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打破階級觀念,帶領趙國改革走向富強的趙武靈王,晚年卻活活餓死

菜單

打破階級觀念,帶領趙國改革走向富強的趙武靈王,晚年卻活活餓死

打破階級觀念,帶領趙國改革走向富強的趙武靈王,晚年卻活活餓死

戰國可謂把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曠日持久戰發揮得淋漓盡致。前有春秋五霸,後有戰國七雄。眾所周知的是,得益於商鞅變法,秦國日益強大,最終吞併各諸侯國,一統天下。

然而,趙國有一位君主被認為是戰國時期商鞅之後最偉大的變法改革者,在他的改革之下,趙國也曾一度風光無限,他就是趙武靈王。中國近代的改革派對趙武靈王的評價很高,梁啟超就一度稱他為\“黃帝之後第一偉人\”。可是他的下場淒涼,被活活餓死在沙丘。

趙武靈王本名叫趙雍,他有雙諡:武靈。\“克定禍亂曰武\”,\“亂而不損曰靈\”。他的諡號簡明扼要地概括了他的一生。走進趙武靈王的故事,瞭解他如何克定禍亂,又如何再掀起驚濤駭浪。

打破階級觀念,帶領趙國改革走向富強的趙武靈王,晚年卻活活餓死

趙雍的即位和清朝康熙帝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同樣是年齡很小就即位,同樣是即位時四面楚歌。當15歲的趙雍從父親趙肅侯手中接過積貧積弱的趙國時,他面臨的第一個考驗就是虎視眈眈的其他諸侯國。

魏、楚、秦、燕、齊五國,打著前來弔唁的旗號,實則意圖屠趙。在老臣肥義的提點下,趙雍提前識別出了各諸侯國的計謀。重賂越王,聯合韓、宋兩國,使五國聯盟分崩離析。又讓趙國全國上下戒備森嚴,最終讓屠趙的計劃不了了之。

少年即位的趙武靈王也如康熙帝一樣,經受住了保住王位的嚴峻考驗。他接下來的一系列改革,更是讓趙國一改往日的頹廢,逐漸強大。

打破階級觀念,帶領趙國改革走向富強的趙武靈王,晚年卻活活餓死

趙武靈王一生有很多功績。其中最為後世所稱道的,就是胡服騎射了。中原士兵從力量和體型上,都比胡人差了一截。胡人依水草而居,崇尚遊牧生活,天生就擅長作戰。他們的騎兵讓許多中原士兵聞風喪膽。

而趙雍胡服騎射,直接學習借鑑騎兵的長處。他招募了很多胡人訓練騎兵,從上到下依次整頓趙國的軍事力量,推崇重義尚武的軍事精神,讓趙國的軍隊實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一度能與當時的軍事強國秦國抗衡。

他的騎兵有多強大呢?僅憑少量騎兵就使中山國滅國了。不僅如此,還牢牢建立起了北方的軍事力量。\“胡服騎射捍北疆,英雄不愧武靈王\”。就是對趙武靈王的這一顛覆性改革的稱讚。

打破階級觀念,帶領趙國改革走向富強的趙武靈王,晚年卻活活餓死

然而,趙武靈王最被眾臣反對的政策,也是胡服騎射。

眾臣的反對合情合理。因為少數民族,一貫不被中原地區的諸侯國所認同。\“東夷、西戎、北狄、南蠻\”少數民族,在當時中原人的眼中,是粗俗的,沒有高貴血統的野蠻人。春秋時期,對待少數民族的態度是\“尊勤君王,攘斥外夷\”。無論如何,就算沒有敵意,中原各諸侯國也不待見周遭的少數民族。

趙國這位年輕的君主不僅大肆以胡人的方式練兵,還要求舉國上下統一穿胡人的服裝,這讓中原正統觀念根深蒂固的許多重臣、老臣如何能接受?

打破階級觀念,帶領趙國改革走向富強的趙武靈王,晚年卻活活餓死

其中,最大的反對聲音就是趙雍的叔父公子成。為了讓叔父等守舊勢力相信這項政策的有效性,趙雍不僅兼併了中山國、多次在遊牧民族的鬥爭中獲得勝利,而且還從多個角度展現胡服騎射的好處,打消了反對勢力的疑慮。

的確,在中原分裂的背景下,如何讓軍隊能變得強大是最重要的問題。而像當時軍力強大的騎兵學習,對於地靠北疆的趙國來說,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趙武靈王勇於打破當時人們心中似乎無法撼動的\“華夏貴、戎狄卑\”觀點,著實令人敬佩。體現出了這位君主年輕時期的遠見和謀略。

打破階級觀念,帶領趙國改革走向富強的趙武靈王,晚年卻活活餓死

正因如此,趙雍才成為了梁啟超等諸多中國近代改革家的榜樣。連旗號都是類似的\“以夷制夷\”。被中原各諸侯國所鄙夷的外夷也有值得學習的長處,不應該驕傲自滿,矇蔽了自我的眼光,而應該力所能及學習長處。這是趙武靈王從政習得的最深刻的道理,也是梁啟超等人從趙武靈王身上挖掘的最有價值的觀念。

在吞併中山國之後,趙武靈王為了加強北方的防禦力量,修築了趙長城。趙長城所修築的位置:陰山南麓,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而在這一段修築起銅牆鐵壁,有效地阻擋了北部林胡和樓蘭的鐵騎,使趙國免於與遊牧民族的戰爭之禍。

在趙國的鼎盛時期,是戰國七雄中當之無愧的一大強國。然而,即使再強大,也不如西周王室當初一統天下那麼強大。那時的周天子,是各諸侯國都需要定期朝拜、上供的。

打破階級觀念,帶領趙國改革走向富強的趙武靈王,晚年卻活活餓死

趙武靈王明白趙國尚沒有一統天下,號令諸侯的能力,但內心又十分渴望享受當週天子的感覺。於是,為了滿足內心的虛榮心,也為了向各諸侯國證實自己的強大,他讓各諸侯國定期到自己的信宮進行朝拜。此為\“大朝信宮\”。而這些諸侯國也的確十分配合,按時進行朝拜。這也暗示了趙國的強盛。

就在趙國強盛之時,趙武靈王卻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退居二線,讓幼子趙何也就是後來的趙惠文王即位。

趙武靈王選擇在壯年即位,是認為如果在自己死後,王室會因為爭王位鬥得你死我活,造成國家局勢動盪,他認為自己活著的時候就為自己的兒子把把關,是更好的選擇。

打破階級觀念,帶領趙國改革走向富強的趙武靈王,晚年卻活活餓死

然而,趙武靈王沒能如他所願,安安心心當幾年主父即太上皇,就意外丟失了性命。事實上,趙武靈王的最終結果,是一件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事。

首先,他棄長立幼。趙武靈王一心想要避免死後,王室紛爭的動盪,卻自己引發了一場動盪。他應該讓位於太子公子章,然而卻偏愛幼子公子何。這讓公子章怎能嚥下這一口氣?於是他在父親的沙丘宮發動了政變,又不忍親手殺死父親,只是緊關沙丘宮的大門,讓父親活活餓死。

其次,他沒能很好的培養公子何。公子何尚且年幼,不懂得政壇的險惡與複雜,不知道如何應對父親給自己留下來的爛攤子。他沒能很好地拉攏大臣,也沒能安撫哥哥公子章的心,即使當公子章緊閉沙丘宮大門的時候,也沒有辦法救父親於水深火熱之中。

打破階級觀念,帶領趙國改革走向富強的趙武靈王,晚年卻活活餓死

於是,趙武靈王死於自己引發的動盪之中,是不可改變的定局。只是死在沙丘宮,是慘死的方式之一。

趙武靈王的一生,的確十分可惜。如果他沒有在壯年時期選擇退位,或者在退位的時候能用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局勢動盪,也許他還能有更大的成就和其他豐功偉績。

打破階級觀念,帶領趙國改革走向富強的趙武靈王,晚年卻活活餓死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為後世向外部學習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而他在位期間修築的趙長城與秦長城一同構築起了中國的長城,歷來為防禦外辱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如今,趙長城也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這也算是一個澤被後世的工程。

而他被世人所詬病的壯年退位,是中國歷史長河當中對於王位繼承如何避免動盪的一種摸索,只可惜中國封建社會的君主,直至清朝都沒能把這個問題探索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