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西寨遺址:6000多年前人類是怎樣生活的,又是怎樣選擇居住地的?

菜單

西寨遺址:6000多年前人類是怎樣生活的,又是怎樣選擇居住地的?

中華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6000多年前已經超出了人類文明史的範疇,那個年代人類是怎麼生活的呢,在河北省遷西縣西寨村就發現了此年代的人類活動遺蹟——西寨遺址,讓我們有幸追溯到當時生活的場景。昨天(9月19日)筆者回家鄉途經西寨村,就此機會前往,停留了兩個多小時,這個季節當地忙秋收,附近居民鋤收花生拾板栗,遺址處當地政府目前還沒有開發成旅遊景點,為了發展當地經濟,政府號召“圍山轉工程”,人們利用鉤機開挖板栗樹坑,種植上經濟林木,據附近村民介紹,在挖山過程中,經常挖出“瓦片”、磚頭,磨圓度較好的石器,至今田間地頭還有大量堆積,下圖是筆者拾到的碎瓦片、磚頭、石器等。西寨人類活動遺址,平面呈橢圓形,面積9。62萬平方米,年代距今6000餘年,為新石器時代遺址,是一處集祭祀、居住、製陶、制石、漁獵於一體的大型史前遺存,反映了灤河中下游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徵及演化序列。為什麼古代人類會選擇在這個地方生存呢?需要什麼樣的地理環境支撐呢?這是筆者所要尋找的答案。遺址位於灤河北岸的一片臺地上,臺地與古河道目測高差10米左右,臺地頂部坡面平緩,構成岩石主要是變質程度較深的麻礫岩,基底較為堅硬,適於建造房屋。地表風化較深,有大量風化碎屑物堆積,形成了透氣透水土壤,適於簡單的農作物栽培。西邊兩公里是當地海拔較高的山脈——五虎山,從等高線的讀數來看,主峰海拔300多米,相傳康熙大帝在此狩獵,可以想象當時野獸數量驚人。下圖人類的文明史首先反映在生產工具的提高,6000多年前還沒有鐵製工具,人類只能利用鋒利的石器砍找樹木搭建房屋、紮好捕魚用的木栰,還會利用粘土燒製成抗風抗雨的磚瓦,還可以使用它製作成盛水盛糧的容器。此外祭祀用品也會燒製大量的陶製品,這些在西寨遺址挖掘中都有發現,反映出這個時代的人類生產活動的特徵:生產工具低下,征服自然能力差,不能養活更多的人口,人口容量受到限制。河流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不僅僅是河流帶來的營養物質肥沃了兩岸的土地,特別適宜農耕生產,更主要的是河流還是人類便捷的交通運輸線,6000多年前人類還沒有能力修建高速公路,建造高鐵,也沒有汽車、火車、飛機等這樣的交通工具,人們的出行主要依靠水路行船,陸路依靠牲畜作為交通工具,那麼西寨恰好位於灤河邊的臺地上,依靠灤河兩岸居民“抱布貿絲”式貿易活動。灤河中下游地區,河道落差變小,水流平緩,水深在2米以內,特別適合航運,至今西寨附近還有保留著一個“船莊”的地名,這是一個渡口,向下乘船可以通達渤海,沿途經過遷安、灤縣、樂亭,向上逆行可到達承德附近各縣。西寨遺址負陰抱陽,山環水繞,人類選擇居住地既要規避各種自然災害,又要適宜採桑捕魚狩獵等各種生產活動,在各種自然災害中,首先規避的是風災、洪水災害,建造土石結構房屋基本解決了風災問題,對於洪水災害這是古人難以抗拒的,不像我們今天修建水庫可以調節河流徑流,人為地控制洪水氾濫,古人只能被動地選擇洪水難以達到的臺地,西寨遺址位於河流的二級階地上,它的防洪能力已經達到百年一遇的標準,如果再提高防洪標準,可以距離河流更遠更高的臺地。但取水採桑捕魚距離加長,成本提高很多,從生活成本考慮,居住地距離河流既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這裡有一個度的問題,而西寨遺址的選擇恰到好處。下圖如今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不斷提高,灤河流域引水工程已經讓河流失去了原有的屬性,昔日的航運功能逐漸消退,同時也減弱了洪水的侵襲,人們的出行依靠高速公路,交通工具依靠汽車、火車,對灤河的依賴性越來越低,人們選擇居住地的範圍更寬、更廣,容納的人口數也越來越多,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祖先暴霜露,斬荊棘,開疆闢土,以有尺寸之地居住在灤河兩岸,進行初級的農業生產活動,才有了人口的繁衍,才有了我們今天的人口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