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戰神白起對秦昭襄王說了哪九個字,結果為自己埋下殺身之禍

菜單

戰神白起對秦昭襄王說了哪九個字,結果為自己埋下殺身之禍

武將以戰名動天下,文臣以計揚名立萬,古往今來中國歷史上這樣的人物不計可數,君不見韓信、彭越、薛仁貴等莫不是如此,不過若是將他們與人屠白起相比,他們就略微遜色了。

白起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一場長平之戰的戰績讓他的名氣如亙古不滅的長明燈般閃耀歷史上空,他對外的一系列征戰更是為秦擴地千里,堪稱秦國的開疆拓土神將,可就是如此為秦國的發展做出貢獻的人物,秦昭襄王卻在晚年將其一殺了之,這是為何呢?秦昭襄王如此做不是自毀長城麼?這其中又有那些不為人知的歷史小細節呢?

戰神白起對秦昭襄王說了哪九個字,結果為自己埋下殺身之禍

戰神白起生活的年代正是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急速擴張的時代,當時秦昭襄王作為秦國新一任的君主,爭霸之心昭然若揭,即位之後除了繼續貫徹商鞅的變法國策,徹底推行軍功爵制外,提拔平民出身為國征戰的人才也成為當時的重中之重,而白起就是在這樣急速變革的時代背景下崛起。

公元前294年,白起擔任左庶長,領兵攻打韓國新城,此戰白起嶄露頭角,讓世人始料未及的是也就是從此戰開始秦國開啟了白起個人秀的新時代。以下是白起一生的部分戰績成果:

戰神白起對秦昭襄王說了哪九個字,結果為自己埋下殺身之禍

簡單來說白起一生指揮70餘次戰役,從無敗績,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之後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後世尊為一代名將的基礎。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據二分之一,人屠、殺神之名由此而來。

戰神白起對秦昭襄王說了哪九個字,結果為自己埋下殺身之禍

得此開疆拓土的神將,秦國的版圖急速擴張,其他幾國紛紛避秦國之鋒芒,志得意滿之下,秦昭襄王更是僭越稱帝自居,對秦國而言一統天下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可惜這一切美好的局面隨著長平之戰將相失和而推遲。

白起取得長平之戰的勝利後,本想趁趙還未有準備之機,一舉大兵壓境滅掉趙國,說幹就幹兵貴神速,很快白起兵臨城下圍攻趙國國都邯鄲。此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出現,秦國國相范雎勸說秦昭襄王讓白起退兵,原來從白起取得長平之戰勝利伊始,趙國就害怕白起一鼓作氣攻破趙國國都,便派蘇代用重金賄賂秦相應侯范雎,蘇代告訴范雎說:白起擒殺趙括,圍攻邯鄲,趙國一亡,秦就可以稱帝,白起也將封為三公,他為秦攻拔七十多城,南定鄢、郢、漢中,北擒趙括之軍,雖周公、召公、呂望之功也不能超過他。如果趙國滅亡,秦王稱王,那白起必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嗎?即使您不願處在他的下位,那也辦不到。秦曾經攻韓、圍邢丘,困上黨,上黨百姓皆奔趙國,天下人不樂為秦民已很久。今滅掉趙國,秦的疆土北到燕國,東到齊國,南到韓魏,但秦所得的百姓,卻沒多少。還不如讓韓、趙割地求和,不讓白起再得滅趙之功。”

戰神白起對秦昭襄王說了哪九個字,結果為自己埋下殺身之禍

為了自身利益,為了不屈居白起之下,范雎以“秦兵勞,請許韓、趙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為由允許趙國求和,秦昭襄王同意,詔書下達,白起礙於王命,不得不退兵。後來白起得知退兵的前因後果,從此與范雎結下仇怨。

戰神白起對秦昭襄王說了哪九個字,結果為自己埋下殺身之禍

同年九月,秦昭襄王再次下令秦軍攻打趙國邯鄲,此時正趕上白起有病,於是五大夫王陵便率軍攻打,可惜一直到第二年正月,王陵攻打邯鄲都不太順利,並且在秦國援軍的支援下損失五校(一校約為8000人)秦軍。

聽聞白起病癒之後,秦昭襄王便任命白起為將繼續攻打趙國,可惜面對君王的任命,白起拒絕了,並且白起還勸說秦昭襄王暫時不要攻打趙國,他說:“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不可。”秦昭襄王哪裡聽的進去,又改派王齕替王陵為大將繼續攻打邯鄲,事情發展果然如白起所料,楚魏兩國之軍在春申君、信陵君的帶領下與趙國一起三國合圍秦軍,結果秦軍傷亡慘重。

戰神白起對秦昭襄王說了哪九個字,結果為自己埋下殺身之禍

白起聽說後,說了一句為自己埋下死亡之禍的話,他說:“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意思是你看你不聽完的建議,結果怎麼樣?失敗了吧!秦昭襄王聽完,大怒,強令白起出兵,若是白起此時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服個軟也許就能免於禍端,可惜白起依舊不服軟,他以病重為由不應召。既然不能為自己所用,秦昭襄王下詔趕白起出咸陽城(秦王乃使人遣白起,不得留咸陽中),白起走到杜郵時,白起的對頭范雎對秦昭襄王說:“白起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餘言。”意思是白起對於您的命令有怨言,本就對白起不滿的秦昭襄王,此刻更加的暴怒,立馬派使者賜劍命白起自刎。君命難違,仰天長嘆後,白起自殺而死。

戰神白起對秦昭襄王說了哪九個字,結果為自己埋下殺身之禍

對於這樣能征善戰的神將,秦昭襄王何嘗不知道白起的價值,奈何白起犯了大忌而不自知,他之死原因在於其一功高震主,自古以來對於這樣的人物,君王都是又愛又懼,若是白起能如後來的王翦一般,秦昭襄王自是放心任用,奈何白起不懂;其二將相失和,白起與范雎的不和,導致朝堂之上,范雎沒少給白起找麻煩,其中白起之死的最後一擊就是范雎發動;其三挑戰君主權威,秦國攻趙本已失利,白起不但不為君主分憂,反而大肆宣揚,後來更是不從詔,若是不處死白起,其他將領也紛紛效仿,君主權威將丟失殆盡,因此作為君王的秦昭襄王只能將其捨棄,與其說白起之死是被人陷害,倒不如說是白起自己為自己埋下了禍端。

參考資料:《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

《杜郵春草名關中 千古戰將義長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