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烏克蘭“赫爾松大反攻”鬧劇,是演給華盛頓看的

菜單

烏克蘭“赫爾松大反攻”鬧劇,是演給華盛頓看的

烏克蘭“赫爾松大反攻”鬧劇,是演給華盛頓看的

文/行走斯圖卡

從6月份就開始嚷嚷、一直拖到8月底的“赫爾松大反攻”,終於拉開了序幕;但是種種跡象表明,烏軍的進攻準備很不充分,過分低估了俄軍的準備工作,這場反攻將會淪為一場災難;或者準確地說,基輔不在乎能否取得進展,因為這不是為自己打的反攻。

烏克蘭官方的訊息卻顯得相當樂觀。據路透社報道,烏克蘭的一名赫爾松官員對媒體表示,烏軍已在赫爾松市、伯斯萊夫市、卡霍夫卡市的城區取得勝利;但是他沒有透露更多的細節,而是呼籲民眾“繼續支援烏克蘭軍隊,因為物資正在被大量消耗”。與此同時,烏克蘭南方叢集司令部表示,烏軍正在打擊俄軍的後勤補給線;還有烏軍官員透露,反攻不會追求速勝,而是慢慢消耗俄軍。

俄軍的戰報則透露出完全相反的資訊,烏軍的進攻遭遇了重大挫折,人員和裝備損失都非常慘重。在過去兩天的戰鬥中,烏軍至少有3架直升機及4架戰鬥機被擊落。根據俄軍釋出的一些影片和照片顯示,烏軍在前沿陣地有多輛坦克、裝甲車和火炮被精準摧毀,這些都在佐證著俄軍確實取得了成果。

綜合網路資訊來看,烏軍的反攻可能確實遭遇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裝備損失;有訊息稱,烏軍第一天的反攻就有超過1200人陣亡,敖德薩和尼古拉耶夫地區救護車不斷、血漿告急,前方的傷員依舊源源不斷地送過來。

很多觀察人士不看好烏軍反攻的前景,有人認為烏軍從五個方向發動進攻,很可能是因為無法削弱俄軍炮火,難以集中一點突破,只能分散兵力;這樣做既會削弱進攻的力度,又給了俄軍各個擊破的機會。而烏方公佈的一段影片顯示,士兵跟隨坦克,在開闊地上緩慢行動,似乎也證明了烏軍進攻乏力的觀點。

因此不少人認為,烏軍的反攻顯得極為倉促,不像是經過縝密策劃的決定性一擊,反而是在西方媒體不斷催促下,為了打消金主的顧慮而匆忙上馬的決定。這就是說,這仗“轟轟烈烈”的赫爾松大反攻,不是為了打給自己老百姓看的,也不是為了打給俄羅斯看的,更不是為了取得某種戰場優勢,僅僅只是一場專供華盛頓和布魯塞爾欣賞的“表演”、在赫爾松拍攝的一部“好萊塢大片”——唯一的區別在於,這部大片裡,“演員們”的死亡是真實的、殘酷的。

在莫斯科的重拳下,歐洲很多人似乎都魔怔了。不止是烏克蘭,德國總理朔爾茨日前呼籲“取消歐盟的成員國一票否決權”,可把其他國家嚇得不輕;外長貝爾伯克日前也語出驚人,高呼“不管德選民怎麼想,我向烏人民承諾會繼續支援烏克蘭”,這讓很多人陷入了沉思,她到底是哪國外長?德國的,還是烏克蘭的?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她的真實身份不是外長,而是美國駐德國的特權代表?

包括波羅的海三傻在俄羅斯和中國等一系列問題上的所作所言,都有一個共同點:都不是處於自身利益的考量,而是為了迎合主子的喜好。

為了博華盛頓一笑,有人可以不要自己的政治生命、有人可以不要自己人民的命,如此卑微和渺小,卻有臉對別國指手畫腳?真是天大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