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從諸國儀表到投機無義,司馬顒如何敗於八王之亂中?

菜單

從諸國儀表到投機無義,司馬顒如何敗於八王之亂中?

曹魏鹹熙二年(266年),司馬炎用昔日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的方式,讓魏元帝曹奐退位,自己踐祚登基,定國號為晉,改元“泰始”,新王朝呈現欣欣向榮之景。然而在司馬炎駕崩後,太平盛世瞬間被粉碎,隨著賈后干政和宗親諸王起兵奪權,繁榮祥和被戰火吞噬。司馬顒,八王之亂的發起者之一,曾被譽為天下儀表的他如何敗北於諸王的野心,死於非命呢?

從諸國儀表到投機無義,司馬顒如何敗於八王之亂中?

一、葭莩藩王,天下儀表

八王之亂的核心參與者中,司馬瑋、司馬穎、司馬乂是司馬炎的親兒子,司馬亮、司馬倫是司馬炎的叔叔,可以說這五人血緣較為接近,也成為了八王之亂中最活躍的西晉宗親。相比之下,司馬顒與各藩王的血緣關係要差一些了,他是晉宣帝司馬懿三弟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孫,太原烈王司馬瑰之子,與晉武帝司馬炎是堂兄弟,若非亂世和特殊的權力結構,司馬顒可能最多就是個沒有實權的富貴王族。然而在野心的驅使下,司馬顒躋身八王之列,成為一場血親相殘的參與者之一。

從諸國儀表到投機無義,司馬顒如何敗於八王之亂中?

考慮到未來接替自己的兒子智力低下,無法擔當皇帝的重擔,但孫子司馬遹卻少年聰慧,加上兩度禪讓的陰影,司馬炎為了讓政權順利更替到司馬遹的手上,大封同宗子弟為王,意圖透過擴大宗室諸王的權力來穩定西晉的統治。雖然司馬顒和司馬炎的血緣關係並不親近,但比起不堪大用的諸王們,司馬顒是少有的高材生,“有清名,輕財愛士”。司馬炎被司馬顒忠心為國的“表象”給欺騙了,在藩王朝見的時候,讚歎說:“顒可以為諸國儀表”,相信他能夠替自己和兒子守護基業。此後司馬顒步步高昇,擔任平西將軍,督統關中,這份殊榮代表了司馬顒一躍成為諸王中舉足輕重的存在,“非親親不得都督關中,顒於諸王為疏,特以賢舉”。

從諸國儀表到投機無義,司馬顒如何敗於八王之亂中?

二、天下大亂,投機無義

然而司馬炎只看到了宗室掌權的力量,卻忽略了人的野心,為後來藩王傾軋埋下隱患。在皇后賈南風的操作下,重臣楊駿、衛瓘被殺,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喪命,朝政大權被賈皇后掌控。得益於賈南風的殘忍手段,八王之亂第一階段並沒有造成較大的動亂,不過在享受八年的專權後,無子的賈南風不願意將帝國最高權位讓給太子司馬遹,於是她又策劃逼死太子,打算來妹夫的兒子來一次“偷樑換柱”。太子被害死後,自以為高枕無憂的賈南風忘記了掌握重權的藩王們,時任太子太傅的趙王司馬倫首先發難,逼死賈南風。

然而司馬倫也不是什麼好人,賈南風害死司馬遹就是他一手推動的,就是為了堵住悠悠眾口,又想借助逼死賈南風來提高自己的聲望。在掌權後,司馬倫及其黨羽就原形畢露了,他們肆意妄為,驕縱僭位,甚至囚禁晉惠帝,準備篡奪皇位,這下子又給了其他藩王起兵討伐落下口實。齊王司馬冏扛起大旗,首倡大義,打算聯絡司馬顒和成都王司馬穎、長沙王司馬乂、新野王司馬歆等諸王反抗司馬倫。

然而此時的司馬顒可一點沒有“天下儀表”的自覺,他將投奔自己的義軍首領殺了,還將司馬冏的使者押送給司馬倫,以此示好,甚至還把自己的得力干將張方派去援助司馬倫。可誰知道司馬冏、司馬穎聲勢浩大,還打敗了司馬倫的軍隊,這時司馬顒竟然讓張方喊出響應司馬冏、司馬穎二王,討伐司馬倫的口號。司馬倫被推翻後,司馬顒朝秦暮楚的做法為他贏得了侍中、太尉的職位,並加三錫之禮。

三、血親相殘,陽奉陰違

因為是倡義元勳,又有再立之功,司馬冏成為輔政大臣,“拜大司馬,加九錫之命,備物典策,如宣、景、文、武輔魏故事”。司馬冏沒能抗住誘惑,墮落了,這給了司馬顒可乘之機。翊軍校尉李含聲稱自己接受皇帝密詔討伐司馬冏,請求司馬顒發兵勤王,於是司馬顒邀請司馬穎、司馬乂再度起事。雖然司馬顒當了這次的出頭鳥,但他可不是真心願意去硬碰硬,不過就在他躊躇不前,人數明顯劣勢又被告發的司馬乂卻成功殺死司馬冏。

以為這波“清君側”而能夠得到天下喝彩的司馬乂怎麼也沒想到,他竟然被司馬顒拋棄了,原本司馬顒認為司馬乂必敗於司馬冏之手,自己就能夠以解救司馬乂為託辭,藉口討伐司馬冏,並進一步掌握天下大權。然而司馬乂這一勝卻打斷了他所有的謀劃,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司馬顒再度背叛自己的盟友,與司馬穎一同率領大軍向司馬乂開去。“天下義共八斗,司馬乂獨佔一石,其餘七王共欠二斗”,司馬瑋、司馬乂兄弟可以說是八王之中最為擁護和最忠心晉惠帝的藩王了,但在裡應外合之下,他們都遭到了背叛,司馬瑋因為“矯召”的罪名被殺死,司馬乂由於司馬顒的出賣被烈火活活燒死。

從諸國儀表到投機無義,司馬顒如何敗於八王之亂中?

四、大權在握,慘遭反噬

征討司馬倫時的首鼠兩端,交戰司馬乂時的無恥背叛,若不是司馬乂以寡敵眾,司馬顒會先他一步死於自己的野心。司馬乂被司馬顒害死後,司馬顒終於掌握了晉惠帝和天下大權,他縱容部下在繁華的洛陽城內燒殺搶掠,封自己為太宰、大都督、雍州牧,廢皇后羊氏,廢皇太子司馬覃,並立司馬穎為皇太弟。備受期望的司馬穎同樣沒能逃過權力的腐蝕,“僭侈日甚,有無君之心,委任孟玖等,大失眾望”。眼見權力的更替到這裡終於要落下帷幕的時候,響應司馬顒害死司馬乂的東海王司馬越作為八王之一的最後參與者登場了,他不滿於自己苟且了這麼久什麼好處沒撈到,於是藉著晉惠帝的名義再起波瀾,司馬顒、司馬穎的墮落給了他起兵的好藉口。

司馬顒手下有一個名叫張方的將領,此人可以說是成就司馬顒的頭號功臣,然而他暴行無數,劫持皇帝,燒殺搶掠,“掠洛中官私奴婢萬餘人而西。軍中乏食,殺人雜牛馬肉食之”。張方就是一把雙刃劍,在司馬顒勢微時用得很痛快,但隨著司馬顒勢力越來越大,留著張方只會給自己帶來汙點。司馬越知道這一點,司馬顒也深知這個弊端,於是在司馬越皆劫持遷移晉惠帝的罪名討伐張方時,司馬顒將張方的首級送上,與司馬越約定分地而治。眼見司馬顒斬了得力干將後,司馬越直接落井下石,利用張方的頭顱誘降司馬顒的其他兵將,在司馬顒眾叛親離後一舉擊敗了他。最終,司馬越一紙詔書騙出了司馬顒,司馬越的弟弟南陽王司馬模派遣其部將梁臣掐死司馬顒以及他的三個兒子,司馬顒就此絕後。八王之亂到此終結。

從諸國儀表到投機無義,司馬顒如何敗於八王之亂中?

八王之亂是一場讓人痛心疾首的皇族內亂,這場血親傾軋包含了太多的陰謀殘忍,各位美名天下的藩王在奪權後墮落得如此之快令人瞠目結舌。“逞其無君之志,矜其不義之強”,不知為何晉武帝會認為司馬顒能成為“天下儀表”,但他最終失敗了,因為他既沒有匡扶晉室的雄心,亦無明君賢王應該有的雄才大略。為了奪權,司馬顒撕開了在晉武帝面前的偽裝,以為靠自己的投機和張方的勇猛就能奪得天下,結果是張方的武力比不過司馬乂,而他的陰謀比不過司馬越,所做一切最終成為別人的嫁衣,自己也死了,結束了投機無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