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君多稱公、伯,為何楚國卻稱“楚王”?

菜單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君多稱公、伯,為何楚國卻稱“楚王”?

春秋時期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在幾乎所有諸侯國國君的稱呼都是“公”、“伯”等爵位的時候,南方那個國土遼闊的楚國卻是個另類,它的國君自稱“楚王”。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君多稱公、伯,為何楚國卻稱“楚王”?

“楚王”的由來,是要官不成的惱羞成怒

春秋時代的各諸侯國沒有一個是毫無背景的,每一個都有著顯赫的家世,楚國也不例外,楚王室的祖先是五帝之一的“顓頊”,這在帝王譜系中有明確的記載。

黃帝有子名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娶滕氏,生老童。老童生重黎和吳回,其中吳回生陸終。

陸終第六子名季連,就是楚國王室的先祖,羋姓。看過《羋月傳》的應該清楚,這是楚國的國姓。

屈原在《離騷》中的開篇就說: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這句話講的就是這件事,屈原也是羋原,羋姓屈氏,和楚王是同姓不同氏,都屬於一家人。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君多稱公、伯,為何楚國卻稱“楚王”?

“楚國”這一部族存在的歲月非常久,比周代還要悠久,在商代衰落,周代興起的歲月裡,羋姓族長鬻熊率先投靠周室,為從龍之臣,受封“子”爵。

在周成王的時候,這一支族人被封到了後來的楚地,定都丹陽,從此“楚國”立國。

這時候還沒有“楚王”一說,楚國也屬於周王朝分封下的諸侯國,還比較弱小,創業艱難。

當時的南方地區並不繁榮,屬於一片荒蠻之地,人煙稀少,沒有文明,但礦產豐富,尤其是銅礦,在當時是重要的物資。

在周穆王的時候,南方部族發生了叛亂,楚國響應周天子的號召出兵平亂,趁機拓展了疆土,並且穩固了形式,在之後的時間裡不斷擴張,逐漸強大起來。

等到熊渠成為楚王之後,其聲望在南方非常高,於是“僭越稱王”,不僅自己稱王,連其子嗣的封號也是“王”爵。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君多稱公、伯,為何楚國卻稱“楚王”?

周厲王為了穩固周室地位,出兵征討南方部族,熊渠不想與之衝突,於是主動摘下“王”號,表示臣服。

但是,熊渠自此開始自稱“蠻夷”,不再以周王室分封的諸侯自居,開始逐漸發展自己的荊楚文明,使得國內的人心得以凝聚,養精蓄銳,暗中圖強。

等到周恆王的時候,楚國國君熊通不滿自己的爵位太小,於是向周王室討要更高的爵位,遭到拒絕之後,一怒之下再次稱王。

自此之後,“楚王”就成為了固定的稱呼,即使被周王室打敗也未曾更改,反而接連出了幾代雄主,開疆拓土,勵精圖治,終於成為了春秋霸主之一。

那麼,楚國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服從周王室的命令呢?這與他們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有關。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君多稱公、伯,為何楚國卻稱“楚王”?

“楚國”在春秋時期具有特殊的地位

在楚國建立之初,有一個“鄀國盜牛”的故事。

是說,楚國受封子爵之時,趕赴封地,建立了宗祀,卻沒有供品,於是只能去鄀國偷了一頭連角都沒長出來的小牛。擔心牛主人找來,只能匆忙殺掉,連夜完成祭祀。

以至於這種傳統在楚國延續下來,很多祭祀都是在晚上進行。

從這個故事中能得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資訊,那就是楚國的地位極低。

楚國部族遷移到荊楚之地的時候可以說是非常貧窮,貧窮的部族遇到一個荒蠻的封地,只能開啟了艱辛的求生之路,這一段艱苦的生活可以想象。

而楚國這個諸侯國的地位和中原地區的齊魯晉宋等等國家不一樣,它似乎沒有進入周王室的體系之內,被大家視作蠻夷。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君多稱公、伯,為何楚國卻稱“楚王”?

周王室與各諸侯國不是中央與地方的關係,而是國與國的關係,兩者的交流靠盟書,兩國使者見面談判,達成同盟,然後才能完成一系列的盟約。

但是,楚國雖然為“子爵”的諸侯國,但卻連會盟的資格都沒有,可見其地位。

這也就是為什麼楚國在國力強盛之後屢屢不服周王室的管教,並且多次說“我蠻夷也”的原因。

在當時與其同等待遇的就是秦國,兩者並稱為“戎秦荊楚”,中原諸國都看不起他們,認為他們不屬於華夏部族的一員,而是未開化的蠻夷。

楚國遭受這樣的待遇比秦國長得多,從其立國之初就是這般忍辱負重,在第一次稱王之後就開始著手脫離周王室的體系,建設自己的文化,所以有了像屈原等的“楚辭”作品,這是中原王朝都不曾出現的文化體系。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君多稱公、伯,為何楚國卻稱“楚王”?

楚國的強盛不是中原裡一般的諸侯國能比擬的,物產豐厚,幅員遼闊,兵強馬壯,人心凝固,甚至與整個中原對峙都不落下風,楚莊王曾經陳鋒洛水,觀兵京畿,問九鼎輕重,可見其兵鋒之盛。

所以,雖然楚國“僭越稱王”,但在當時也並沒有受到太多的阻礙。

一來是最初便不曾真正融入周王室體系,所建立的文化與各諸侯國確實有所差異;二來也是因為強盛的國力,根本無視各諸侯國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