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頤和園佛香閣,竟是一座“替代品”?乾隆皇帝還有私心

菜單

頤和園佛香閣,竟是一座“替代品”?乾隆皇帝還有私心

秋風習習,正值出遊佳期,很多市民都願意前往頤和園遊覽。若您泛舟昆明湖上,遠眺萬壽山,可以看到一組建築群錯落有致地分佈在南麓,自下而上依次是“雲輝玉宇”牌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暉殿、南山門、佛香閣以及智慧海等建築。

頤和園佛香閣,竟是一座“替代品”?乾隆皇帝還有私心

資料圖 劉平 攝

您若登岸拾級而上,經過二宮門,從德暉殿順著八字臺階登上金剛牆,便是佛香閣的南山門,亦稱“導養正性門”。穿堂而過,萬壽山建築群中的核心建築佛香閣就映入眼簾。佛香閣高達36米,建於21米的方形石臺基之上,高聳入雲。此閣參照錢塘江畔的六和塔設計,三層八面四重簷,四重簷下分別懸掛有匾額,自上而下分別是“佛香閣”陡匾,以及“式延風教”“氣象昭回”“雲外天香”三塊橫匾。閣內供奉有一尊明萬曆年間的千手觀音銅像,法相莊嚴,惟妙惟肖。遊人登臨這裡,整個昆明湖乃至方圓十餘里的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誰能想到如此美輪美奐的佛香閣,竟是一座“替代品”呢?實際上,乾隆皇帝的初衷是在萬壽山上修建一座名為“大報恩延壽寺塔”的九重寶塔,作為慶祝母親崇慶皇太后六十壽誕的禮物。除了為母賀壽之外,乾隆皇帝尚有私心,即滿足自己對園林景觀的追求與偏好。

高宗弘曆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進行了首次南巡,此後一發不可收,六下江南,領略了花燈十里、五水輻輳的水鄉盛景,尤其是無錫惠山腳下的寄暢園,令他流連忘返。園中有一座名為“嘉樹堂”的建築,倚窗西望,惠山之上的龍光塔歷歷在目,猶如人在畫中游,頗有意境。但江南雖好,豈可常駐?返京後的乾隆皇帝打定主意,要在清漪園(頤和園的前身)中仿建此景。於是,一座名為惠山園(嘉慶皇帝改稱諧趣園)的園中園拔地而起,而其中的載時堂(嘉慶時改稱知春堂)也就相當於“山寨版”的嘉樹堂。按乾隆皇帝的設計理念,萬壽山上的九重寶塔,其實和惠山園的載時堂是配套工程,以實現西窗塔影的景觀效果。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彼時的大報恩延壽寺塔已經修建到第八層,只差一層即可完成九級浮屠。乾隆皇帝卻突然降下聖旨:“萬壽山延壽塔工程遵旨停修”,改建“佛香閣”。至於“拆塔改閣”的原因,歷來眾說紛紜,成為北京流傳最廣的民間故事之一。傳說在建塔過程中施工人員挖掘出一座古墓。關於墓主人的身份,有人說是元世祖忽必烈皇后弘吉剌·察必(民間稱甕山娘娘);還有人說是明憲宗朱見深的寵妃萬貴妃。總而言之,這位娘娘臨終之前留有遺言:五百年後有天子替我守陵。然而,傳說故事始終是故事。且不說察必皇后、萬貴妃薨逝後各有埋骨之處,即使塔下真有某位前朝後妃之墓,工匠們也應該在地基打樁時發現,而不是等到修至八層之際,因此完全經不起推敲。比較合理的解釋是:由於建塔之初地基沒有打好,寶塔在修建過程中出現了傾斜,存在坍塌的風險,這才被迫改建為層數相對較低的佛香閣。

不過,咱們現在看到的佛香閣已不是乾隆時期的原貌,而是晚清光緒年間復建。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在北塘登陸,逼近京師。僧格林沁統率滿蒙騎兵在通州八里橋阻敵失敗,咸豐帝“北狩”熱河。當年10月7日,英法聯軍在海甸鎮(今海淀)會合,隨即對包括圓明園、清漪園在內的“三山五園”進行劫掠、焚燬,此即“庚申之變”。

同光年間,清政府多次有重修西郊諸園之議,終因財政捉襟見肘,選擇重建清漪園,取“頤養沖和”之意,改名“頤和園”。儘管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但皇室對頤和園的重建工程仍投入了鉅額資金,慈禧甚至不惜為此挪用海軍軍費;僅僅是佛香閣這一項工程,就花費了白銀78萬兩,竣工後成為皇太后的禮佛之所。只是復建後的佛香閣再也無法恢復當年的盛景;閣內的千手觀音銅像亦不知所蹤,僅僅用泥胎塑造了“一佛二弟子”站像。直到上世紀80年代,人們在西城區萬壽彌陀寺大悲殿的夾壁牆中,意外發現了流失在外的佛香閣千手觀音銅像,這才完璧歸趙,不得不說是一段傳奇。(作者單位:中國國家博物館)

(原標題:

頤和園佛香閣竟是“替代品”?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