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曹丕、劉禪、孫亮,年少一輩的三國之主,誰才真不負父輩英名?

菜單

曹丕、劉禪、孫亮,年少一輩的三國之主,誰才真不負父輩英名?

說起三國,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曹操、孫權、劉備,畢竟這三人那可是分別奠定了魏、蜀、吳的根基,歷史上的知名度也是非常高。但是三國可不僅僅是老一輩的,那麼,曹丕、劉禪、孫亮,年少一輩的三國之主,誰才真不負父輩英名?

曹丕、劉禪、孫亮,年少一輩的三國之主,誰才真不負父輩英名?

一、曹丕

曹丕,作為魏國的建立者,那可是一位非同凡響的人物,在年輕一輩中那也當是翹楚的存在。

《新三國》中對於曹丕的刻畫主要在其堅韌和智慧上,但是卻疏忽了他的文采和武功。

曹丕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詩歌、散文、賦方面都有較高成就。此外,他繼位期間完成了對北方的最終統一,並且平定邊患,恢復西域建制。

可惜的是,曹丕是一個短命的英主,在位僅僅六年,時年僅僅40歲就病逝了。比起自己的老爹曹操,曹丕可是少活了二十幾年!若是天假時日,說不定就沒有後來司馬懿什麼事兒了!

曹丕、劉禪、孫亮,年少一輩的三國之主,誰才真不負父輩英名?

二、劉禪

劉禪,小名阿斗,人們受到《三國演義》的誤導,一直認為劉禪是一個沒什麼出息的皇帝,蜀漢的大事小情統統都要諸葛亮決斷。

事實上,大家還真是小看了阿斗。畢竟諸葛亮當時可是先帝託孤重臣,權柄之甚,古今罕有。而且諸葛亮本身就是有大才之人,且忠心耿耿、死而後已,放著這麼一個能給自己排憂解難的人不用的話,那麼劉禪才是個昏君!

而在諸葛亮死後,劉禪親政,起初的時候,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也是拿捏的十分恰當,原則明確,一派大漢明主的樣子。但是到了後期,由於崇信宦官黃皓,導致其專權,並且內外不和,加劇了蜀國內部的矛盾。

而當鍾會伐蜀的時候,面對魏國大軍,一國之主竟然什麼也不做就採納了開城投降的計策,並且命令在外奮戰的姜維也投降了。可能在劉禪的內心深處,是深深厭惡戰爭的吧!

我們知道,一般對於投降的一國之主那都是要測試一下這人還有沒有復國之志,雖然旁邊的蜀漢舊臣都讓劉禪說什麼想念蜀國,但是劉禪卻並沒有表現的很蠢,還整出了一個“此間樂,不思蜀”的名句。這可是讓司馬氏大為心寬,把其封為安樂縣公,並以此安度晚年,活到了65歲。

要是劉禪真跟著那幫子傻帽大臣說什麼想蜀地想的流淚,那麼估計項上人頭早就保不住了!比起什麼皇圖霸業,那還是活著最實在!

曹丕、劉禪、孫亮,年少一輩的三國之主,誰才真不負父輩英名?

三、孫亮

孫亮,是孫權的第七子,年僅十歲就登基為帝,十五歲正式親政。不過孫亮這個皇帝當的其實很憋屈,因為俗話說主少國疑,那麼權臣自然而然就興起了。

一開始權臣是諸葛恪,後來是孫峻,然後是孫綝。年紀輕輕的孫亮怎麼能忍受這樣的驕狂大臣呢?於是密謀除掉孫綝,可惜最後事情敗露,孫綝則直接宣佈廢掉少帝,廢孫亮為會稽王。

而後不知怎的突然出現了一個孫亮要復辟的謠言,於是再次被貶,命喪押解途中,年僅18歲!

曹丕、劉禪、孫亮,年少一輩的三國之主,誰才真不負父輩英名?

雖然說歷史上都記載孫亮是個聰明人,但是時不順世不為,內有權臣操持於內,外有強敵窺伺於外,夾於中間,也只能自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