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後宮干政界的“鼻祖”,臨朝聽政長達41年,終被兒子透過政變推翻

菜單

後宮干政界的“鼻祖”,臨朝聽政長達41年,終被兒子透過政變推翻

人們對太后一詞並不陌生,可是鮮少有人知道“太后”的叫法始於宣太后,而且後世太后們垂簾聽政的做法也是效仿於她,宣太后被稱為後宮干政界的“鼻祖”。

她以太后的身份臨朝聽政長達41年,憑藉著一介女流之力挽救秦國於水火之中,為秦王朝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秦國的尚武之風也從那時候開始,直到秦始皇時期才逐漸席捲天下。

後宮干政界的“鼻祖”,臨朝聽政長達41年,終被兒子透過政變推翻

在那個分裂不和的時代裡,許多國家都透過聯姻的方式來達成合作。那個時候正是奴隸制向封建制度轉變的時期,春秋各國都開始發展自己的生產力,當時秦國已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雖然如此,但相較於齊、楚、趙這些國家來說,秦國的實力還遠遠不夠,於是為了尋求靠山、減少戰亂,他們經常跟大國進行聯姻。

公元前334年,楚國皇女羋月嫁給秦惠文王成為他的姬妾,後來生下公子稷。當時秦惠文王已經與惠文後生有一子嬴蕩,作為長子他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儲君的最佳人選。

而公子稷一出生就擔負起了止戈戰爭的責任和義務,那就是到燕國去做質子。關於他的“質子”生涯在史料中記載不多,直到秦惠文王去世之後,他的時代才開始到來。

老父親去世,嬴蕩作為儲君登基為秦國國君,史稱秦武王。他天生有神力且喜歡玩比誰力氣大這類的遊戲,一次他與宮中的大力士比賽舉鼎,結果沒想到卻出了意外被鼎砸成脛骨折斷,當晚就駕崩了。

由於秦武王沒有子嗣,在他去世後他的兄弟們掀起了爭奪皇位的腥風血雨。宣太后想立公子芾為新帝,但惠文後則偏向於公子壯。而趙武靈王對遠在燕國為質的公子稷尤為看重,不過秦國的大臣們都反對。

後宮干政界的“鼻祖”,臨朝聽政長達41年,終被兒子透過政變推翻

但趙國強盛於秦國,大臣們不敢不聽,最後只能同意立公子稷為秦王。隨後在魏冉等人的支援下,公子稷結束了質子的生活回到秦國繼承皇位,他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繼位的時候還很年幼,因此無法處理朝政之事。於是便由生母宣太后協助他一起打理,當時後廷有宣太后坐鎮,朝堂有王叔樗裡疾為相,在外有魏冉為咸陽大將軍。

後宮干政界的“鼻祖”,臨朝聽政長達41年,終被兒子透過政變推翻

穩定了內亂之後,羋月也終於鬆了一口氣。但在那個戰亂的年代裡,想睡個安穩覺是不可能的。公元前307年左右,楚國派兵包圍了韓國的雍城,鑑於“唇亡齒寒”的道理,韓國請求秦國出兵相助。

當時羋月以楚國為母國為由一直猶豫不決,秦國的軍隊也始終徘徊在崤山一帶。後來她對韓國來使尚靳說:“秦國要幫助韓國,沒有足夠的糧草和兵力是不行的,因此若秦國出兵,那麼每天的糧草消耗數以萬計,對秦國來說有什麼好處呢”?

一番話算是回絕了韓國的增援請求,但韓國還是不肯罷休,另外派了使者張翠前來。秦國名將甘茂向秦昭襄王諫言說:“如果韓國投靠楚國,那麼就可能出現楚韓兩國挾持魏國來攻打秦國的情況”。

後宮干政界的“鼻祖”,臨朝聽政長達41年,終被兒子透過政變推翻

於是為了避免這樣的局面發生,宣太后和秦昭襄王便下令出兵支援韓國,楚國聞訊之後立即發出了撤軍的指令。

公元前304年,秦昭襄王行完冠禮之後開始親政。但此時朝政由宣太后和“四貴”把持著,“四貴”分別是魏冉、羋戎、公子芾和公子悝。使得朝堂內外形成只認宣太后,不知秦王的尷尬局面。

但秦昭襄王還沒來得及處理內部的專權情況,義渠憂患隨之而來。義渠是活躍於河套地區的古代民族,他們時常給秦國造成困擾。

後宮干政界的“鼻祖”,臨朝聽政長達41年,終被兒子透過政變推翻

秦惠文王時期,義渠發生內亂,秦國出兵幫他們平定,此後義渠向秦國稱臣。後來秦國派兵攻打義渠,奪走了他們的鬱郅。

為了報復秦國,義渠參加了當年五國合縱攻秦的佇列,他們趁火打劫在李帛城大敗秦軍。合縱攻秦失敗後,秦惠文王趁勢奪取了義渠徒涇的25座城池。

義渠被秦國挫敗便安分守己了一段日子,但此時的他們依然保留著相當大一部分實力,對於秦王朝來說仍然是個威脅。

後宮干政界的“鼻祖”,臨朝聽政長達41年,終被兒子透過政變推翻

秦昭襄王繼位之後,宣太后上臺時也不過三十歲左右,按照現代的思想來看,正是風韻猶存的好當頭。孤兒寡母的朝政形勢之下,如果手段不強硬狠辣就容易受到別人的牽制和擺佈。

宣太后為了鞏固兒子的皇位,也為了穩定大秦的局面。她決定跟義渠進行深度的合作,這樣就能少個敵人、多個朋友,秦國危難之際義渠還能伸出援手。

那麼宣太后合作的方式如何呢?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義渠君也是如此。秦昭襄王登基大典的時候,義渠前來道賀,隨後就與宣太后兩情相悅,逐漸發展成為情人的關係。

後宮干政界的“鼻祖”,臨朝聽政長達41年,終被兒子透過政變推翻

而宣太后跟義渠君這樣的關係保持了差不多三十多年,義渠王深陷在宣太后的愛意當中不能自拔。但宣太后是否真的對義渠君有情則不得而知,據史料記載宣太后利用義渠的勢力讓秦國達到了富國強兵的目的。

秦昭襄王親政之後,宣太后便與他開始謀劃滅掉義渠的計策,公元前272年,宣太后引誘義渠君到秦王宮,然後將他斬殺於甘泉宮。隨後派出大將一舉攻滅義渠領地,將義渠納入秦國版圖。

這一招“美人計”真可謂是用的妙,宣太后犧牲自己的美色為秦國解決了後顧之憂。但此時秦昭襄王也開始對宣太后和“四貴”有了忌憚,他們權傾朝野,使秦王成了個擺設。

後宮干政界的“鼻祖”,臨朝聽政長達41年,終被兒子透過政變推翻

退居二線的宣太后晚年在深宮中頤養天年,而且特別寵幸一個叫魏醜夫的男寵,甚至還提出讓他死後殉葬的主意,最後在秦臣庸芮的勸說下才放棄這個想法。

公元前265年宣太后病逝,結束了她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雖然她只是一介女流,但跟後期的武則天比較卻也毫不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