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王石造殼的4個“合夥人”

菜單

王石造殼的4個“合夥人”

王石造殼的4個“合夥人”

圖:萬科集團創始人、深石收購發起人 王石

作者 | 劉瑩

出品 |

焦點財經

闊別萬科四年後,71歲的王石再度走上了創業之路。這一次,他將目光鎖定在了“SPAC”。

4月8日,港交所披露,由王石和亞投資本聯合發起的深石收購企業有限公司(簡稱“深石收購”)已正式遞表IPO。這也是港交所SPAC上市機制正式生效以來,第12家遞表上市的SPAC公司。

王石造殼的4個“合夥人”

圖:12家在港交所遞表上市的SPAC公司,製表:焦點財經

何為“SPAC”?

所謂“SPAC”,即“特殊目的收購公司”。與傳統IPO和“借殼上市”不同,“SPAC”上市的唯一目的是尋找目標公司,透過反向併購方式,實現目標公司的上市融資。作為一種新型上市融資模式,“SPAC”被不少人稱為“上市盲盒”。

相比傳統上市方式,“SPAC”往往上市時間短、成本低,資訊披露良好且靈活性高。在併購估值上的表現也常會高於私募投資。因此,“SPAC”還被普遍視作波動市場環境中發行人不錯的新選擇。

在美國,“SPAC”上市已有30餘年歷史,歐洲和亞洲市場也不乏“SPAC”身影出現。資料顯示,2021年,美國共有610家企業透過SPAC上市,融資額超1610億美元,佔美國市場新股發行的比重為64%,超過了傳統IPO。

不過,港交所SPAC上市機制則是今年1月1日起才正式生效的新鮮事物。相比美國和新加坡市場,港版SPAC在集資規模、發起人資格等方面的要求更為嚴格。

評論指,SPAC這幾年吸引了大批狂熱追隨者,李澤楷、鄭志剛、黑石、軟銀等都有參與。“SPAC”雖有諸多優點,卻也非毫無風險,SPAC殼公司在成功併購前就可能存在操作風險。此外,港版SPAC更傾向於“重質不重量”路線,這也意味著港交所的SPAC大機率不會出現美國式的過度火爆。

搶灘“SPAC”

佈局“SPAC”,王石籌謀已久。

梳理可知,早在去年4月時,市場即已流傳出“王石正籌備發起設立自己的SPAC,尋找大健康、運動科技及城市生活更新領域的合適企業和投資機會,未來或將赴美上市”的訊息。

如今的市場走向恰在沿著此前傳聞指向的方向發展。深石收購招股書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21年5月,也即上述傳聞發酵後不久。股權結構上,深石收購由王石及亞投資本各持股65%及35%(B類股份)。

未來,深石收購將主要聚焦兩大投資主線。其一,是綠色科技,包括但不限於城市科技、智慧城市、房地產科技、電動汽車(EV)、清潔能源、物聯網(LOT)、自動化、智慧製造、智慧建設及碳捕捉、應用與封存(CCUS);其二,是環保消費品與服務,包括但不限於數字服務、健身與娛樂、運動娛樂、服裝、食品與飲品,以及家居產品等。

這也與此前傳聞不謀而合。

成立至今,深石收購尚未產生任何收入。據招股書,自2021年5月3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深石收購的開支為338。87萬港元,負債淨額為320。16萬港元。此外,該公司尚未從事任何業務。這也符合SPAC的特點。SPAC需先完成IPO,再透過業務兼併收購有發展前景但未上市的目標公司。

王石造殼的4個“合夥人”

圖:深石收購業績情況,來源:招股書

強大管理天團

為獲得更好發展,王石為深石收購組建了強大的管理團隊。據招股書,深石收購的主席為王石,董事兼執行長為頂級投行家劉二飛,董事為丁道一,董事兼首席財務官為張天、營運長為周默,首席投資官為佘詩穎。非獨董名單裡則出現了搜狐集團創始人張朝陽、萬科獨董劉姝威等的身影。

王石造殼的4個“合夥人”

圖:深石收購管理團隊,來源:招股書

整體來看,深石收購的管理團隊幾乎全部來自知名金融機構的投行部,多處理過上百億元的併購大單或幫助過知名企業上市融資等。這些人裡,既有王石在萬科共事的“老朋友”,也有出身華爾街頂級投行的新貴。

比如,在華爾街“摸爬滾打”20年的劉二飛,曾任職美林、東方惠嘉、摩根、高盛美邦及洛希爾等歐美投行,更曾經手過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南方航空等多家國企大盤股的海外融資、上市。2016年,劉二飛創立“亞投資本”,專注大中華區及東南亞市場的投資與跨境收併購業務。

深石收購招股書顯示,作為公司的發起方之一,亞投資本截至2022年3月21日的在管資產已有超15億美元,所投資的公司涉及新能源汽車、智慧出行、先進製造、機器人、消費品及物流等,成績斐然。

張天也是如此。資料顯示,張天曾供職於摩根士丹利投資部,結識王石後即加盟了後者的深石集團擔任高管。在深石收購,張天的角色是執行董事兼執行長,與劉二飛並稱為王石推進“深石收購”業務的“左右手”。

深石收購營運長周默則為王石原萬科“舊部”,是王石的“老朋友”。2017年,萬科等中國財團以116億美元代價收購新加坡物流地產巨頭普洛斯,以及2018年萬科入股戴德梁行等知名收併購案例皆由周默操刀推進。

因“600字真言擊碎藍田神話”一舉成名的劉姝威也是萬科“老臣”,且連續多年擔任萬科獨董。2015年“寶萬之爭”打響之時,劉姝威曾多次利用自己在財經圈和輿論界的影響力,發文質疑寶能收購萬科資金來源的合法性,力挺萬科。在關鍵時期,劉姝威憑藉自身影響力及專業性為護衛萬科立下了赫赫戰功。

除萬科獨董之外,劉姝威還自2019年起開始擔任格力電器、中光學的獨立董事,自2020年起擔任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獨立董事,更曾在2002年獲評央視“經濟年度人物”和“感動中國——2002年度人物”。擁有多重重量級身份、領先的專業能力以及強大朋友圈的劉姝威毫無疑問是王石推進“深石收購”業務開展的優秀夥伴。

除了這四個“造殼”合夥人之外,搜狐集團創始人張朝陽、在遠洋集團擔任董事會審計委員會主席及戰略與投資委員會成員的林倩麗等也是王石“深石收購”業務開展不可小覷的合作伙伴。

在招股書中,深石收購坦誠,“憑藉團隊在全球重點行業建立的廣泛、深厚的人脈網路,預期將利用團隊的能力,發現、收購併經營旨在公開市場實現長期成功的企業,從而為股東帶來可觀回報”。換言之,深石收購十分認可公司管理團隊實力強勁的說法。

普華永道曾在年初預測,2022年將有10-15家SPAC公司赴港上市。如今第一季度剛過,港交所就收到了12家SPAC公司的上市申請,與普華永道的全年預測數量相差無幾,足見資本市場對“SPAC”這一新事物的熱情。“SPAC”賽道正愈發擁擠,王石的“深石收購”未來前景如何,仍需時間檢驗。

回溯可知,作為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曾有過不少高光時刻。如今其年過七旬“二度創業”,心態如何?

這一點或可從其近期言論中窺見一二。今年今年3月時,王石曾在社交媒體發文感嘆,“我們應該往前走,應該有一個追求目標,不要受自己的年齡限制,不要受想象力的限制。現在搞雙碳經濟更何嘗不是如此?面對未來,我們要賦予自己榮譽,一種責任,賦予未來以願景。”

4月9日,也即深石收購遞交招股書之後,王石再發文表示,“遇到阻礙,比起埋頭苦幹,駐足思考後重新出發可能是個更好的選擇”。不論未來如何,王石當前錨定賽道,重新出發的做法,已經收穫了不少讚譽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