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癌症”是西醫的叫法,那在中醫盛行的古代,該叫什麼?

菜單

“癌症”是西醫的叫法,那在中醫盛行的古代,該叫什麼?

“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

隨著現代化程序加快,人們生活的方式和環境都有所改變,癌症早已成了全人類的最大殺手,越來越多的人

“談癌變色”

但在中國其實並沒有“癌症”這一說法,所謂的“癌症”只是西醫傳入的說法,那麼癌症究竟是什麼呢?

“癌症”是西醫的叫法,那在中醫盛行的古代,該叫什麼?

其實所謂的癌症,一般來說指的是惡性腫瘤。西醫中認為,人是由細胞經過一系列生長和分裂形成的,這些細胞在生長過程中,也會發生髮生衰老和死亡,以維持機體的動態平衡,但如果機體細胞出現異常的分裂和擴散,這就容易形成腫瘤。

“癌症”是西醫的叫法,那在中醫盛行的古代,該叫什麼?

既然

“癌症”

這一詞是從西方傳入的,那麼在這之前中國就沒有所謂的“癌症”了嗎?

答案顯而易見,當然有啦,大家還很熟悉,只是稱呼不一樣,僅有1個字,那就是

“瘤”

。為何會有這樣的稱呼?這其中大有來頭。

在中醫上,所謂的“癌症”其實是由於

陰陽失調、內陰外虛

等等諸多因素引起的,其中

“氣”和“血”

才是人體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礎。

人的生老病死,並不是單純的某種組織,或某種結構出現了問題,更多的是人體內部的狀態,或是人體與外界環境的平衡出現了問題。例如古人常說的

“氣鬱結”

“血瘀滯”

等情況,就是引發病症的原因。

“癌症”是西醫的叫法,那在中醫盛行的古代,該叫什麼?

在古書中,最早出現“瘤”這一說法的是

《諸病源候論》

,在這本醫書中記載著,病症是體內

“氣血地留結”

,或者是人體所產生的某些不正常物質的滯留,“氣血的流結”留而不去。

而這個“瘤”字,正取於“留”,加上病字旁,就成為了我們後來所看到的腫瘤的“瘤”字。但根據歷史探究,中醫醫書中的這個“瘤”字,最早的記載,是出現於公元前16世紀的殷商甲骨文。

“癌症”是西醫的叫法,那在中醫盛行的古代,該叫什麼?

中醫,作為中國的一大國粹,早已歷經了歷史的打磨。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生活得還十分粗糙,疾病也隨之而生,中醫也就這時候問世。直到春秋戰國時期,中醫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雛形。

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

《黃帝內經》

也在這個時候誕生,《黃帝內經》中包含了

陰陽五行學說

”、“

經絡學說

”、“

病因學說

”等等學說,

將自然、生物、心理、社會等方面看成一個整體來論述醫學,在書中也出現了

“筋瘤”、“腸瘤”、“昔瘤”

等不同型別的腫瘤的描寫。

“癌症”是西醫的叫法,那在中醫盛行的古代,該叫什麼?

除此之外,在各朝各代,中醫均有所發展。例如

“醫聖”張仲景所

著的《傷寒雜病論》,可謂是給中醫學注入了新的靈魂。

“外科鼻祖”華佗,在當時還曾做過腫瘤摘除的外科手術,

為此

華佗還

發明了手術時止痛得

“麻沸散”

,除此之外華佗還模仿猿、鹿、熊、虎等五種禽獸的姿態,為年老體弱者編排了一套的健身操,就是著名的

五禽戲

”,

這些發明直到今天都有著深厚的影響。

唐朝時期,“藥王”

孫思邈

編纂了

《千金要方》

,更是堪稱中國出現時間最早的臨床百科全書。明朝時期

李時珍

編寫了

《本草綱目》

,被稱為稱之為“古代中國百科全書”。

“癌症”是西醫的叫法,那在中醫盛行的古代,該叫什麼?

縱觀中醫的發展史,其在內容上早已發展得深而廣。例如“癌症”一詞雖然最早來源於西醫,但在中國宋朝《衛濟寶書》一書中就已經出現了“癌”字。公元1264年,宋代醫家楊士瀛

編纂的《仁齋直指方論》就對“癌症”有了一個詳細的描寫:

“癌者上高下深,巖穴之狀,顆顆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裡”。

意思是說癌象就如岩石一般,人身上的毒就藏在裡面。

“癌症”是西醫的叫法,那在中醫盛行的古代,該叫什麼?

這是患癌後內部的情況,那患癌的病人又會是怎樣的狀態呢?比如清代醫生高秉鈞,就曾在

《瘍科心得集》

中,將腫瘤稱作為“失營”或“失榮”。

書中記載,患癌後的人

“如樹木之失於榮華,枝枯皮焦”

簡單來說就是患癌後的人膚色枯黃,面板沒有光澤。

“癌症”是西醫的叫法,那在中醫盛行的古代,該叫什麼?

不難看出,中醫凝聚了眾多古人智慧的結晶。今天,中醫在世界上早已佔了一席之地,相信未來,中醫的發展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