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魏徵多次死磕李世民毫髮無傷,並非李世民量大,一個原因最關鍵

菜單

魏徵多次死磕李世民毫髮無傷,並非李世民量大,一個原因最關鍵

魏徵李世民君臣相和的佳話千古流傳,魏徵忠臣,李世民明君,二人一起開創了貞觀之治。大家津津樂道的就是魏徵多次死磕李世民,什麼讓李世民當場下不了臺啦,什麼李世民玩個鳥怕魏徵看見被捂死在袖口裡啦之類。有一次李世民實在是氣了,回家跟老婆說,一定要把這個鄉巴佬幹掉。長孫皇后說,有這麼一個敢說話的人說明你是明主啊,你得高興啊。於是李世民樂了。其實魏徵敢死磕李世民並非因為李世民寬宏大量,而是制度使然。

魏徵多次死磕李世民毫髮無傷,並非李世民量大,一個原因最關鍵

魏徵的身份為“諫官”,指規諫君過之臣、勸諫天子過失之官。《孔子家語·子路初見》有“為人君而無諫臣則失正”的名論;《白虎通·諫諍》論及朝廷職官時說,“設輔弼,置諫官”,諫官被看作是與左丞右相同等重要的帝王羽翼。“諫”字要義在“直言以勸正”。《說文》曰:“諫,證也。從言柬聲。”《字彙》曰:“諫,直言以悟人也。”因此“諫”的基本內涵是以正直之言啟悟別人。“廷諍”與“上封事”是諫官將批評上達君主的兩種形式。

魏徵多次死磕李世民毫髮無傷,並非李世民量大,一個原因最關鍵

諫官有很多特權,首要之一就是言者無罪。諫官是專司諫諍之職的,國家設立諫官的目的就是讓他給皇帝提意見,不提也不行,不提就是失職。所以諫官言者無罪,所謂諫言不咎,諫官不罪。正是由於有了制度保障,魏徵才敢肆無忌憚的給李世民提意見,李世民雖然有時候很不爽,但也只好默默地忍了。如果他對魏徵下手,就會落得一個昏君拒諫的罪名。魏徵後來當了宰相,不幹諫官了,也就不敢給李世民提意見了。因為這不在他的工作範圍,再提就危險了。

魏徵多次死磕李世民毫髮無傷,並非李世民量大,一個原因最關鍵

還有一個人可以比較,那就是白居易。白居易當諫官的時候,整天給唐憲宗提意見,事無鉅細不留情面,搞得唐憲宗很被動,但也沒辦法,跟宰相抱怨,白居易是我一手提拔起來的,現在卻處處針對我,我好無奈啊。不久白居易不幹諫官了,宰相武元衡被人暗殺,他又給唐憲宗上書要求徹查兇手,結果被以非諫官不得越職言事的罪名貶為江州司馬。讓你丫再蹦躂,不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啊。

魏徵多次死磕李世民毫髮無傷,並非李世民量大,一個原因最關鍵

但是什麼工作都要講究方式方法,諫官也如此。諫官講究諫言不露,就是說給皇帝提意見不應該在大庭廣眾的場合,畢竟為尊者諱,雖然說忠言逆耳,但也不能讓所有人都聽到,逆一個人耳朵就行。但是好多諫官為了青史留名,從來不守這一條,武則天時期有一諫官,就敢大庭廣眾督促武則天收拾張昌宗。下班後人們說,你丫膽子真大,皇帝一個不高興你的小命就沒了。該官員說,不這麼幹何以留名後世。跟明朝給事中的性質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