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大唐後期的一代明君,登基三個月就大展身手,發兵平定西川烽火!

菜單

大唐後期的一代明君,登基三個月就大展身手,發兵平定西川烽火!

興盛的唐王朝在唐明皇執政後期逐漸走向衰落,但是卻沒有滅亡,究其原因是因為後唐時期出了少數幾個明君,唐憲宗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雄才大略穩定大局,才登基不久,就解決了西川的叛亂,讓混亂的大唐帝國逐漸開始穩定下來。

大唐後期的一代明君,登基三個月就大展身手,發兵平定西川烽火!

劉闢上書—藩鎮與朝廷矛盾的開始

西川地區之前聽命於朝廷,但唐憲宗登基後不久,當地節度使韋皋突然暴亡。而韋皋的節度副使劉闢在其死後沒有申報朝廷批准就擅自為韋皋留後,事後才上了一封奏疏向朝廷報告此事。雖然自唐朝建立藩鎮以來就有節度使死後由其後代繼承的傳統,但劉闢這種先斬後奏的做法的確有失體統。劉闢之所以敢這麼做,是因為唐中後期藩鎮的勢力增加之後不把中央的政令放在眼裡,而這種做法也使各藩鎮之間產生了默契。不僅如此,劉闢又慫恿自己的部下聯名向朝廷上書,希望朝廷能將他封為新一任的西川節度使。

對於劉闢的要求,唐憲宗當然不會答應,不久後唐憲宗下令命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袁滋為劍南西川節度使,至於劉闢則被調入長安任給事中。從地方到中央對官員來說本來是無上的光榮,但劉闢接到調任的詔書之後居然拒不奉召,不肯入京。由於此時的唐憲宗剛剛登基,地位還不穩定,他雖然不想答應劉闢的請求,卻不想因為此事引起更多爭端。於是他選擇退讓,讓劉闢暫時主理西川的事務。

大唐後期的一代明君,登基三個月就大展身手,發兵平定西川烽火!

得寸進尺

唐憲宗這種做法許多朝臣不解,當時的右諫議大夫韋丹就認為這種“姑息養奸”的做法只會留下後患,沒有任何好處。他對唐憲宗說:“如今赦免了劉闢的罪行,其他藩鎮一定會效仿他的這種做法。到時候朝廷只剩下東、西二京,誰還會聽從朝廷的指令呢?”唐憲宗也明白如此不是長久之計,但削藩的時機還未成熟、只有臥薪嚐膽,日後方能成就大事。但從此事中,唐憲宗也看到了韋丹等大臣對藩鎮問題的態度。於是,唐憲宗命韋丹為東川節度使,用東川的勢力暫時壓制劉闢,並著手準備討伐西川的事宜。

唐憲宗這麼做已經是仁至義盡,但不知好歹的劉闢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再一次向朝廷上書,希望他能夠兼領包括西川、東川和山南西道在內的“三川之地”,這也是韋皋當年想在王叔文那裡求而不得的東西。此時東川節度使韋丹還未上任,劉闢就提出如此無禮的要求。唐憲宗聽聞之後大怒,馬上嚴詞拒絕了他。朝廷的態度發生瞭如此改變,劉闢一時難以適應。可能他認為是西川方面給中央的壓力不夠大,所以他馬上將西川的兵馬召集起來,隨後就圍攻了東川節度使駐紮的梓州,並將原東川節度使李康囚禁起來,想再一次來個先斬後奏。此時,距離唐憲宗即位只有三個月。

大唐後期的一代明君,登基三個月就大展身手,發兵平定西川烽火!

力排眾議,討伐西川

令劉闢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三個月的時間已經讓新皇帝的地位日漸穩固,此時的唐憲宗根本不再買他的賬。在唐憲宗看來,劉闢之前就貪婪無度,如今竟敢起兵造反,完全不把朝廷放在眼裡,自己當然要還以顏色。而對付這種無恥小人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用武力消滅他們。就在唐憲宗決定出兵討伐西川的時候,又有許多臣子站了出來

雖然唐憲宗一再向他們說明,這次出兵一定會小心謹慎,不會再像德宗時期那樣輕舉妄動,但他們還是認為巴蜀地勢險峻,易守難攻,且劉闢的軍隊在西川多年,對當地的地形和民風肯定了如指掌,此戰於朝廷必定大大不利,所以請皇帝三思而後行。這些大臣之所以反對以武力攻打西川,一方面是出於上述的原因,為朝廷考慮戰機,另一方面就是多年的藩鎮割據狀況已經使他們對藩鎮產生了一種恐懼感。如果這次征討失敗,不僅不能夠平息叛亂,反而會引發天下藩鎮的動亂,很可能因小失大。

大唐後期的一代明君,登基三個月就大展身手,發兵平定西川烽火!

即便如此,當時的宰相杜黃裳還是站在唐憲宗的一邊,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藩鎮問題如果還不下狠心去解決,必定後患無窮,前朝受藩鎮割據之苦還不夠多嗎?正是基於這種想法,所以他曾對唐憲宗說過這樣的話:“當年德宗皇帝在經歷了藩鎮戰亂之苦後採取了妥協的政策,對藩鎮姑息而不再使用武力。各地藩鎮的節度使死後,朝廷曾派中使前去視察,看誰有才能可以繼承節度使得職位。那些想要自立的人往往用錢財賄賂這些使者,以便他們在皇帝面前為自己說好話。那時德宗皇帝不知就裡,中使的意見幾乎都採納了,所以朝廷再沒有向各地派過節度使。如今國家想搞振立綱紀,必須用一定的法度來制裁藩鎮。只有這樣天下才能得到治理。”

杜黃裳的一番話正合唐憲宗心意,也正是因為杜黃裳的鼓勵,唐憲宗解決藩鎮問題的決心更加堅定了。有人甚至說,杜黃裳的這些話猶如“一字千金”,正是因為他的幾句話,從而奠定了整個“元和”年間,甚至是九世紀初期唐朝的基本格局。雖然有許多大臣持反對意見,但決心已下的唐憲宗還是力排眾議,決定出兵討伐劉闢。

大唐後期的一代明君,登基三個月就大展身手,發兵平定西川烽火!

平定西川

宰相杜黃裳不僅支援唐憲宗,還將神策軍使高祟文推薦給了皇帝。高祟文雖然資歷尚淺,在當時不為人所知,但卻是個文武雙全之人,此去定能不負重託。對於杜黃裳的做法,當時的翰林學士李吉甫也表示十分讚賞。隨後唐憲宗頒佈了《討劉闢語》,下旨命左神策行營節度使高崇文為統帥,宦官劉貞亮為監軍使,率唐朝大軍前往西川平叛。這次朝廷派出的兵馬勢力十分強大,除了高崇文親率的五千精兵為前軍之外,還有神策軍京西行營兵馬使李元奕率領的兩千騎兵殿後。不僅如此,山南西道節度使嚴礪也發兵興元,和朝廷的兩路大軍一起直指西川。

大唐後期的一代明君,登基三個月就大展身手,發兵平定西川烽火!

前方雖然艱險重重,但大軍分斜谷和駱谷兩路終於順利地進入了蜀地。“安史之亂”後唐朝中央的實力雖然有所削弱,但畢竟還有一定的基礎。加之憲宗之前的財政整頓,給這場戰爭提供了充足的後備力量。所以對西川的戰役一開始,唐軍就以絕對的優勢佔據了主動地位。主將高崇文果然沒有辜負朝廷的一番重託,在他的率領下,唐朝大軍兵分二路,浩浩蕩蕩地向西川的治所成都開去。與此同時,山南西道的軍隊也與之相呼應,聲勢更加浩大。

大唐後期的一代明君,登基三個月就大展身手,發兵平定西川烽火!

在如此強勁的攻勢下,劉闢的西川軍不堪一擊,不久就敗退下來。無奈之下,劉闢只得帶著自己的殘兵敗將向吐蕃逃去,途中被活捉,隨後被押送長安問罪,最後被斬首示眾。平定西川的戰役前後所用時間不到九個月。用時之短,效果之明顯,是以前對藩鎮戰爭中很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