些,書生能考狀元,平頭小民能做官。因此在百姓眼中,這些膳食相當珍貴。殊不知,這些飯菜很多讓小太監給偷偷吃過一遍後再賣掉,你吃的除了“龍涎”外,還有閹人的口水。

這些宮中“御膳”,其中品相較好的打五折賣給飯莊,飯莊得到後,會在門前掛上牌子,相當於現在的廣告,告訴外界今日有皇帝“御膳”供應。這些經過二次加工後的御膳會直接賣給有錢人家。而品相較差的則賣給路邊小販,這些小販也不加工,直接售賣。

古代皇帝吃飯為什麼要自己動動筷子這麼做是不是和電視劇演的那樣呢

晚清時期,有文人寫過見聞錄,其中寫道,路邊小販將這些已經糟爛不堪的“御膳”混在一口大鍋之中,倒入醬水,“御膳”被埋在醬水之中。購買之人,可在交錢後,用長柄鐵勺在鍋內撈食。一個大錢可撈一勺,撈上什麼算什麼,若想撈第二勺便需再加錢。有運氣好者,能撈出小兒拳頭般大小的丸子。運氣不佳者,只能撈些魚骨爛菜。自售賣起到售賣盡,購買者絡繹不絕,都欲品嚐帝王家中飯食。儘管百姓知道是殘羹剩飯,因為是皇帝吃過的,因此也不覺噁心,反倒爭相搶破了頭,可見做這一行的商人利潤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