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狄仁傑是武則天的寵臣,為何被老百姓砸了祠堂?

菜單

狄仁傑是武則天的寵臣,為何被老百姓砸了祠堂?

狄仁傑是武則天的寵臣,為何被老百姓砸了祠堂?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魚亭

俗話說得好,老子英雄兒好漢,強將手下無弱兵,然而,在實際情況中,老子英雄兒狗熊的更多,很多名臣、宿將的一世英名,都是敗在了兒子手中。

狄仁傑是唐、武周時期的一代名臣,不僅對武週一朝居功厥偉,而且對唐王朝的延續做出巨大貢獻,堪稱國家的股肱棟樑。

可是,在狄仁傑晚年,他的生祠堂卻被百姓砸毀,砸生祠不亞於刨祖墳,這對狄仁傑的聲譽影響極大,也算狄仁傑一生罕有的汙點。

狄仁傑正直敢諫,為唐王朝立下大功

之所以狄仁傑在中華歷史上人盡皆知,就是要因為其直言敢諫、忠於國家、不畏強權且聰明睿智。在武則天統治前期,作為一個女子,要想統御天下,其阻力是巨大的,為此武則天開始使用暴力來維護她的統治,以至於酷吏遍佈天下,冤獄隨處可見。

所以,在嚴酷的政治環境中,狄仁傑不僅要保住自己的安全,還要為國家出力,十分不易。公元692年,時任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的狄仁傑被來俊臣誣陷,抓捕下獄。

狄仁傑是武則天的寵臣,為何被老百姓砸了祠堂?

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就好比宰相,其官位已經位極人臣,即便如此,狄仁傑仍可以被誣陷下獄,可見當時的酷吏政治有多麼恐怖。

史料記載“時一問即承者例得減死,來俊臣逼協仁杰,令一問承反。仁杰嘆曰:「大周革命,萬物唯新,唐朝舊臣,甘從誅戮。反是實!」俊臣乃少寬之。”

狄仁傑為官多年,對來俊臣的手段很是瞭解,如果他寧死不招供,八成會死在監牢中,所以人傑為了能活下去,直接招供了謀反罪。

接著,狄仁傑寫好書信,信中有其冤屈實情,並假託換衣服為名,將信件夾在衣服中送了回去。

他的兒子狄光遠看到書信,才得知實情,而恰巧當時武則天廣開言路,不論什麼人都可以檢舉彙報,因此狄光遠見到了武則天,武則天得知實情,才放出了狄仁傑。

一方面,我們看出了狄仁傑的高明之處,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出武則天對狄仁傑也是另眼相看,如果換成旁人,可能早就被來俊臣折磨致死。

在武則天考慮接班人的問題時,狄仁傑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武則天想立武三思為太子,便詢問大臣意見,大臣們不敢回答,而狄仁傑站了起來:“依臣看,上天和百姓都沒有放棄唐朝的仁德,外寇犯邊,陛下曾讓梁王(武三思)募兵,一個月才招募不到一千人,而廬陵王(李顯)不到十天,就招募五萬人,要繼承大統,非廬陵王不可!”

狄仁傑是武則天的寵臣,為何被老百姓砸了祠堂?

聽到狄仁傑一席話,武則天勃然大怒,直接休會。狄仁傑的態度太過堅決,這讓武則天十分不爽,可如果狄仁傑不說,武則天一旦真的立武三思為太子,那麼唐王朝可能就毀了。

此後,狄仁傑多次奉勸武則天,加之武則天經過仔細思考,才最終立李顯為太子,因此唐王朝得以延續。倘若沒有狄仁傑等人的苦諫,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兒子坑爹,被百姓砸毀生祠

除了國政大事,狄仁傑在地方任上,也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狄仁傑在獄中被釋放後,武承嗣等人仍對狄仁傑“念念不忘”,多次請求武則天殺了狄仁傑,這也很好理解,武承嗣等人是武家的人,而狄仁傑主張立李唐後世為繼承人,雙方的矛盾早已公開化。

因此,考慮到武家人的利益,武則天暫時將狄仁傑貶為彭澤令,由於狄仁傑政績突出,當地人為狄仁傑立下生祠。一般祠堂,都是人去世之後,人們為祭奠其功績或者貢獻,立的祠堂,如果功績突出,或者深受百姓愛戴,在活著的時候,也可以立祠堂,就叫做生祠。

萬歲通天年間,契丹攻陷冀州,河北地區人心惶惶,為了抵禦外敵,狄仁傑被提升為魏州刺史。當時,很多百姓都被要求拿起武器,守衛城池,修繕城牆。狄仁傑到了魏州後,讓姓返回耕,百姓對狄仁傑感恩戴德。

由於狄仁傑名氣太大,契丹聽說狄仁傑坐鎮魏州,就真的撤軍了,在某種意義上說,這也叫不戰而屈人之兵。

狄仁傑是武則天的寵臣,為何被老百姓砸了祠堂?

史料記載“及去職,其子景暉為魏州司功參軍,頗貪暴,為人所惡,乃毀仁杰之祠。”

為了紀念狄仁傑的功勞,魏州百姓再次為狄仁傑立了一座生祠,然而,就在不久之後,他的兒子,時任魏州司功參軍的狄景暉就給他爹惹出了大麻煩。

狄仁傑調到魏州的時候,狄景暉同樣在魏州任職,狄景暉沒有繼承狄仁傑的忠誠正直,反而仗著老爹的威信橫行鄉里、無惡不作,這讓當地百姓吃了不少苦頭。

為此,魏州百姓遷怒於狄仁傑,大家一氣之下,把狄仁傑的生祠給毀了。事情傳到狄仁傑耳中,狄仁傑馬上停了兒子的職務和俸祿,重重懲罰了兒子。

以狄仁傑的做事方式,他對兒子一定不會姑息,那麼,狄仁傑會在乎一座生祠嗎?為了撥亂反正,為了國家利益,狄仁傑敢在武則天面前直言不諱,甚至毫不在乎自身安危,對於一座生祠的毀壞,想必狄仁傑也只會一笑置之。

倘若狄仁傑是個貪戀權位,愛惜羽毛的大臣,他必定不會得罪那麼多人,讓自己一次次陷於危險之中。

或跟武承嗣、武三思有關

史料記載“仁杰嘗為魏州刺史,人吏為立生祠。”

當初,這座生祠,不一定是百姓為狄仁傑建的,很可能是當地官吏建的,具體原因,一方面,可能在於狄仁傑的巨大功績,另一方面,也可能包括官員們的阿諛奉承,對此,狄仁傑本人一定很清楚。

狄仁傑是武則天的寵臣,為何被老百姓砸了祠堂?

如果是官府設立的祠堂,那麼百姓敢去砸嗎?於是,這件事就引發了聯想,狄仁傑在朝廷的敵人很多,最大的敵人當屬武承嗣、武三思等人,武承嗣還曾多次想致狄仁傑於死地。

如果說武承嗣等人透過狄景暉這件事借題發揮,找人毀了狄仁傑的生祠,噁心狄仁傑,敗壞他的名譽,同樣說得過去。透過之後武三思的齷齪行為推測,這幾位朝廷奸佞很可能這麼做,狄仁傑有原則有底限,但武三思等人為了權力往往不擇手段、壞事做盡。

事實上,在後世,世人並沒有因為狄景暉來詆譭狄仁傑,正所謂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天寶六載,狄仁傑與張柬之、魏元忠等人一同配享太廟,祭祀於中宗廟廷。(文/九魚亭)

參考資料:《新唐書·卷一百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