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明武宗的選擇其實有很多,為何嘉靖成了皇帝

菜單

明武宗的選擇其實有很多,為何嘉靖成了皇帝

如果單純看皇室子弟,可選擇的人多了去了,估計到明武宗時期,宗室子弟沒有千人,也差不了多少。但古代皇位繼承權,並不是所有宗室子弟都有資格,有嚴格的繼承法,嘉靖皇帝繼位就是按照古代“宗法制”的規定,登基稱帝的。事實上,明武宗臨終前,並沒有交代繼承人,他只是交代,“以朕意達皇太后,天下事重,與閣臣審處之。”就是說,他把繼承人的問題,丟給了皇太后與內閣大臣商議而定。

明武宗的選擇其實有很多,為何嘉靖成了皇帝

一、“宗法制”規定的繼承優先順序

宗法制第一條原則就是“嫡長子繼承製”,即只有嫡系才有資格繼承皇位,庶子是沒有繼承權的,其中嫡長子為第一繼承人,假如嫡長子去世,才會以此考慮嫡次子、嫡三子……

假如沒有嫡子,或嫡子都去世了怎麼辦?過繼,即把庶長子過繼給皇后為子,作為嫡長子繼承皇位。

假如連庶子都沒有了怎麼辦?選擇近支中血緣最近的侄子,過繼給皇后為子,同樣以嫡長子身份繼位,但必須跟原來的父母割斷親情,這叫奉“大宗”。

明武宗的選擇其實有很多,為何嘉靖成了皇帝

假如子侄輩太小,或者還沒有出生怎麼辦?這就有點悲催了,只能向前一任皇帝的親屬推,即在同一輩份中出現兩個皇帝。這種情況一般而言要儘量避免,繼承法裡有一個說法,叫“兄弟不相入廟”,意思說,兄弟兩個都是皇帝,只能有一個入太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一般情況下,只要有子侄輩,哪怕年齡小也要過繼過來繼承皇位,而避免同一輩分兩位皇帝的情況。

從以上規則,我們不難看出,其實宗法制是在竭力維護“大宗”(嫡長子一系)的長期優勢性。哪怕絕後了,也要以過繼的方式,續上香火。其意義在於維護法統的至高無上,防止“小宗”對皇位的覬覦之心。

明武宗的選擇其實有很多,為何嘉靖成了皇帝

二、明武宗的繼承人問題

按照宗法制,如果明武宗有子嗣,當然先考慮嫡長子,然後其他嫡子,最後考慮庶子。但明武宗無後,絕嗣了。這種情況下,第一方案就是從他的侄子中挑選一位年齡最長的嫡子,過繼給他為子,然後繼承皇位。可問題是,明武宗只有一位哥哥,還早年夭折了,也就是說,明武宗的父親明孝宗這一支,都沒有子孫後代了。

那就只能再退而求其次,從明孝宗的兄弟後裔中,選擇一個可以過繼給明武宗為子的。

明孝宗兄弟十四人,孝宗老三,他的兩個哥哥早夭無子。他的四弟興獻王朱佑杬有兩子,長子朱厚熙早夭,次子朱厚熜成了興獻王的嫡長子。

明武宗的選擇其實有很多,為何嘉靖成了皇帝

但朱厚熜與朱厚照同輩,按宗法制,必須以朱厚熜的兒子,過繼給明武宗朱厚照為子。但問題又來了,朱厚熜當時只有十五歲,還沒有兒子。朱厚熜無子,自然他這一輩的堂弟弟們也都未成年,都沒有兒子。也就是說,明武宗想從下一輩過繼兒子不可能了!

這種情況下,就只能在明武宗的堂弟弟們中,選一人過繼給明孝宗為子,繼承皇位。朱厚熜就是所有弟弟們中,年齡最長,由此他被選中,即嘉靖皇帝。

明武宗的選擇其實有很多,為何嘉靖成了皇帝

三、結論

從嘉靖皇帝被選中的過程來看,宗法制是相當的嚴格,與其說是“選皇帝”,還不如說是按法律規定“套皇帝”,他就是合法的唯一人選!

所以,明武宗駕崩前,不需要指定接班人,按法律程式走就行了。大臣們也不需要商議,同樣依法行事,沒有特殊情況,繼承人就是唯一的。

這種制度,最大的弊病就是合法的繼位人,可能是個混蛋,但也只能照辦。好處就是免得宗室子弟們,為了皇位同室操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