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被誤解的國號“周”:甲骨文改寫認知,難怪周朝會稱“周”

菜單

被誤解的國號“周”:甲骨文改寫認知,難怪周朝會稱“周”

關於周朝國號為何叫“周”,唐朝張守節註釋《史記·周本紀》時說:“因太王所居周原,因號曰周。”也就是說,古公亶父居住在周原這個地方,所以就將國家稱之為“周”。採用周原之地名為國號,似乎也符合中國的歷史傳統。

根據史記記載,商王武乙之時,古公亶父部落名稱起初為“豳”,為了避開狄戎入侵,古公亶父從豳地遷徙到了岐山周原一帶,即“亶父遷岐”,之後族名為“周”。在此,古公亶父利用周原肥沃的土地,推行“務耕織、行地宜”的農業發展政策,從一逃難部族快速崛起。

問題在於,周原之地如此肥沃,焉能只是一塊無主荒地,焉能沒有其他勢力佔據,任由古公亶父遷岐?甲骨文出土之後,改寫了傳統認知,周人稱“周”另有殘酷內幕,絕非單純因為“周原”之故!

被誤解的國號“周”:甲骨文改寫認知,難怪周朝會稱“周”

首先,何謂“周”?

甲骨文中的周字(見下圖),猶如在一塊田地裡密植上莊稼,似乎與農業生產有關。

不過,除了認為本義為農業生產之外,古今學者還有兩種解讀: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記載“周,密也”,即將“周”本義解釋為稠密、緊密;現代有學者認為字像方格縱橫、刻畫文采之形,為“雕”之初文。

因此,周字本義到底如何,如今沒有進一步的考證線索,但筆者認為“周”大概是農作物緊密排列的樣子,後來引申為細密、完備,即“周”最初與農業生產有關。

被誤解的國號“周”:甲骨文改寫認知,難怪周朝會稱“周”

其次,周國始於何時?

根據史書記載,古公亶父遷岐之後,根據周原地名更改族號,即在武乙(?―公元前1113年)時期才有“周國”。但根據甲骨文記載,武丁(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時已有“周國”。

甲骨文記載:“貞:令多子族眔犬侯剪周,由王事。丁未卜,侯……弗敦周,八月。甲午卜,賓貞:令周乞牛多(子)”等。從卜辭上看,武丁時期商周關係不好,商朝先是準備“剪周”,然後“敦(敦伐)周”,之後是“令”、“乎”的命令語氣。

被誤解的國號“周”:甲骨文改寫認知,難怪周朝會稱“周”

其中,武丁討伐周、髳、邛等方國時,領軍大將叫“崇(崇國)侯虎”,而《史記》卻記載崇侯虎向紂王打小報告,誣陷周伯姬昌,導致紂王囚禁姬昌,那麼“崇侯虎”是被周人汙名化了,還是紂王時崇侯虎與武丁時的崇侯虎,只是名字上的巧合?

可見,武丁時已有周國,且商周關係緊張,雙方還爆發過戰爭。但由此也帶來了新問題,武丁時的周國與武乙時的周國,到底是什麼關係?如果兩者是同一政權,那麼就與古史相悖。如果不是,那麼武丁時的周國又是怎麼一回事?

被誤解的國號“周”:甲骨文改寫認知,難怪周朝會稱“周”

第三,商朝存在兩個周國?

對於上述疑問,傳世史書與考古給出了答案,其實就是商朝存在兩個周國。

宋代羅泌《路史·國名紀甲》記載:黃帝后人建立郮(zhōu)國,國家就在岐山之下,與姬週一樣生活在周原地區,“資、郮,故國,黃帝后,封在岐山之陽”。或許,黃帝后人生活在土地肥沃的周原,善於耕種,於是創造出了“周”字。

被誤解的國號“周”:甲骨文改寫認知,難怪周朝會稱“周”

周代一件青銅簋(樣式見上圖)上,銘文“簋:周生作楷妘媅媵簋,其孫孫子子永寶用,口(周之族徽)”。李學勤等研究發現,該銘文中的“周”字是族徽,字形與“周”字有所差別,猶如在左右兩邊各飄出一條垂絲,而周王室並不使用這樣的族徽,因此綜合研究後認為“這是妘姓周氏嫁女於楷國的媵器”。換言之,周氏族群中,既有姬姓、也有妘姓。

按照古代政治傳統,“氏”往往與封地有關,妘姓周氏說明他們被封在了周地,早已建立過周國。由此可見,岐山之陽的郮國,與武丁時商朝關係緊張的周國,其實是一個政權,是妘周政權,後來古公亶父建立的姬周政權。唯有如此解釋,才符合各方文獻的邏輯。

被誤解的國號“周”:甲骨文改寫認知,難怪周朝會稱“周”

第四,姬族滅亡了妘周?

透過上述可見,商朝存在兩個周國,前者妘周衰亡後者姬周興起。問題在於,武丁時的妘周,到底如何滅亡的呢?

筆者認為,古公亶父滅掉妘周的可能性較大,因為妘周與商朝關係緊張,古公亶父滅掉妘周之後,由此姬周取得了商朝信任,成為商朝攻略西部的戰略支點,所以季歷才能娶太任(武丁之子祖己後代),在商朝支援下,姬周才能迅速成為西部第一強國。如果不是的話,姬周憑什麼取得商朝信任?

與此同時,如果古公亶父逃亡岐山,那麼作為一個逃難部族,不到百年之間先成西部霸主、再滅商朝,實在過於魔幻;但如果古公亶父遷岐是入侵妘周,為了擴張勢力,吞併了妘周勢力,那麼無疑更符合姬周的崛起邏輯。

被誤解的國號“周”:甲骨文改寫認知,難怪周朝會稱“周”

因此,史書上誇讚的和平的古公亶父遷岐,實際不是那麼簡單,應該是對妘周的殘酷入侵,滅掉妘周之後,古公亶父猶如後世田氏代齊一樣,佔據原先的周國,並繼續使用了妘周的國號“周”。

參考資料:《史記》、《路史》、甲骨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