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清朝鼎盛的時候,緬甸都打不贏

菜單

清朝鼎盛的時候,緬甸都打不贏

乾隆三十年,清朝和緬甸貢榜皇朝發生一場戰爭,這是一場屬國對宗主國主動挑起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爆發前,貢榜王朝就經常騷擾清王朝的邊境,經常派兵侵犯清王朝的領土,向清王朝的土司收取貢賦錢糧,如果那個土司不交,緬甸就開始用兵對付。清王朝在忍無可忍之下,終於在1762年派兵出擊,打算教訓一下這不聽話的小弟。但沒想到的是,竟然打不過緬甸,這場戰爭直接進行了七年之久,最後緬甸國小耗不住,主動求和,才結束了這場可笑的戰爭。

清朝鼎盛的時候,緬甸都打不贏

清緬戰爭總共有四個階段,第一第二個階段,清朝正值大金川造反,乾隆只是派了雲南的綠營對付緬甸,當時總共調集了二萬部隊,二次都是孤軍深入,被緬甸用地形給重創了。當時的緬甸兵力有數萬,加上懂地形,清朝這二個階段敗了,還可以說得過去。

清朝鼎盛的時候,緬甸都打不贏

清朝鼎盛的時候,緬甸都打不贏

三次失敗,乾隆再也忍不住了,發動了最大規模的伐緬作戰。點滿洲兵1萬四千,貴州綠營1萬,加福建水師2000人,加上當時土司的地方軍,合計三萬多人伐緬。但可惜的是,還是打不贏緬甸,福建水師被人家的大炮轟退了,陸軍因為不適應,很多人生病,三萬多人能作戰的只有一萬多人,還賠上了幾名將領,才勉強把緬甸耗下去了。最終雙方議和,簽訂了條約。

清朝鼎盛的時候,緬甸都打不贏

當時的中國人口四萬萬人,在還是冷熱兵器交接的時代,清朝吹得最厲害的乾隆時代,竟然差點無力維持三萬多人的軍隊作戰,這是因為清朝重用滿族人,可以理解。但和緬甸作戰結束後,當時緬甸軍隊使用的槍是從英國進口的,在這場作戰中,一些將領認識到火器的重要,就建議乾隆改善火器技術,僱傭西方人,採用新式訓練法。但搞笑的是,吃了虧的乾隆竟然以“騎射乃建州之本”給拒絕了。因為輕敵自大導致戰爭的失敗,戰後又拒接西方軍事化這個正確的要求,錯過了軍隊增強的機會。不思進取又盲目排外,導致後來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