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網上愛心捐款還要收3元“手續費”?業內人士:籌款業務面臨“造血”壓力 免費時代或將過去

菜單

網上愛心捐款還要收3元“手續費”?業內人士:籌款業務面臨“造血”壓力 免費時代或將過去

網上愛心捐款還要收3元“手續費”?業內人士:籌款業務面臨“造血”壓力 免費時代或將過去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平臺賴以生存的互助等盈利業務難以繼續,籌款業務本身面臨“自我造血”壓力。

紅星新聞實習記者 宋昕澤

記者 潘俊文 實習生 鄧鑫芸

編輯 張尋

近期有多名網友爆料稱,自己在輕鬆籌平臺上捐款,卻被收3元費用,甚至捐款1元也被收取3元。按網友的理解,這一費用是平臺收取的“手續費”。“我只是想給小天使(患病兒童)捐點錢,誰還有時間去研究平臺的規則呢?”一位捐款網友說道。

紅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收取“手續費”的不止一家,安心籌也存在同樣的情況。在安心籌捐款時,平臺會預設勾選“支付3元‘加入安心大家幫’”。記者注意到,這些平臺只有不勾選相關選項才可以避免扣費,費用可退,但不仔細研究很多人不會注意。

此外,記者瞭解到,從今年1月中旬開始,水滴籌平臺已在江蘇徐州等城市試點收取服務費。在徐州,服務費的金額為實際籌款金額的3%,最高不會超過5000元。平臺相關人員坦言:“免費時代或將過去。”

網上愛心捐款還要收3元“手續費”?業內人士:籌款業務面臨“造血”壓力 免費時代或將過去

↑有網友稱,自己捐款1元卻支付了4元。圖據網路

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助理院長黃浠鳴告訴記者,此類平臺依託的母體本質上是商業機構,一般藉助不盈利的籌款業務吸引流量、獲取客戶,再基於流量去開展公司的其他業務,如互助、保險等盈利業務。隨著平臺賴以生存的互助等盈利業務難以繼續,籌款業務本身面臨“自我造血”壓力。

專家指出,支援平臺設立合理的服務費機制,但在保障捐款人知情權方面應更為完善。對於服務費的標準,在適用市場機制確定服務價格的同時,要考慮大病求助這一服務領域和服務物件的特殊性,不能以經濟效益為指揮棒,更要兼顧社會效益。

網友捐款:

被收3元“手續費” 甚至捐1元也要收

3月7日,網友小黃在輕鬆籌為一名患病兒童捐款29元,微信扣款資訊顯示的也是29元。捐款時,她下意識勾選了《使用者資助說明》,但並沒有仔細閱讀具體的內容說明。當她退出後再點進籌款頁面時,她才發現只捐給兒童26元。

小黃對此產生了疑問,“不是說零手續費的平臺嗎,為什麼被扣了3元?”“我雖然捐得不多,但我希望捐多捐少都能全部用到患者頭上。我理解平臺運營需要成本,但能否告知捐款人?能否告知抽成的具體比例和金額?”小黃十分生氣。

正在讀大四的在校大學生小劉也有同樣的遭遇。2021年底,她在輕鬆籌上進行捐款,被扣款10元,但她發現捐贈給籌款物件的僅有8元。捐款時,她並沒有仔細去瀏覽頁面上的內容,“我基本不怎麼看,很快捐完就退出去”。

網上愛心捐款還要收3元“手續費”?業內人士:籌款業務面臨“造血”壓力 免費時代或將過去

↑資料圖。輕鬆籌 圖據東方IC

因為本身是學生,小劉捐的錢不多,10元、5元,一年下來,她已累計捐款200元左右。當小劉發現被扣“手續費”後,感覺很離譜,她決定放棄在輕鬆籌上捐款,轉投其他平臺。

紅星新聞記者在微博上搜索發現,有多名網友投訴此事,甚至有一名網友發文稱,她捐款1元,卻被收了3元的“手續費”,一共扣除4元。

3月10日,記者在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上查詢發現,近30天,關於輕鬆籌的投訴共有72條,大部分是投訴“手續費”問題。也有網友在“黑貓投訴”稱,捐款1元,卻被扣除了4元。

對此輕鬆籌迴應投訴者稱:“平臺未收取任何服務費用,也無誤導支付之意,如您有愛心願意幫平臺繼續運營,請留下您助力我們的費用,當然如您需要退費,請您在輕鬆籌公眾號-個人中心-我的捐款-資助平臺處申請退費。”

記者體驗:

確實可能扣費 不勾選則不扣,且可退款

有平臺解釋為

網路互助平臺的“申請費”

那麼,網友在這些平臺上捐款多扣除的款項是怎麼回事?

為了解情況,紅星新聞記者在輕鬆籌上進行了實際捐款。在一名腦癌患者的籌款專案中,下方有一選項,詢問使用者是否已閱讀並同意《使用者資助說明》,並配有解釋:“輕鬆籌已為超過200萬經濟困難的大病家庭提供免費籌款服務。支援3元幫助患者享受極速提現、技術支援、專屬顧問等服務,幫助患者快速籌得救命錢。”

記者輸入20元幫助金額,勾選《使用者資助說明》,支付時扣除23元。如果不勾選《使用者資助說明》,下方會彈窗,再次出現《使用者資助說明》及相關解釋,並附有確定和取消兩個選項。如果選擇確定,支付時仍扣除23元。如選擇取消,支付時只扣除20元。

網上愛心捐款還要收3元“手續費”?業內人士:籌款業務面臨“造血”壓力 免費時代或將過去

↑記者捐款60元,實際支付63元。

記者對該籌款專案進行3次捐款,一次捐款60元,被扣除63元。其他兩次捐款20元,其中一次被扣除23元,另一次被扣除20元。也就是說,共扣除記者106元,給到受捐物件的為100元。

記者按照輕鬆籌的迴應對“手續費”進行退款,得以成功。

3月8日,紅星新聞記者致電輕鬆籌公關,按公關人員要求,將採訪函和相關問題傳送到相應郵箱,截至發稿前,未獲回覆。

10日,記者再次在輕鬆籌捐款發現,捐贈1元,勾選《使用者資助說明》,不再扣除“手續費”。捐贈2到5元,勾選《使用者資助說明》,扣除1元“手續費”。捐贈5元以上,勾選《使用者資助說明》,扣除3元“手續費”。

此外,記者在水滴籌上捐款發現,捐款頁面同樣有“支援平臺3元”的選項,且解釋類似於輕鬆籌,但該選項預設關閉。使用者在捐款時,只要不主動勾選該選項,支付時便不會多扣除3元。

紅星新聞記者在另一家網路籌款平臺安心籌上發現,捐款時,“加入安心大家幫”的選項預設開啟,並配有解釋:“限時3元加入安心大家幫(隨時可退款),最高可獲得30萬大病救助金,患大病不愁錢。”如果捐款者不仔細看,不主動取消該選項,便會多支付3元錢。記者在安心籌某專案捐款1元,共支付4元。

網上愛心捐款還要收3元“手續費”?業內人士:籌款業務面臨“造血”壓力 免費時代或將過去

↑“加入安心大家幫”預設開啟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紅星新聞記者發現,近30天,投訴安心籌的共27條。這27條投訴內容基本都與3元“手續費”有關。對此,安心籌回覆稱:“你好您所說的3元是加入‘安心幫’的一個180天生效的一個安心互助幫會員,您可關注公眾號‘安心相互寶’,左下方有一個線上客服,線上客服那邊會協助您退款的,給您帶來不便!!”

對於這一說法,紅星新聞記者致電安心籌客服求證,對方解釋稱,所謂3元的“手續費”可以理解為加入網路互助平臺“安心大家幫”的“申請費”。經過180天的稽核後,申請人會在安心互助會公眾平臺接收到申請透過的訊息。加入的成員在遭遇重大疾病時,可以申請10-30萬元的補助金。記者詢問為什麼稽核需要180天,客服表示不清楚。

客服還表示,捐款人捐款時可以選擇自主關閉“加入安心大家幫”,這樣就不會扣款。支付3元后若需要退款,可以致電客服,退款金額實時到賬。

免費時代結束?

有平臺試點從籌款方抽取3%

最高不超五千

除了從捐款方收“手續費”,記者注意到也有平臺是從籌款人募集到的款項中抽取一定費用。

記者以籌款者的身份致電水滴籌客服時瞭解到,從1月17日起,水滴籌在江蘇徐州等地試點收取服務費。在徐州,服務費的金額為實際籌款金額的3%,最高不會超過5000元。此外,第三方支付通道也會收取0。6%的通道費。

“免費時代算是過去了,行業內大家都有壓力。”一名水滴公司相關人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公司要養人,要吃飯,我們也不指望籌款業務盈利,能夠自負盈虧就行。”

網上愛心捐款還要收3元“手續費”?業內人士:籌款業務面臨“造血”壓力 免費時代或將過去

↑資料圖。水滴籌 圖據東方IC

據瞭解,水滴籌目前在全國約十個城市試點收取服務費,包括廣西百色、江蘇徐州等。目前尚未確定全國推行的時間點,將依試點情況和社會反響而定。水滴籌經過測算,預計按3%的比例收取服務費,大體上可以維持籌款業務自我運轉。

之前,水滴公司主要依靠籌款業務拉來流量,再基於流量,透過互助或保險業務盈利。去年,水滴互助關停,這部分流量缺失。“籌款業務流量也是有到頂的一天,我們需要探索新的增長點。”這名相關人士表示。

據他介紹,水滴公司保險業務目前盈利能力尚可。但從長期看,水滴公司從成立至今還是虧損,“其實我們去年上市後股價表現一直不太好。”

專家看法:

服務費可以收 商業屬性和準公益屬性要平衡

據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助理院長兼慈善研究中心主任黃浠鳴介紹,公眾可能會將輕鬆籌等平臺看作慈善機構,但它們依託的母體本質上是為大病救助提供籌款等服務的商業機構,屬於典型的網際網路平臺型公司,有研發、裝置、人員、辦公場所等成本。

籌款平臺一般藉助不盈利的籌款業務吸引流量、獲取客戶,再基於流量去開展公司的其他業務,如互助、保險等盈利業務,建構起“籌款+互助+保險”的商業模式,盈利業務一定程度上會反哺非盈利業務,籌款資金本身也會產生利息。

但因種種原因,近年來,籌款平臺所在公司的互助業務難以為繼,陸續“升級”或者關停,籌款業務面臨“自我造血”壓力,需要盈利維持生存。“各個平臺收取一定比例的‘支援金’或‘服務費’已陸續出現,探索新的經營模式成為當務之急。”黃浠鳴說。

對於這樣的“支援金”“服務費”,泰和泰律師事務所殷浪律師指出,根據輕鬆籌的說明、操作流程以及可選項等形式來看,平臺並未強制使用者支付3元“服務費”,使用者最終可以透過不勾選的形式來拒絕支付該項費用,因此並不實質構成欺詐或強制消費。

但殷浪律師同時提醒使用者,為防範風險,在網路平臺進行支付等操作時,需特別注意平臺方的提示條款、免責條款、增值服務的說明等事項。

黃浠鳴也指出,目前我國現行法律並未禁止籌款平臺收費,但在保障捐款人知情權方面,平臺的做法有所欠缺。

“在捐款環節,平臺對使用者的提示不足,使用者往往在不知情時額外支付了‘支援金’,相關提示資訊不易識別,捐款人難以瞭解支付‘捐款’的具體構成;同時,平臺沒有為捐款者瞭解資金的流向與使用情況提供便利,這也就給捐款者造成了一定的被欺騙感和被隱瞞感。”黃浠鳴說,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這會打擊平臺的公信力。

而對於籌款平臺服務費的標準,黃浠鳴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具體標準存在立法空白。籌款平臺服務費用可適當參照慈善組織的年度管理費用標準,但兩者費用標準也存在不少差異。《慈善法》規定,“基金會年度管理費用不得超過當年總支出的百分之十,特殊情況下,年度管理費用難以符合前述規定的,應當報告其登記的民政部門並向社會公開說明情況。”

此外,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提交的一份建議中也涉及籌款平臺服務費機制的問題。

在《關於推動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健康有序發展的建議》中,趙皖平指出,目前,個人大病網路求助行業立法仍是空白,致使平臺求助資訊、捐贈資金的管理存在不規範行為,平臺商業和公益邊界模糊,行業管理僅有《平臺自律公約》等檔案。行業准入退出門檻較低,缺乏行業標準。

趙皖平支援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設立合理的服務費機制,然而“就捐了1元,要交4元,這肯定不合理,可以制定相應的規則”。趙皖平表示,設立合理的行業服務費標準,才能促使行業良性持久發展。

那麼服務費的標準究竟怎麼定,黃浠鳴認為,必要時可以透過深一輪的調研,開展成本構成、服務價值等方面調查,聽取使用者、平臺和有關方面的意見,平衡網際網路平臺的商業屬性和服務領域的準公益屬性。

“一方面基於平臺為使用者提供的服務內容,適用市場機制確定服務價格,做到公平、合法和誠信;另一方面,要具體考慮大病求助這一服務領域和服務物件的特殊性,不能以經濟效益為指揮棒,更要兼顧社會效益,做到在保障平臺的可持續運營的同時更好地贏得公眾信任、保護使用者權益。”黃浠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