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中國歷史上專制皇帝第一人

菜單

中國歷史上專制皇帝第一人

中國歷史上專制皇帝第一人

中國歷史上專制皇帝第一人

中國歷史上專制皇帝第一人

中國歷史上專制皇帝第一人

? 公元前259年中國農曆正月,一名男嬰在趙國邯鄲降生了。他,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國的創立者,西方人眼裡的中國拿破崙。他13歲就繼承了秦國國君的王位,22歲“親理朝政”,誅滅六國。統一六國之後,他想自己又叫什麼呢?他覺得自己的功勞威望比古時候的三皇五帝還大,就採用了皇帝這個名稱。自己是中國頭一個皇帝,就叫始皇帝,人們就稱他為秦始皇。

? 當看到秦陵時,你會被眾多高大的兵馬俑所激動,被富麗的銅車馬所震撼,就會想到秦始皇這個名字,接著想起一張恐怖可怕的臉龐。然而翦伯贊先生在《秦漢史》中說,“秦始皇並不是後世所想象的生長著一幅嚴肅得可怕的面孔,假如他多少有些母親的遺傳,他應該是一位英俊而又漂亮的青年。”

? 這個美男子是人們都熟悉的,但關於他的評價卻是大相徑庭,有人讚揚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責罵他是“暴君”。同是一個人,做的事大家也一致清楚,評價卻如此懸殊,這主要是由於評價的標準與方法不同造成的。

? 我們不妨簡要看看秦始皇的歷史活動:驅動百萬大軍,實現了四海統一大業;派軍隊南開靈渠,攻越族;北築長城,擊匈奴,建立中國歷史上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國家;實行一系列國家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縣制;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以法家理論為治國指導思想,制定頒佈了秦律,並規定以法為教,以吏為師;下令焚書坑儒,殘害文化;在他統治期間,刑罰嚴酷,徭役繁多,賦稅沉重。

? 這就是秦始皇。毫無疑問,人們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肯定或否定的理由:讚歎者著眼於他的統一偉業,譴責者抓住他的暴政。可見他的功與過是聯絡在一起的,並不那麼容易一截為二。如為了完成統一大業,秦國征戰十年,在這一過程中有數十萬甚至是成百萬的生命在戰爭中同歸於盡,但統一戰爭確實推動了歷史的前進。翦伯贊先生認為應當歷史地看問題,即把秦始皇置於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他的功過是非,去研究他的貢獻和過失。這樣可以避免片面性,得出較為合乎歷史實際的結論。

? 翦伯贊先生說,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統治階級中的一個傑出的人物。不單因為他是一個王朝的創立者,更是因為他順應了中國歷史發展的傾向,充當了中國新興地主階級開闢道路的先鋒,在中國歷史上,消滅了封建領主制,開創了一箇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主義的新的歷史時代。

?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作為一個典型的專制皇帝,他把權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然後實現自己心中的想法,我們也不能把專制獨裁完全說成是他的個性。在戰國末年,專制獨裁是以秦始皇為首的新興地主階級的階級專政的表現形式。

? 新興的地主階級想要奪取政權,集中權力是不可避免的。在戰國末葉,以六國貴族為首的舊勢力,雖然已經臨於末日,但他們還在用一切的力量來作最後的掙扎,企圖保護他們垂危的腐朽的統治。在這種情況下,新興地主階級只有集中權力,用武力去粉碎舊勢力的抵抗。秦始皇執行了這個歷史使命。他以秦國為據點,向六國舊貴族進行了毀滅性的討伐,在黃河南北的大平原中進行了一次歷史性的大掃除,使封建領主制留下來的殘餘一掃而光,然後在六國的廢墟上建立起新興地主階級專政的封建專制主義國家。

? 翦伯贊認為,建立封建專制主義國家是歷史向秦始皇出的新問題,因為在當時,不但中國不曾有過,全世界也不曾有過封建專制主義制度。秦始皇是在沒有任何範本可以借鑑的情況下,首創這一制度的。他功勞巨大,因此封建社會的這一發展,意味著農民對封建土地所有者的人身隸屬關係有一定程度的放鬆,或者說是農奴制的廢除。

? 接下來就是眾所周知的開始修建長城、實行焚書坑儒、制訂嚴律刑法,這些都是為了國家政權得以長治久安。

? 要建立一個封建專制主義國家,必須有一套全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制度。當然最重要的是經濟制度,秦始皇下令“使黔首自實田”,用命令把土地私人所有制從秦國推廣到以前在六國統治下的地區;在政治體制方面,他宣佈了廢封建為郡縣,建立了以他自己為首的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的政治制度。此外,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軌,統一文字。這些不僅影響至以後兩千年的封建社會,而且及於現在,如文字的統一就是一例。秦始皇採取的各種統一措施和制度,對當時的歷史發展來說,是一種大膽的革新,他不僅改變割據狀態的政治和文化,而且使封建的社會經濟順利地向前發展。

? 軍事力量的異常強大使得秦始皇第一次在中國土地上建立了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其幅員遼闊讓所有的中國人自豪,讓所有的外國人害怕,它西至臨洮、羌中,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東南到了中國內地的盡頭。此外,秦始皇又開五尺道以通滇黔,鑿靈渠,分湘江之源以通嶺南。這樣就打通了從中原通達西南和嶺南等邊遠地區的道路,突破了這些地區諸民族的原始閉塞性,使得當時的許多落後地區有機會接觸中原的文化,並且逐漸加入了封建主義的經濟和文化體系之中。這對中國歷史的全面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 有些事情在當時看來是很痛苦的,很不人道的,像秦時長城。秦始皇每年徵發民夫四十餘萬,在當時男人辛苦勞作尚不能果腹,女人紡織的布都無法蔽體的情況下,徵調如此之多的民力去從事非生產性勞動,造成的結果只能是放眼盡白骨的慘劇,“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民間傳說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普通百姓對修築長城的怨言。但長城給後人留下的是無窮的利益和財富,它成為中國民族的永久一部分,在民族的血液中流傳,在當時也是為了保衛黃河流域的城市和農村免於匈奴人的蹂躪,翦伯贊認為這點秦始皇是不應該受到譴責的。對於焚書坑儒,翦伯贊也認為對於古文獻的儲存和學術的傳授來說是造成了較大的損失。但是在當時統一與分裂激烈鬥爭的年代裡,秦始皇用這種手段打擊復活封建貴族政治的反動思想,又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事。

? 當然秦始皇有受到譴責的地方,就是他大修宮殿、墳墓。他還沒有統一六國之前,就已經有不少宮殿,而在統一六國期間,更是大興土木,每滅一國,便要將該國的宮殿建築在咸陽附近仿造一遍,使得整個關中地區,全部都是他豪華的宮殿群。其中最有名的是被項羽一把火燒掉的阿房宮。他又用刑屠七十二萬人穿驪山作陵。同時為了炫耀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秦始皇帝多次到東方、北方、南方各地巡視,四處奔走,勞民傷財嚴重。他50歲病死在出巡途中,結束了短暫的一生。家喻戶曉的秦始皇,因完成統一大業而名垂千古,因實施暴政遭千古罵名。秦王朝只存在了15年,可皇帝制度、皇帝意識影響了中國幾千年,並將繼續影響下去。

參考文獻:李顏壘、於海英著《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國歷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