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論文致謝,感謝父母也感謝“黃燜雞”

菜單

論文致謝,感謝父母也感謝“黃燜雞”

又到一年“論文季”。此時此刻,相信不少即將告別校園的學子,正在奮力地調研、梳理、查詢和碼字。論文,是學業的一個階段性總結,而論文致謝,則是一次充滿儀式感的表達。最近,很多人的論文還沒寫完,但是致謝部分已經悄然走紅了。

“感謝雖然不夠聰明,但始終盡力去堅持、去熱愛,去保持樂觀的自己”“謝謝我的媽媽把我生得這麼聰明可愛好看大方,謝謝東南大學梅園食堂,黃燜雞這麼好吃”“我想謝謝我的男朋友,謝謝你過去五年,一直不曾出現於,我的生命中,使得我的研究進展異常順利”“感謝這個世界還有文學”……

這些致謝,有的感謝他人、他物,有的感謝自己,還有的感謝並不存在的人;有的深情,有的無厘頭,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真誠。是的,人可以被親情拯救,也可以被黃燜雞“拯救”。論文格式是標準化的,而豐富細膩、千差萬別的人生,只有致謝才能體現出來。可以說,致謝就是一次合情合理的感性大爆發,所以才這麼有趣。

論文是理性的,而致謝可以是感性的。致謝裡沒有條條框框的束縛,是可以自由揮灑情感的空間。論文題目和內容有優劣高低之分,但是真誠的致謝沒有。只要發乎內心,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情感,就是一份優秀的致謝。甚至,出於應試的需要,高考作文都未必比論文致謝真誠。

近兩年,一些論文致謝走紅網路。仔細去讀,倒不是語言有多麼高階華麗,而是樸實的文裡流淌著情真意切。最近,“感謝你們在我每一次面臨選擇時,幫我分析得失卻從不替我決定”“希望我努力成長,能趕上你們變老的速度”的致謝內容,就令一位母親潸然淚下。而還有的致謝,單是講述個人的故事和經歷,就已讓人忍不住淚流滿面。

比如中科院工學博士黃國平的論文致謝,講述母親在他12歲時離家,父親在他17歲時出車禍去世,而他“只願年過半百,歸來仍是少年,希望還有機會重新認識這個世界,不辜負這一生吃過的苦”,被網友們稱為現代版《送東陽馬生序》;再如東南大學工學博士仲濟濤感謝博一與自己結婚的妻子,被讀者喻為現代版的《項脊軒志》。

這些致謝,或許沒有論文內容那麼“高精專”,但是卻有著真誠情感的公約數,它們也是論文發光的一部分。

當然,明白了致謝的真誠可以打動人,我們就更要努力過好這一生。換句話說,也只有把大學、讀研、考博這些求學歲月過充實了,對得起自己了,在致謝部分提一句感謝自己,才能問心無愧、自然而然,才能更好地面對接下來的工作和生活。

人生很長又很短,我們都要對自己、對他人真誠。論文裡,研究物件是主角,但是致謝裡可以是自我的一方天地,自己和自己的身邊人都可以成為主角。透過致謝,也可告誡自己,我們都要做生活的主角,都要做人生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