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淺析:唐朝時期,“藩鎮”與“節度使”制度的影響

菜單

淺析:唐朝時期,“藩鎮”與“節度使”制度的影響

貞觀服右治,開庭辨視聽。 表裡樂瀕賓,公卿最上柄。——文興

在我國曆史上,談起偉大的朝代,很多人會在第一時間想到秦朝、漢朝和唐朝,而相比於前兩個朝代,唐朝無論是外部的擴張,還是內部的民生都做的比較好,所以李世民也獲得了“天可汗”的稱號。

更甚至,唐高宗時期,唐朝的疆域一度達到了1230萬平方公里,完全可以稱之為“帝國”二字。然而,這樣雄極一時的朝代,為何會敗落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淺析:唐朝時期,“藩鎮”與“節度使”制度的影響

一、大唐帝國的繁華

公元617年,李世民鼓動父親騎兵反隋,並在不久之後攻入了長安城。一年後,李淵在長安稱帝,國號為唐,李唐的傳奇開始了。

1、貞觀盛世

原本,按照古代“嫡長子繼承製度”,李唐的第二任皇帝是李建成。不過,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透過這一次政變,他順利登上了皇位,年號“貞觀”。

在位期間,李世民經常以隋朝的滅亡為教訓,他不僅自我剋制,而且還鼓勵大臣給予警醒。就這樣,在唐太宗的勵精圖治下,大唐的經濟蒸蒸日上,國家、民生也逐漸安定了下來。

根據史料的記載,貞觀初期,全國人口僅僅只有200萬戶,但是在貞觀末年、永徽初期,大唐的人口達到了380萬戶,足足增長了近一倍。

與此同時,在外交方面,李世民還擊敗了不可一世的突厥,為大唐開拓千里疆域,遊牧民族稱他為“天可汗”,足見太宗皇帝的政績。

淺析:唐朝時期,“藩鎮”與“節度使”制度的影響

2、二聖臨朝

太宗皇帝去世後,高宗皇帝李治繼位。對於這位皇帝,很多人都認為他是一個“軟弱無能”的人,其實這樣的認知多少有些偏見。

高宗皇帝在位時,在其壯年之時,曾像其父親李世民一樣開疆拓土,發動了對突厥、吐谷渾、西域諸國的戰爭,並且消滅了這些政權。

唐高宗巔峰時期,李唐王朝在原有疆土的基礎上,又控制了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區,土地面積高達1237萬平方公里,也是唐朝面積值最大的時期。

唐高宗執政後期,因為身體虛弱,再加上武則天又是一位女強人,所以大權逐漸旁落,才有了後來的“武周”。

不過,武則天雖然是一位女性,但是在她的執政之下,大唐王朝輕徭薄賦、政治清明,也是一番盛世景象。

淺析:唐朝時期,“藩鎮”與“節度使”制度的影響

更甚至,武則天時期,他透過科舉制度不斷選拔信任,極大地削弱了關隴門閥對政治的壟斷,加強了朝廷的集權,以及對天下的控制。

3、唐玄宗的開元盛世

公元710年,李隆基透過“唐隆政變”,奪去了唐朝的最高統治權。隨後,他又透過一系列的手段,將大權全部集中在了自己身上。

國家政權穩定之後,李隆基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人勵精圖治,最終開創了盛極一時的“開元盛世”。

“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這兩句詩便是最好的見證。與此同時,巔峰時期,李唐的人口達到了8000多萬,從側面也顯示了唐朝的繁華程度。

透過上述的介紹來看,自太宗時期,唐朝就非常的繁榮,一直延續了好幾百年。既然李唐王朝如此繁榮,那麼,又是什麼因素導致它的滅亡呢?

淺析:唐朝時期,“藩鎮”與“節度使”制度的影響

二、李唐王朝滅亡的原因

眾所周知,唐太宗、唐高宗時期,唐朝實施的都是“府兵制”,在這一制度下,大唐王朝一直保持著對外擴張的趨勢。

可是,在唐朝中期,隨著社會的發展,均田制度被破壞,大量的流民、逃戶產生了,成為了朝廷的一種隱患。此時,募兵制開始了,在募兵制度下,“節度使”也順利登上了歷史的舞臺,為大唐的覆滅埋下了隱患。

1、藩鎮節度使制度,是李唐滅亡的基礎

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節度使”的出現是在公元710年,薛訥被任命為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都督時,也標誌著節度使之名的開始。

起初,節度使僅僅是朝廷賜以旌節,然後才能夠行使某種權力。從某個角度而言,他算是皇帝在藩鎮的一個代言人。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藩鎮的體制不斷在發展,社會也在不斷地變化,節度使的權力與性質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淺析:唐朝時期,“藩鎮”與“節度使”制度的影響

唐朝中期,藩鎮之外有很多的“郡縣”,這些郡縣裡的官員,基本都需要聽節度使的調遣。與此同時,某些藩鎮的“一把手”甚至將官位視為自己的“財產”,死後將這一位置傳給後代。

可以說,節度使雖然還是受中央的管轄,但是在地方上,節度使才是真正的最高長官。在此情況下,節度使逐漸掌控了藩鎮的軍事、政治等權力,成為了一方霸主,甚至能夠威脅到朝廷。

回看唐朝之初,李世民為何能夠贏得“玄武門之變”,主要的原因便是李淵給了他“建立天策府”的權力,“節度使”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隨著權力的增大,節度使的野心、慾望也在膨脹,有了軍權之後,他們便不斷為自己籠絡力量,甚至還組建了自己的“幕府”,以便於自己的統治。

雖然朝廷對此也做過一定的制約,比如兵力、稅收等,但是因為“藩鎮”、“節度使”制度早已盤根錯節,所以才去的政策僅僅是治標不治本罷了,只能看著藩鎮繼續做大。

淺析:唐朝時期,“藩鎮”與“節度使”制度的影響

對於一個龐大的帝國而言,推翻它的往往不是外部的力量,而是內部的問題,節度使制度便觸發了唐朝的內亂,比如安史之亂。

2、安史之亂,李唐王朝由盛轉衰

開元末期,范陽節度使安祿山發動了軍事政變,憑藉著強大的兵力,一舉打入了長安城,唐玄宗李隆基被迫棄城而逃。

當然,安史之亂並不僅僅侷限於“節度使”和“朝廷”的對抗,它更像一個導火索,直接點燃了整個唐朝的矛盾,地方與中央、地方與地方完全亂了起來,比如李璘事件、劉展之亂等。

內戰消耗了國家大部分的有生力量,尤其是李唐皇室的力量,此後唐朝由盛轉衰,對地方的掌控力度也在逐漸削弱。

安史之亂被平定後,雖然代宗、德宗統治時期,都對國家的政治制度實施了改革,而且還有意削弱藩鎮的權利,但效果都不大。同時,為了穩定國家的政權,他們也只能採取“姑息”的手段。

淺析:唐朝時期,“藩鎮”與“節度使”制度的影響

憲宗在位之時,唐朝的國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此時二人便想“削藩”。當時,憲宗對多個藩鎮發動了戰爭,並且取到了很大的勝利,李唐王朝的形勢一片大好。

可惜的是,這一個局面並沒有維持多久,穆宗時期,雖然他也像先皇一樣採取武力手段穩固天下,但是效果不僅不好,而且還出現了惡化,藩鎮割據更加嚴重。

至此,李唐想要武力解決藩鎮問題的方式破滅,而曾經保家衛國的“節度使”,也逐漸成為了引發唐朝“邊患”的元兇之一。

3、藩鎮引發的“邊患”,唐朝終消亡

節度使的尾大不掉,讓李唐王朝陷入了內耗,“外強中乾”的國力,根本無法維持唐初的疆域。我們都知道,唐朝初年,靠著強大的武力,征服了四方。

不過,隨著唐朝內部的鬥爭不斷,趁此機會,大量的外族又開始了興風作浪,不斷地入侵唐朝的土地,掠奪唐朝百姓的資源。

淺析:唐朝時期,“藩鎮”與“節度使”制度的影響

對此,曾經威服四方的大唐帝國也只能採取“懷柔”、“綏靖”的政策,意圖透過談判來改變雙邊關係。可惜的是,弱國無外交,四方各國表面上與唐朝和平相處,暗地裡卻在不斷蠶食唐朝的土地。

“邊患”的不斷擴大,朝廷的不作為,導致唐朝末期大量的百姓流離失所,在強大的壓迫之下,民間發起了農民起義,“黃巢起義”便是其中之一。

這次起義歷時最久,而且涉及的範圍最大,唐朝近半個江山都到了波及。雖然最後唐僖宗平定了叛亂,但是唐朝的國力卻大衰,至此之後一蹶不振。

公元907年,後梁太祖朱溫篡唐自立,自此唐朝覆滅,歷史拉開了“五代十國”的序幕。

三、總結

從唐朝的歷史上來看,很多人將李隆基後期的奢靡,當做是李唐王朝的轉折點,因為他的無能導致了安史之亂,使得唐朝由盛轉衰。

淺析:唐朝時期,“藩鎮”與“節度使”制度的影響

其實,從某個角度來看,唐玄宗後期的腐朽奢靡,只能算是點燃了唐朝衰敗的導火索,加速了這一程序。

導致唐朝滅亡的真正原因,還是在“節度使”這個制度上,封疆大吏的權力不斷擴大,國家的軍權不斷被分散,導致中央對地方的掌控逐漸減弱。

古人曾言:“欲不可縱,縱慾成災”,當節度使的權力大到一定程度時,野心便開始顯露出來,國家的災難也就開始了。

而戰爭會它會給經濟、民生帶來災難,而這種災難又會加劇政治的惡化,形成了一種“惡性迴圈”,最終導致國家的衰敗與滅亡。

北宋建立初期,宋太宗趙匡胤為何要“杯酒釋兵權”,就是因為害怕武將軍權過大,導致國家的政權不穩定,進而引發一系列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