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當諸葛亮聽到劉禪說一句話,心底發寒,劉禪的傻果然不是真的

菜單

當諸葛亮聽到劉禪說一句話,心底發寒,劉禪的傻果然不是真的

諸葛亮的名頭可謂家喻戶曉,忠臣、賢臣的模範,自古以來被稱讚。尤其是在《三國演義》出來後,簡直被神化了,彷彿蜀國就是他一手締造的。與諸葛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劉禪,後人對他無一點溢美之辭,直稱他是傻子,呆子,作為亡國之君,一直被被人批判。但是,真的就是這樣嗎?

1、 27歲出山輔助劉備,54歲因日夜操勞病死,他為劉家付出了一切

要說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魏晉南北朝絕對當選。前後綿延360多年(公元220年——公元589年),中間歷經了20多個國家和朝代。這裡的魏是指曹丕建立的魏,通稱為曹魏,這場動亂時期我們還得追溯到東漢末年。東漢末年,社會動盪,皇帝不作為,奸臣當道,人民苦不堪言。公元184年,頭戴黃巾之起義軍,蔓延全國(黃巾起義),沉重打擊了東漢王朝的政治統治。在此期間董卓進京,囂張跋扈、把持朝政,於是各路諸侯紛紛前往討伐董卓。

當諸葛亮聽到劉禪說一句話,心底發寒,劉禪的傻果然不是真的

實際上這些諸侯均董卓之流,心懷鬼胎,都想稱霸一方。當時比較有實力的有袁紹、曹操、劉表等人,劉備這個時候還在寄人籬下。曹操順利統一北方後,並有統一全國的想法。時諸葛亮向劉備建議聯合東吳,共同抵禦曹操。赤壁之戰一舉摧毀了曹操統一全國的夢想,劉備有了一席之地。劉備的江山並沒有坐熱,早早的便去世了(公元223年,稱帝兩年餘)他的兒子繼承帝位以及諸葛亮輔政。

我們且說諸葛亮,27歲出山,為劉家兢兢業業打拼了20餘年,其智、其謀、其忠一直被人稱道,反觀劉後主卻常常是人們口誅筆伐的物件。後主就真的這麼無能嗎?就真的扶不起來嗎?

當諸葛亮聽到劉禪說一句話,心底發寒,劉禪的傻果然不是真的

二、劉備死後,諸葛亮一人獨大,劉禪除了裝傻還能做些什麼呢?

根據史書記載,諸葛亮曾經常常稱讚劉禪聰穎有為,有帝王之相!劉備也高興的回答說“我有這樣的兒子,還有什麼可擔憂的呢?”根據《晉書·李密傳》記載,李密認為劉禪的才能不亞於齊桓公。齊桓公是誰啊?齊桓公是春秋第一位稱霸的諸侯,在他的治理下。齊國國力昌盛、諸侯來服。把劉禪比作齊桓公,這僅僅是阿諛奉承嗎?我看未必。

當諸葛亮聽到劉禪說一句話,心底發寒,劉禪的傻果然不是真的

劉備在臨終前對諸葛亮說道,如果劉禪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你便可以廢黜他,另擇賢君。這其實是劉備以退為進的做法。他深深的明白,自己的兒子即便有智謀,但是依然抵抗不了如此有威望的諸葛亮。諸葛亮連忙說道,定當竭盡全力輔佐後主。之前劉備也對劉禪說過應當把諸葛亮當做父親看待。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劉備是相當擔心諸葛亮會專權、甚至篡權。

劉禪一直沒有表現出很精明能幹的樣子,彷彿呆呆傻傻的,充滿孩子氣。諸葛亮在北伐的時候,把22歲的劉禪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對他說:“親賢臣,遠小人”之類的,前前後後,說了很多,他根本就沒把劉禪當成一位成熟的國君去看待,事事把握在手中。按照道理來講,20多歲的劉禪應該執掌政權了,諸葛亮再有本事,他畢竟是臣子,然而諸葛亮卻長期把持政事,蜀國的大權一概掌握在諸葛亮的手中。朝中沒有人敢提這件事,一方面是不敢,諸葛亮在蜀國的權勢滔天,誰能拿他試問呢?另一方面是諸葛亮人心依附,他專權不假,但是處理朝政、內政外交均處理的很好,他又是蜀國開創者,願意跟隨他的人很多。

當諸葛亮聽到劉禪說一句話,心底發寒,劉禪的傻果然不是真的

根據史書的記載劉禪十分的大度,這也挺符合實際的,如果不大度,君臣之間早就鬧掰了。他知道諸葛亮有才,有治國才能,自己固然也有才能,卻沒法對抗諸葛亮,所以事事尊重在諸葛亮的決定。比如,當年諸葛亮錯用馬謖,導致蜀軍傷亡慘重,失去了重要的據點,按道理說,諸葛亮應當被同樣問罪,但是劉禪反而安慰諸葛亮。

當諸葛亮聽到劉禪說一句話,心底發寒,劉禪的傻果然不是真的

劉禪確實不傻。諸葛亮曾經與劉禪談過一次話,就說,假如父相病逝之後,我該如何安排父相的後人呢?諸葛亮聽到這句話後猛然驚醒,才明白原來劉禪並不是真的傻,他真的是在裝傻。這句話裡暗藏玄機,回答的好不好直接決定了諸葛亮後代的禍福。諸葛亮害怕極了,趕忙說道,臣在南陽還有百畝地,夠子孫享用了。

現代人對劉禪最大的詬病就是他樂不思蜀,投降曹魏,但我們轉念一想,當時的蜀國已經極其羸弱了,國力早就被諸葛亮消耗完了,根本沒法對抗強大的曹魏,如果一味的對抗,只是沒有意義的犧牲罷了。劉禪最後獨自揹負上千古的罵名,拯救蜀國臣民於水火。

當諸葛亮聽到劉禪說一句話,心底發寒,劉禪的傻果然不是真的

後記:

距離蜀國不遠的歷史學家裴松之評價說,劉禪他不僅有頭腦,而且也是十分的大度。當年諸葛亮急於北伐,當時的蜀國雖然沒有這個條件來支援他,也規勸了諸葛亮,諸葛亮不聽,劉禪最終也沒有反對他,北伐政策形成後,反而全力支援諸葛亮的事業。劉禪真傻或者假傻不是那麼的重要,事情已經過去那麼多年了,而我們需要的是有一個辯證的思維去看待這件事。

參考文獻:

《三國志》

《三國演義》

《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