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孫立新:“神聖羅馬帝國宗教改革”與德意志近代早期政治發展

菜單

​孫立新:“神聖羅馬帝國宗教改革”與德意志近代早期政治發展

2019

11

13

日,“全球史與中國

2019

”系列講座第

27

講(總第

97

講)《“神聖羅馬帝國宗教改革”與德意志近代早期政治發展》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圖書館三層學術報告廳成功舉行。講座由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孫立新教授主講,北京外國語大學歷史學院院長李雪濤教授主持。

​孫立新:“神聖羅馬帝國宗教改革”與德意志近代早期政治發展

孫教授在進入正文前,著重強調了題目中“神聖羅馬帝國”與“近代早期”兩個概念,明確界定了研究範圍。接著,孫老師從兩個方面切入主題。第一是給宗教改革定位。他認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近代化始自新航路開闢,在義大利為文藝復興,而宗教改革則是德意志近代早期歷史發展的推動力。第二則是為宗教改革定性,即這場改革不但是一次教會革新,提倡“因信稱義”和“邦國教會”;更是一場政治革新運動,摧毀了中世紀羅馬教會和神聖羅馬帝國兩大普世性權力機構,促進德意志諸侯領地的“國家化”建設。

隨後,孫教授主要講述了處在精神衝突中的馬丁

·

路德如何從一位具有強烈宗教性格的“先知”轉變到“塔樓經歷”後的頓悟者。透過講解基督教的核心觀念“原罪”和“救贖”,孫教授給聽眾傳達了西方傳統核心思想的根深蒂固,路德因此整日鬱鬱寡歡,不知自己如何才能向上帝贖清罪孽。但

“雷電事件”徹底改變了路德的人生道路,修道院的潛心學習以及後來“塔樓經歷”後的頓悟,使路德對上帝有了新認識——“上帝是仁慈的,只有上帝才能救贖罪人”。路德堅稱的其他思想,孫老師將其總結為“原罪解除,俗罪難免”,

“神學的批判勝過道義的譴責”,“原罪是人與上帝的關係”等。

​孫立新:“神聖羅馬帝國宗教改革”與德意志近代早期政治發展

孫立新教授之後的演講圍繞宗教改革如何影響德國的政治發展程序展開。他指出了基督教會教皇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德意志國家的特殊性,這一特點使宗教改革成為一場宗教政治戰,隨後政教分離、民族國家等一系列概念才得以逐漸形成。

1517

年神聖羅馬帝國宗教改革開始,

1648

年以歐洲列強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結束,歷時

131

年,具體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在講座的結尾部分,孫教授以“路德在改革中做的許多民俗化工作”,“福音教諸侯瓜分教會財產,使其勢力大增,進而諸侯領地國家化”等歷史現象切入,闡明瞭宗教與世俗權力互相博弈的關係。在德意志,如果神聖羅馬帝國不崩潰,民族國家就無法形成。正是由於擺脫羅馬教會的統治後,區域性的民族教會建立,破壞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才為建立現代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

​孫立新:“神聖羅馬帝國宗教改革”與德意志近代早期政治發展

在提問環節,同學們就孫立新教授的講座內容踴躍提問,孫教授一一解答,旁徵博引,平和詼諧,細緻全面地回答了同學們的問題,本次講座圓滿結束。

文:秋瑋瑋

圖:葛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