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菜單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殿試讀卷是判定考生殿試策問之優劣等第的過程,是殿試排名的決定性環節。嚴格把控殿試讀卷能挑選出來真正優秀之才,從而保證不會有舞弊的情況出現。

明初,皇帝對國家各個方面的把控達到極致,皇權在讀卷環節有絕對的威懾力。

但隨著明代皇權的逐漸削弱,與內閣地位的提高,皇帝在殿試讀卷環節的權力輻射範圍受到限制,甚至出現了

“去取之柄則在內閣”

的局面。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為保障皇權在殿試取士上的絕對權威,皇帝在讀卷環節採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還首創了殿試讀卷官迴避制度

,提高了殿試的公平性,擴大了皇帝在殿試取士過程中的權力輻射範圍。

此外,皇帝在進行鼎甲排名時,

除了考生答策的質量外,還會受到一些個人因素的影響

,體現了皇權的無條件性。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明朝殿試皇帝是如何閱卷的並且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因殿試考生人數眾多,皇帝不可能親自批閱所有試卷,故任命有才學的大臣為讀卷官。

為保證閱卷質量,防止讀卷官作弊,減小閣臣在閱卷環節的影響力,明代皇帝針對閱卷過程中的不合理之處,對殿試閱卷的規則進行了完善。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殿試閱卷時間是指試卷彌封之後,到讀卷官進讀試卷之前的時間範圍。

明初殿試閱卷時間並不固定,有時幾乎沒有閱卷時間,

自永樂起,僅有殿試結束後的半日作為讀卷官閱卷時間

。閱卷時間如此緊張,且考生眾多,很容易影響讀卷官的閱卷質量和水平。

弘治六年(1560)正式奏準,

“讀卷並放榜等項遞移次一日”

,此後成為定製。

孝宗將讀卷日期延期一日,讀卷官閱卷時間延長,閱卷質量得到一定的保障。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嘉靖五年(1526)以前,試卷轉送及讀卷官閱卷程式並不十分嚴格。

明代葉盛曾於景泰二年(1451)擔任殿試彌封官。他在《水東日記》中對這段經歷記載:按例,讀卷官應將所閱之卷分為三個等次,彙總後由一等中選出進讀的一甲試卷。

但從葉盛描述,在將試卷分送各讀卷官以前,閣臣已提前將備選的一甲試卷選出,不會分送。其餘試卷則分送到各讀卷官處閱卷,並分為上一等、次二等兩個等級。

閱卷完畢後由內閣進行彙總,上一等定為二甲,次二等則定為三甲。進讀的一甲試卷完全由閣臣決定,進一步講,其實是由權力最大、官位最高的內閣讀卷官掌握鼎甲人選的選擇權。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嘉靖五年(1526)殿試,針對上述問題,世宗在大臣的建議下,對殿試閱卷的程式與規則進行規範。

為革除其弊,保障殿試的公平性,禮部尚書席書建議,為防止殿試閱卷時發生奸弊現象,試卷應該

“糊名混送”

,鼎甲三名的人選亦應由眾讀卷官共同商議決定。

此外,他還向世宗建議,

“彌封官不得預送,讀卷官退朝直宿禮部”

,不得回宿私第。

起初世宗並未同意,但席書堅持再次上疏,陳述利弊,最終徵得皇帝同意,並將

“彌封官不得預送”

“讀卷官退朝直宿禮部”

著為令。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讀卷官向皇帝進讀的試卷是擬定備選的鼎甲試卷,由皇帝欽點狀元,榜眼,探花。

讀卷官在閱卷過程中,先根據考生答策的內容,將試卷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並從上等中選出一甲備選試卷,次日一早,再將備選試卷向皇帝進讀,由皇帝確定鼎甲名次。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在殿試讀捲過程中,因為皇帝政務繁忙,大臣閱卷到預分三甲試卷這一環節,皇帝很難顧及。

明初由於皇帝“治尚嚴峻”,弊端並未暴露,但隨著內閣權力的擴大,一甲試卷的預備卷與二三甲進士名單,基本由閣臣決定。

也就是說,殿試讀卷與分甲定次環節,皇帝的權力輻射範圍逐漸受到限制。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自明初至嘉靖五年(1526),

讀卷官一直向皇帝進讀一甲試卷三卷

。而鼎甲人數只有狀元、榜眼、探花三名,故皇帝僅對讀卷官進呈的三卷試卷進行順序上的調整,確定三人排名,並沒有更大的選擇空間。

嘉靖八年(1529)殿試,世宗為改變閣臣決定鼎甲人選的局面,

下令將試卷進讀數量由三卷增至六卷

讀卷官提前將六卷分為“優”與“稍優”兩個等級,每等級各三卷,供世宗參考。進呈試卷數量的增加,擴大了皇帝在欽定鼎甲排名時的選擇範圍。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嘉靖十四年(1535),世宗再次下令,

將進讀試卷進一步增加至十二卷

。直到崇禎七年(1634)以前,一直保持著進呈十二卷的定例。

讀卷官在提前將其分為上、中、下三等,每等四卷。進呈後,世宗各覽一週,評定甲次,在一甲三卷卷首各有批語。

皇帝親題批語,既是皇帝對殿試、對考生看重的表現,又是其博學、高明的體現。

世宗在品評試卷之時,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並未完全按照讀卷官所擬的試卷等次確定結果,鼎甲的人選與排名,完全由皇帝的“聖意”決定,讀卷官的預排名僅起到參考作用。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崇禎時期,國家內憂外患,崇禎帝迫切需要大量人才,以挽救統治危機。崇禎七年(1634),

皇帝“命再呈十二卷”

,進讀卷數增至二十四卷。

當年的殿試策中說道:“策所與共治天下者,士夫也。今士習不端,欲速見小,茲欲正士習,復古道,何術而可?”

足見崇禎帝對士風的不滿以及良才難覓的焦急之意。

為在殿試中選拔有能之士,避免遺漏賢才,崇禎帝決定增加試卷進讀數量,親自挑選人才,故在崇禎七年(1634)擴大進讀規模,增至二十四卷。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總的來講,自嘉靖八年(1529)起,皇帝不斷增加殿試進讀試卷數量,不僅使得皇帝在欽定鼎甲排名時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還使皇帝的欽定甲次範圍擴大。

透過這種方式,皇帝改變了內閣操縱一甲人選的局面,在增強殿試的公平性的同時,達到了擴張殿試取士權的目的。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明代皇帝為防止殿試考官徇私蔭庇子侄血屬,首創殿試讀卷官迴避制度。

宋制,鄉、會試考官如遇親屬參加考試,均應避嫌,唯殿試因皇帝擔任主考官,考生為天子門生,故考生父兄雖為考試官,卻不需要避嫌。

為了保持公正性,明代在殿試這一環節增加了讀卷官迴避制度,若有子侄血屬應試,讀卷官理應主動奏請皇帝,申請回避。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公平閱卷是每個讀卷官應盡之責任,不論迴避與否,讀卷官都應該具有公正閱卷的意識。

明代皇帝實施殿試讀卷官迴避制度,目的是防止讀卷官徇私作弊,保證殿試的公正性。可以說,它是防止殿試讀卷官作弊徇私的一項有效措施。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皇帝是鼎甲排名的最終決定者。在皇帝進行鼎甲排名時,除以考生答策的優劣為標準外,皇帝的政治考量,以及個人的好惡等額外因素都會影響鼎甲排名的結果,體現了皇權的無條件性。

考生答策的優劣是皇帝進行鼎甲排名的最主要標準。讀卷官在向皇帝進讀一甲試卷時,會提前將試卷進行預排名,作為皇帝決定名次的依據,但最終名次以皇帝欽定結果為準。當皇帝對試卷對策的優劣看法與讀卷官不一致時,會更改讀卷官所擬排名。

除考生答策質量的好壞外,鼎甲排名的確定,還受到皇帝個人因素的影響。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政治因素的影響

皇帝在確定殿試甲次時,有時也摻雜著政治考量,甚至會為了朝堂的穩固,違背本心取士。

如萬曆五年(1577)殿試,張居正之子張嗣修應試。讀卷官進呈試卷時,擬將宋希堯選為第一,張嗣修則位列二甲第二。拆卷後,神宗親擢置嗣修為榜眼,轉降宋希堯為二甲第一。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他對張居正說道:

“朕無以報先生功,當看先生子孫。”

以後才知,此舉並非世宗本意,而是李太后,及大璫馮保之意。

當然這僅是神宗籠絡張居正的暫時性手段,張居正去世後,神宗態度大變,張敬修自縊,張嗣修、張懋修皆被髮配邊疆。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考生姓名影響

殿試讀卷後,會拆卷檢視考生資訊。有時皇帝會因考生姓名的隱含意義,將擬定的一甲名次進行變更。

如永樂二十二年(1424)殿試,本擬定邢寬為第一,梁湮第二,孫曰恭第三。

“先是讀卷官奏以曰恭為狀元,上以其名類暴,而易以寬。”“曰恭”類“暴”,邢寬為“刑寬”

,故成祖是按照其個人對考生姓名的理解與喜好,將甲次進行變更。

殿試的排名本應以試卷優劣為依據,但當考生姓名的含義,在偶然的時機下被無限放大,就可能成為影響殿試排名的決定性因素。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考生外貌的影響

鼎甲進士作為全體考生的表率,代表著整個官員群體的形象。因此,外觀條件是否合格亦是確定一甲人選時需要考慮的條件之一。

考生的才學甚佳,但如果外觀條件不合格,亦有可能更改其排名。

如建文二年(1400)殿試,禮部與翰林院官讀卷。翰林院擬以王艮為第一,禮部則欲以胡廣為第一,兩方相爭不下,不能決斷,最終請皇上定奪。

皇上看過二人對策後,將胡廣定為第一。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其後面見二人,胡廣的外表比王艮更符合心意,

“上見之意甚悅”。

因當時北方邊境並不安穩,“胡豈可廣乎?”遂取邊境安定之意,更胡廣為胡靖。

此外,讀卷官在初擬排名時也會將外貌作為一項考察內容,

“密覘狀頭儀貌”

,可見,外觀儀貌是一甲進士選拔時的一項重要指標。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皇帝夢境的影響

在古代,夢往往被人認為有兆示作用。

明代皇帝有時將夢的內容作為依據,確定殿試甲次。

如洪武十八年(1385)殿試,初擬花綸為第一,練子寧、黃子澄分別為第二、三名。傳臚前夜,太祖夢到

“一巨釘綴白絲數縷,悠揚日下”

,遂將花綸置為第三。

進呈試卷中有一丁顯,太祖因其姓氏“丁”與夢中“巨釘”相和,其名“顯”形似日下絲縷,遂取丁顯為第一。

再如嘉靖二十三年(1544)廷試,世宗讀卷時疑翟鑾之子在首甲,拆卷後發現果然如此。世宗抑翟鑾之子的試卷,有因前夜夢中聽到雷聲,“遂拔秦鳴雷為狀元”。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

綜上,明代殿試鼎甲排名的確定是皇帝和內閣、讀卷官共同參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影響最終排名的因素有很多。

為保證皇權在殿試取士上的決定權,皇帝採取了必要措施防止讀卷官在讀捲過程中作弊,以保證殿試的公平性。

內閣、讀卷官的參與權雖不可忽視,但毋庸置疑,皇帝掌握最終的決定權,皇帝對鼎甲排名的確定是無條件的。從整體上看,明代殿試讀卷各項規則的完善過程,就是皇帝的取士權擴張的過程。

明朝時,殿試讀卷變化不小,皇帝為何從讀三卷變成讀二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