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三位水滸好漢用事實證明,不靠本領、派系和手腕,照樣也能得善終

菜單

三位水滸好漢用事實證明,不靠本領、派系和手腕,照樣也能得善終

網友們有什麼想說的,想評論的,想點播的,可以盡情發揮了,小編一定會回覆的,瘋狂的評論來砸我吧!!

小編自知才疏學淺,若文章有錯請各位小主大人不記小人過,小編日後一定多加註意。

水滸的江湖相當於一個叢林世界。若想在這種環境內生存,最關鍵的就是自己要有本領——高強的武功或一門手藝。這個最知名的例子就是武松和安道全,這兩位一位武功高強,一位妙手回春。

若武功很差,也沒用手藝呢?那基本上就只能有兩條路了,一個是加入某派系,例子有很多,比如宋江的嫡系孔明、孔亮和三山派系中的施恩、周通等。再退一步,連派系都沒的可入怎麼辦?這就要依靠手腕了!說到玩手腕,宋江絕對笑傲水滸。

三位水滸好漢用事實證明,不靠本領、派系和手腕,照樣也能得善終

不過並非只有宋江一人耍手腕,其他人也耍,比如無根無基的石將軍石勇,當著宋江的面,故意一聲大吼:我這輩子就服柴進和宋江!結果進梁山,當好漢!雖石勇沒有具體老大,但好歹入編了。

但萬分遺憾的是,無論擁有本領,還是派系和手腕,水滸好漢絕大部分都未得善終,而觀察那些得了善終的好漢,卻突然發現。這些得了善終的人,所依靠的或說主要依靠的,竟然不是各自的本領、派系和手腕,而且帶著三個共同特點,為了更方便和明白,筆者特意選出來三位代表性人物。

三位水滸好漢用事實證明,不靠本領、派系和手腕,照樣也能得善終

一、懂得感恩:杜興

梁山中懂得感恩的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兩個,還都是僕人身份,一個是浪子燕青,一個是鬼臉兒杜興。燕青聰明機巧,能力超強,最終能得善終,其實更主要的是依靠他的手腕。

比如替宋江拿下李師師時,他趁機從宋徽宗手裡求來免死聖旨。還比如對盧俊義,雖一面捨命相救,一面又話留三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最終燕青勸盧俊義離開宋江時,對自己懷揣“免死聖旨”的事一字不提。所以同是懂得感恩,就只能捨得燕青,選杜興!

三位水滸好漢用事實證明,不靠本領、派系和手腕,照樣也能得善終

杜興跟燕青屬於兩個極端,燕青漂亮,他很醜,燕青伶俐,他卻耿直。最初“因做買賣,來到薊州,因一口氣上,打死了同夥的客人,吃官司虧”,幸虧遇到了牢頭楊雄幫他,後來杜興落魄到獨龍岡,被撲天雕李應看中收留,成了李應的管家。面對楊雄的求助,杜興二話不說,便替楊雄牽線搭橋,聯絡上了主人李應。

由此引出來李應跟祝家莊鬧翻,最後上了梁山。杜興的事到此基本上就完了!只在最後,又交代了一下,李應辭官後與杜興一處作富豪,俱得善終。

三位水滸好漢用事實證明,不靠本領、派系和手腕,照樣也能得善終

不過,杜興的事雖少,卻能清楚的看出他有兩個特點,第一個是:沒啥本事,也沒有加入梁山的任何派系,更不會耍手腕。即,他完全屬於梁山上的另類,因為他就只跟著李應。

第二個特點:此人不但知恩圖報,更懂得感恩,對楊雄如此,對李應同樣如此,只因李應在他最困難時,收留了他,從此無論李應當員外,還是成梁山賊寇,杜興一直不離不棄,以至於最後都能跟李應“平起平坐”了般——這其實就是告知讀者,李應和杜興,早已超越了 “主僕關係”,成為了知己好友。

三位水滸好漢用事實證明,不靠本領、派系和手腕,照樣也能得善終

為何會發展成這樣?其實早已交代了,在杜興向楊雄解釋自己為何留在李應身邊時,曾如此道:“感承此間一個大官人(李應)見愛,收錄小弟在家中,做個主管,每日撥萬論千,盡託付與杜興身上,甚是信任……”

這就是杜興的水滸之路,彷彿就是在說明,懂得感恩的人,處處有光明。尤其在水滸這個叢林世界中,這份感恩之心,更顯得彌足珍貴,因為這代表著人性本善!所以杜興理應(李應)善終!

三位水滸好漢用事實證明,不靠本領、派系和手腕,照樣也能得善終

二、為人厚道:朱仝

梁山上最奸詐或說心眼多的人是誰?無論怎麼選,都不會跑出吳用和宋江這兩人。這兩人可謂是耍手腕的高手,但可惜最後一個被毒酒毒死,一個上吊而死。那麼梁山上最厚道的人是誰?答案其實有不少,比如魯智深、史進,哪怕武松和柴進也能算。

但這些位好漢,卻都比不過朱仝厚道,最能說明問題是,就是朱仝為救夥伴雷橫,私放走他後,自己卻並沒有也跟著逃走,而是回縣衙,承擔起一切責任!所謂厚德載物,朱仝這種擔當,正匹配得上這四個字。且難能可貴的是朱仝,並非僅因義氣才幹這事,因為雷橫上了梁山,被派來誘他上山時,他曾如此對雷橫道:“兄弟,你是什麼言語?你不想我為你母老家寒上放了你去,今日你倒來陷我為不義! ”

三位水滸好漢用事實證明,不靠本領、派系和手腕,照樣也能得善終

但奈何隨著李逵劈死無辜小衙內,朱仝被昔日的好友逼上了梁山。晁蓋、宋江由於都曾被朱仝救過性命,所以格外高看朱仝。但再看朱仝,無論是晁蓋時期還是宋江時期,從來不以自己是“老大救命恩公”的身份自居,反而低調得讓人幾乎忘了他。

朱仝的低調,從義氣角度來言,是避免了讓老大為難,因為他若做了出格的事,如何處置他非常棘手的。而從全書的角度來言,朱仝由於根本不想落草梁山,所以他是選擇了隨遇而安的靜觀,直到梁山招安後,他才變得高調起來,並最終“官至太平軍節度使”。

對朱仝最後地位這麼高,並得了善終的原因,有些人分析是因朱仝武功高和會做人(耍手腕)所致。但這實在是沒讀懂朱仝,是因為朱仝的所作所為,都是因他厚道,即,厚道的人雖妥協,卻絕不會無原則的妥協,因為他不是為了讓自己得私利!記得《道德經》中有句話叫: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朱仝便是如此!

三位水滸好漢用事實證明,不靠本領、派系和手腕,照樣也能得善終

三、明辨是非:公孫勝

對公孫勝的解讀,無論筆者還是其他人,都喜歡把重點放在“以宋江為參照物”上,引出公孫勝是看透了宋江為人,所以才得了善終。但筆者卻要推翻這個結論,因為這太小看公孫勝了。皆知宋徽宗是尊崇道家的,自稱:道君皇帝,由此可以推斷出,道士在的社會地位是相當高的。

但公孫勝卻突然反水,這不是非常奇怪嗎?公孫勝並非是野道士,他的師傅是大名鼎鼎的羅真人,堪稱是名師高徒,根本不存在所謂的被壓迫等情況。那麼是什麼促成了公孫勝的反水?最合理的理由就是,公孫勝對梁中書等官員,搜刮民脂民膏等行為給激怒了。

三位水滸好漢用事實證明,不靠本領、派系和手腕,照樣也能得善終

證據就是,在宋江上山後,公孫勝就表示回家探望母親。對於公孫勝的離開,晁蓋是有預感的,他如此說道:“向日已聞先生所言,令堂在北方無人侍奉,今既如此說時,難以阻當,只是不忍分別。雖然要行,再待來日相送。”

看來公孫勝在宋江沒上梁山前,就曾以老媽無人侍奉為由,敲打過晁蓋——不要不思進取,天天就想大塊吃肉,大口喝酒。所以他根本不是因宋江上山才離開梁山的,根由還在晁蓋那裡。再看公孫勝走時,晁蓋取出一盤黃白之資相送,公孫勝道:“不消許多,但只夠盤纏足矣。”公孫勝跟著晁蓋搶生辰綱的,卻不貪財。這隻能再一次說明,公孫勝涉足水滸江湖,是因為對現狀的極大不滿。

三位水滸好漢用事實證明,不靠本領、派系和手腕,照樣也能得善終

以上是從歷史的角度說明公孫勝的是非觀極強。而從為人處世上公孫勝也是如此。雖他擁有道法,卻只針對有道法在身的人施展,故而堪稱是“正法者”。

正是由於公孫勝明辨是非,敢於向歪門邪道說不,就決定了他不會捲入危險係數極高的權力之爭,派系之鬥等中,成為最灑脫的一位。跟公孫勝此特點相仿的,還有魯智深、武松等,所以在最後魯智深坐化,可謂善終,武松雖斷一臂,卻八十而終,同樣是善終,公孫勝提起離開,也是善終——所謂明辨是非者,自有“神靈保佑”,恐怕是公孫勝的最真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