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文仲七計滅吳,為何沒留一計保己,結果被逼自盡?

菜單

文仲七計滅吳,為何沒留一計保己,結果被逼自盡?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大多數都熟悉,它是出自司馬遷的《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在此,“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一詞,比喻事情成功之後,領導對待有功之人的手段,要麼被拋棄,要麼被殺掉。

文仲七計滅吳,為何沒留一計保己,結果被逼自盡?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一典故的主人公就是那個非常勵志的“臥薪嚐膽”的勾踐。勾踐是春秋末年越國的國君。處於春秋末年的勾踐,同大多數君主一樣,都有爭霸天下之心,所以,他一即位,就跟吳國幹了一架,結果小勝吳王夫差。打架這事,少有常勝不敗的,所以,三年後,勾踐又被緩過勁來的夫差狠狠地捱了一頓,結果是,一下子把越國給挨趴下。走投無路的勾踐被迫向吳求和。

文仲七計滅吳,為何沒留一計保己,結果被逼自盡?

勾踐到了吳國,夫差勾踐給他餵馬,大夫范蠡一直跟隨勾踐。范蠡要勾踐時刻對吳王表現出徹底臣服的態度,夫差每次坐車出去,勾踐表現得跟個孫子似的,給他拉馬……由於在吳國表現良好,三年後被釋放回越國。勾踐返國後,開始了臥薪嚐膽的復仇修煉。經過十年的奮鬥,越國終於打敗了吳國。

文仲七計滅吳,為何沒留一計保己,結果被逼自盡?

輔助越王勾踐報仇雪恨的功臣主要是兩個人,范蠡與文種。范蠡勸勾踐主動向吳王示好,以便爭取時間發展生產,增強國力,提高軍事力量。文種則勸勾踐向吳王進貢美女,以消磨其意志。隨後,文種和范蠡又幫助勾踐取得夫差的信任。他們還設計讓夫差殺了忠臣伍子胥;送給吳國浸泡過、不能發芽的種子,害得吳國當年顆粒無收,到處鬧饑荒,國內人心大亂。這種四管齊下之計,吳王哪能挺得多久?

文仲七計滅吳,為何沒留一計保己,結果被逼自盡?

勾踐滅吳後,便要拜范蠡為上將軍,文種為丞相。但是范蠡不接受封賞,執意要離國遠去。范蠡離開後,還惦記著好友文種,於是就派人悄悄送了一封信給文種,告誡文仲,勾踐心胸狹窄,只可與他共患難,不能同他共富貴,趕緊找機會離開吧。但是,文種不相信越王會加害自己,堅持不肯走。

文仲七計滅吳,為何沒留一計保己,結果被逼自盡?

果然,文種當丞相不久,范蠡的預言就應驗了——勾踐派人給文仲送來當年夫差叫伍子胥自殺時用的那把劍,同時帶了這麼一句話:“先生教給寡人七種滅吳的辦法,寡人只用了三種,就把吳國給滅了,還剩下四種沒有用,就請先生帶給先王吧。”文種一看,就明白了,後悔當初沒有聽范蠡的話,無奈之下只好舉劍自殺了。

文仲七計滅吳,為何沒留一計保己,結果被逼自盡?

范蠡自己急流勇退,不僅保住了性命,還收穫了美女財富。文仲自信滿滿,相信越王看在他復國有功的份上,不會為難他;結果,他卻看走了眼,和政治家玩感情的結果,就是拿小命作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