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古代農民為什麼要造反?不是不想要,而是沒有能力,反正我們不信!

菜單

古代農民為什麼要造反?不是不想要,而是沒有能力,反正我們不信!

自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的一聲怒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於是在封建時期,漢人的反抗持續不斷,我們都知道但凡是活得下去,沒人會去造反。那麼古代農民為什麼要造反呢?

舉個例子大家就懂了,假設一個封建王朝建立的時候,共有土地1000畝,其中統治:250畝,大地主豪強和貴族特權階級:250畝,中小地主和農民:500畝。統治階級和貴族階級都是不用交稅的,那麼朝廷所用稅款就在農民的五百畝裡徵收。

古代農民為什麼要造反?不是不想要,而是沒有能力,反正我們不信!

那麼等到這個國家發展到中期,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中小地主和農民的五百畝地被劃分出了三百畝賞賜給功臣和王公貴族。另外,在天災人禍的影響下,農民僅有的200畝土地取一半也就是100畝都歸了貴族們。

簡而言之,到王朝末期,本來五百畝地的稅款,朝廷要從一百畝地中徵收。農民們交不起稅款活不下去了,於是便想到了“反亦死、不反亦死,死國可乎?”於是便起兵造反了。

縱觀歷史,筆者發現了一個很奇特的定律,率先起兵造反的基本都是農民,但卻很少有農民成功的,大多都是當官的摘了桃子,這又是為什麼呢?

古代農民為什麼要造反?不是不想要,而是沒有能力,反正我們不信!

其實這個問題非常簡單,3個字便可解釋,那就是“侷限性”。侷限性並不是指其他什麼因素,在古代農民起兵造反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野心,只是想要過上好日子,通俗點講就是為了吃飽飯。

而造反這個東西,你只要幹了只有兩條路給你走,1:被剿滅、兵敗身亡,2:擊敗所有對手,登上皇位。

而古代農民造反侷限性是很大的,就算是憑著一腔勇氣殺敗了官兵。這時候內部該怎麼封賞,對外還打不打,打的話往哪打?

古代農民為什麼要造反?不是不想要,而是沒有能力,反正我們不信!

而那些官宦世家出身的就不一樣了,人家自幼接受的就是貴族教育,家族中也有比較系統的管理制度,應對如何獎懲、如何對付其他的造反勢力,完全可以信手拈來。

所以說農民出身建立大一統王朝的皇帝不是沒有,而是非常少。大多農民起義軍聲勢浩大,但最後都被當官的摘了桃子。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