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在鴉片戰爭中,洋人痛打了大清,後來他們為何又會幫忙打太平軍

菜單

在鴉片戰爭中,洋人痛打了大清,後來他們為何又會幫忙打太平軍

公元1850年,洪秀全、楊秀清等人在廣西組織反清起義,沒幾年他們就搞定了眾多的南方地區,不過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他們並沒能一直贏到最後。

在鴉片戰爭中,洋人痛打了大清,後來他們為何又會幫忙打太平軍

有關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外國列強的從旁協助。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因為道光皇帝讓林則徐到虎門銷煙,並嚴厲地限制了英國的進口貿易,已經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不願意放棄這塊肥肉,於是就對大清發動了“鴉片戰爭”,大清因為種種原因被虐,最後只好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從這點來看,外國列強巴不得大清出亂子,他們為什麼會協助大清去打太平天國呢?

公元1853年,當洪秀全定都南京時,列強對太平天國開始重點關注,不過當時的列強沒打算出手幫助大清,當時的他們甚至有點“喜聞樂見”,因為在他們的最初認知中,洪秀全要比道光皇帝可像是“自己人”。

在鴉片戰爭中,洋人痛打了大清,後來他們為何又會幫忙打太平軍

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

原來據記載,洪秀全雖然早年受的是傳統的儒家教育,他甚至曾經還有打算考取大清功名的打算,但是隨著他的屢試不中,以及身體方面的原因,他竟然在機緣巧合之下信起了上帝(洪秀全是廣東籍,當時那裡有不少傳教士傳教)。

而洪秀全之所以後來能聚集起一眾人反清,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借用“借上帝教”的名義聚集起了一幫信眾,列強們一看洪秀全屬於信教的“自己人”,再加上他們巴不得大清出亂子,所以他們最初對洪秀全不光沒想限制,甚至還有幫助洪秀全的打算。

甚至在有些記載中,列前曾試圖為洪秀全提供幫助,條件是和他平分他打下來的華夏大地。但是雖然洪秀全有心反清,但是他絕不是那種為了利益就出賣祖國的人,所以他斷然拒絕了列前的非分想法。

在鴉片戰爭中,洋人痛打了大清,後來他們為何又會幫忙打太平軍

而且後來隨著太平軍的壯大,不光北京的道光坐立不安,就連在上海的列強也感到了威脅,當時列強曾希望洪秀全能保障他們在傷害的安全以及在華夏的利益,但是洪秀全的心裡本就打算,先推翻大清,然後就是把列強趕出中國,所以自然不可能答應列強的要求。

而在此時,不管是清廷的八旗勁旅,還是各地的綠營,甚至也包括曾國藩的湘軍,在正面戰場上都沒能奈何得了太平軍的鋒芒,為了解決這種愈演愈烈的危機,清廷的官員中,有人開始動起了“歪心思”。

他們認為,既然大清曾敗給了列強,就證明列強的戰鬥力比自己強,而列強又“鼠目寸光”,只想要一些浮財,那麼能不能花錢僱傭列強來“借師助剿”呢?

因為這種想法太過於駭人,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不光咸豐這個皇帝不願意,就連大臣們也不太支援,但是最後這幫人說動了恭親王奕訢,恭親王奕訢親自上了一篇摺子,奕訢的影響力在當時很大,而且主張引入外援的官員,也想出了一些變通的方式。

在鴉片戰爭中,洋人痛打了大清,後來他們為何又會幫忙打太平軍

我們不直接讓列強出面,而是花錢僱傭列強的“閒雜人等”來當教官,這樣我們既可以借用洋人的先進武器和戰術,也不會落下請外人下場幫忙的口試,最後還能借此鍛鍊自己的兵士。

因為這顆藉口非常“合情合理”,且從另一個方面看,似乎這種方式真的是“有益無害”,所以清廷上層也就半推半就地答應了,不過在清廷的官方說法中,不是清廷主動尋求洋人的幫助,而是因為洋人和太平軍“仇隙已成”,所以洋人是“情願助剿”,作為大清官方的態度是“不必重拂其意,自應姑允所請”。

於是當忠王李秀成兵臨上海城下時,洋人中一些有軍事經歷,但已經因為各種原因“失業”的人,就“自發”出面組織人員,當地的大清商人慷慨解囊,當地官員一路開綠燈,於是乎,一直雜牌的傭兵團就成立了,當時這幫烏合之眾被稱為“常勝軍”。

在鴉片戰爭中,洋人痛打了大清,後來他們為何又會幫忙打太平軍

“常勝軍”因為一開始不受待見,所以人員裝備一般,再加上領頭的華爾就是個趁火打劫的混子,所以被李秀成打的大敗,但是隨著清廷的暗中輸送金錢,“常勝軍”的人員和武器都得到了補充,“常勝軍”巔峰時,人數一度達到了五千人,這些人普遍裝備了列強的火器,據一些文獻記載,這群人還裝備了大口徑的火炮,部分炮到達了兩位數。

因為人員和裝備升級,“常勝軍”的戰鬥力一下就超越了對面的太平軍,從此開始了他們的“常勝”之旅行,這支隊伍的出現,對清廷幫助很大,對太平軍的覆滅,也有一定的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不光清廷這邊有洋人助陣,太平軍那邊也透過僱傭等方式擁有了外籍“僱傭兵”,不過因為太平軍的內部爭鬥等多方面的原因,最終還是清廷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太平軍的問題結束之後,清廷用十萬兩白銀當遣散費,明面上解散了這支隊伍,而在私底下,李鴻章則把其中的一部分人和所有裝備收入了淮軍的囊中。

在鴉片戰爭中,洋人痛打了大清,後來他們為何又會幫忙打太平軍

據一些文獻記載,當時除了這支名頭較大的“常勝軍”之外,還有一些地方,也借用“常勝軍”的模式組建過一些規模不大的外籍傭兵團,而值得一提的是,“常勝軍”的外籍頭目,曾因為李鴻章大肆屠戮太平軍,提出過質疑,甚至借用國家力量想把李鴻章弄下臺。

清廷一方面應該是支援李鴻章的行為,另一方面可能也是看出了洋人的一些隱藏心思,所以不光沒有把李鴻章這個朝廷柱石拿下,反而是變著法的更加重用李鴻章。

由此可見:當年列強幫清廷打太平軍並不是出於道義,而是出於利益,如果當時洪秀全動了心思,那麼那場戰爭的結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雖然沒能贏的最終的勝利,但就衝他們當年不願意與洋人媾和,我們就應該為他們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