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單雄信三次轉世反唐,為何他與唐朝有不共戴天之仇?

菜單

單雄信三次轉世反唐,為何他與唐朝有不共戴天之仇?

生活中常講“亂世出英雄”,筆者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

與其說是亂世出英雄,倒不如說是盛世埋沒英雄。英雄每個時代都有,只不過亂世更容易得到鍛鍊,更殘酷,成長也更快,更有機會踏著屍山血海成長起來。

從根本的角度出發,人的才能不論亂世治世都是差不多的。假設在一個和平年代,一個將軍可能是上面有人託關係當上的。那麼只要不是真正打仗,並不能證明他沒有才能。

單雄信三次轉世反唐,為何他與唐朝有不共戴天之仇?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有了戰亂髮生,自然會多出一項客觀的選拔標準,這樣一來那些濫竽充數的人才會露出馬腳。久而久之,真正有才能的人則顯露出來,成為當朝英雄。

掏心窩講,很多人都羨慕名將的風采,很想體會一下在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的感覺,這個既定的事實誰也無法改變。軍事論壇裡往往人滿為患,自然會導致一些人悔恨生不逢時。

但諸位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個細節,縱觀整個歷史的發展,這樣的人有幾個?上戰場之後並沒有那麼容易存活,多少人都是心懷這樣的氣魄,最終只能落得悲慘的結局。

單雄信三次轉世反唐,為何他與唐朝有不共戴天之仇?

當然,作為公平客觀的英雄選拔平臺與機制,無數人還是心馳嚮往,比如單雄信。據史書中記載,他曾三次轉世反唐,他和唐朝有什麼不共戴天之仇?

何許人也

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我單雄信大哥是山東菏澤曹縣人,這個來頭著實有點讓人畏懼。

“山東菏澤曹縣(shǎn dǒng hè zē cào xiǎn),牛畢六六六我喱寶貝”,時不時還回蕩在自己的腦海中。當時網友們為了調侃,還說“地球分為南半球和曹半球”。

除了史書中對他的瞭解,更多的則是來自影視劇。印象中這個人威猛高大,勇武過人,又被人們稱之為“飛將”。交好同郡徐世績,二者是出生入死的兄弟。

單雄信三次轉世反唐,為何他與唐朝有不共戴天之仇?

隋末唐初爆發農民起義,單雄信在這場亂世中投靠了魏公李密。在拜為大將軍後,率領瓦崗山農民起義軍征戰四方,參加著名的偃師之戰。

至於他未來的三次轉世反唐,這裡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單雄忠,即單雄信的哥哥。當時李淵率領的起義軍在晉陽起兵,恰巧碰到了前來打獵的單雄忠。

看到他裝備齊全,李淵以為他是楊廣派來的殺手,隨即下令軍隊射死了單雄忠。和我動手就那麼一回事兒了,這可是我的親哥哥。作為亂世中的英雄之一,單雄信當然咽不下這口氣。

單雄信三次轉世反唐,為何他與唐朝有不共戴天之仇?

內心萬般不甘的他,開始了反唐之路,後來更是做了群雄王世充的大將軍。雙方在交戰中當單雄信直奔李世民,還好在徐茂公的掩護下後者才有了一條生路。

被李世民擒拿後,最終被行刑處理。在臨終之際,程咬金曾為單雄信送行並帶了一碗酒:“單二哥,下輩子投胎轉世為人再找李世民算賬”。果然,他三次投胎轉世,只為幹掉大唐。

東遼大將

直接從史書的角度去分析,未免過於官方無趣,筆者還是以電視劇為根本去聊一聊。在《薛仁貴徵東》中,東遼紅袍大力子元帥蓋蘇文,算得上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大將軍。

作為反唐的代表人物,李世民對其心存忌憚。單雄信在離去後轉世成蓋蘇文,掌管了高句麗國末期的軍事大權。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登基,蓋蘇文除掉了自己的老國王,當上了高句麗的攝政王。既然一個朝代我說了算,那我就必須和唐朝磕上那麼一磕。

單雄信三次轉世反唐,為何他與唐朝有不共戴天之仇?

古代的高句麗是緊挨著東北和朝鮮半島,不停地在大唐邊境騷擾。唐太宗得知後,親自率領水路五百船四萬兵、陸軍六萬發動親征,因為天氣環境的惡劣,大唐折兵數千返回長安。

在進行了短暫籌備後,唐太宗次年再次帶領軍隊發動戰爭,最終因不熟悉氣候,再次還師。他們意識到蓋蘇文的實力不容小覷,直到公元661年唐軍與新羅聯合才將其拿下。

據說蓋蘇文當時還殺害了在鳳凰山瓦崗兄弟之一的齊國遠,其他瓦崗兄弟得知這個訊息後,全部張羅為其報仇。奈何蓋蘇文的實力太強大,26個瓦崗兄弟全部被殺害。

單雄信三次轉世反唐,為何他與唐朝有不共戴天之仇?

李淵在打天下時,單雄信就給唐朝造成了不小的威脅;單雄信在去世後,高句麗的攝政王蓋蘇文再次困擾著整個大唐。潛意識中人們都有這樣一個觀念:蓋蘇文是單雄信的轉世。

滅唐元帥

在大多數人的看法中,這個人物是虛構的,包括諸位在瞭解他的時候,也都是源於《說唐三傳》《混唐後傳》這兩部影視劇。史學界中有這樣一個說法:蘇寶同是單雄信的二次轉世。

當時蘇寶同祖父蘇定方原劉黑闥部下,各為其主,隨即佈下埋伏只為擒拿羅成。奈何劉黑闥兵敗,蘇定方隨其部下投降李唐,雙方一同設計害死了羅成。

羅成的遺腹子為了給爹爹報仇,最終殺了蘇定方。但蘇麟弟弟蘇鳳卻逃亡到西域定居,並在這裡壯大實力成為大元帥,即我們前面所說的蘇寶同。

單雄信三次轉世反唐,為何他與唐朝有不共戴天之仇?

世仇就這樣被演繹到了後代,蘇寶同痛恨羅通,立志推翻朝廷,殺死羅通。為了提高自身武藝,他特意拜李道符為門下,為接下來的復仇之路做好鋪墊。

蘇寶同苦等多時,起兵犯唐,公開挑釁朝廷。當時唐朝在為皇帝為唐高宗,聽到這個訊息後隨即派出徐茂公、薛仁貴等陣容,並御駕親征。

作為當時最強大的一個王朝,西域當然不是它的對手。在這個節骨眼上,唐高宗開始意驕志滿,蘇寶同抓住時機將唐朝大軍圍在鎖陽城,致秦懷玉、尉遲寶林、寶慶等大將均被殺害。

單雄信三次轉世反唐,為何他與唐朝有不共戴天之仇?

雖然後人對蘇寶同最多的評價就是“梟雄”,但不可否認其對大唐的仇視。因個人恩怨而不惜引發兩國戰爭,棄黎民百姓於不顧,歷史上實在不多得。

偽燕皇帝

第三次轉世為安祿山,這個名字沒有人感到陌生,安史之亂的發起人。除了所謂的奪權,還和一個人脫不了關係,那就是徐茂公。

天寶年間,安祿山經義父張守珪舉薦,深受唐朝統治者的信任。隨後兼任平盧、范陽和河東三鎮節度使,掌握著整個東北地區的話語權,那這和徐茂公又有什麼關係?

野史中記載,徐茂公的後代和安祿山的義父有矛盾。張守珪這個人比較保守,雙方雖然有矛盾,我不和你往來就是了,但徐茂公的後代卻在處處設計陷害於他,直至張守珪被貶。

單雄信三次轉世反唐,為何他與唐朝有不共戴天之仇?

這可是帶我發展致富、平步青雲的人,安祿山當然看不過眼。奈何徐茂公、包括他的後代都是皇帝身邊的親信,這間接導致了安祿山對李氏王朝的仇視。

有了這個叛亂的想法,那就著手實施,他在范陽郡城北邊築起了雄武城,儲藏兵器、糧食。就在這個時候,楊國忠在唐玄宗面前不斷說他的壞話,甚至各種陷害。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安祿山從范陽起兵造反,詐稱奉唐玄宗旨意率領部隊討伐逆臣楊國忠。當時整個軍隊人數達到15萬,一路直取洛陽城。隨後安祿山國號大燕,定都洛陽。

單雄信三次轉世反唐,為何他與唐朝有不共戴天之仇?

“見宮闕尊雄”,安祿山享福意識過早,導致治軍不嚴。雖然唐軍覆滅,但叛軍控制的河北各州郡中有十多個歸降朝廷,這也直接導致了安史之亂的失敗,最終為子所弒。

寫在最後

封建也好迷信也罷,畢竟只是野史中的記載,至於真實性筆者就不做過多贅述了。回到問題最初,李世民誅殺單雄信的結局避免不了,各種私心只為個人利益,如此精明的李世民怎會留他一條生路?

退一萬步去講,即便留他一條生路,單雄信還是會反叛,因為他心底兒從來就沒服過。加上自身特殊的性格,讓他或者只是為自己留下禍患。所以即便徐茂公再怎麼挽留,李世民仍然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

在很多人看來,皇帝是一個光鮮亮麗的職業,畢竟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從沒有人體會過他們的苦衷。這種高危職業,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盯上,看來當皇帝真不是容易的活兒,更別說享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