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都說李治軟弱,為何他能成為太子?看看長孫無忌對李世民說了啥

菜單

都說李治軟弱,為何他能成為太子?看看長孫無忌對李世民說了啥

貞觀年間,李承乾因為造反之事,被廢除了太子之位,李泰因為心狠手辣也被排除在外。吳王李恪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而且太宗皇帝還經常說“吳王恪英果類我,我欲立之……”

可惜的是,因為李恪是隋煬帝楊廣的外孫,很多唐朝的門閥世家害怕被報復,畢竟他們都參與過推翻隋朝統治的戰爭。因此,這些人頻頻向太宗皇帝表示反對。

最終,經過一輪又一輪的角逐,太子之位到了“最不被看好”的李治手裡。當時,李治既不懂戰場殺敵,又不得太宗皇帝的喜歡,為何會成為太子呢?

都說李治軟弱,為何他能成為太子?看看長孫無忌對李世民說了啥

其實,有時候歷史就是那麼奇妙,只要你有一顆“孝悌之心”,運氣就會落到你的身上,李治便是這個幸運兒。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其中的故事。

軟弱的李治

眾所周知,唐朝的第三個皇帝是唐高宗李治。從歷史上來看,唐朝的疆域最大時便是在高宗皇帝時期,西突厥也是被唐高宗給消滅的,很多的門閥世家也終止於李治之手。

可是,他在唐朝的歷史上存在感卻不強,甚至於一些人對“李治是誰”都不清楚。為何會如此呢?主要就是因為李治給人的感覺是“柔弱”的,也沒有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特點”。

盛唐時期,民間尚武之風非常盛行,可李治卻“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在諸多皇子中也不顯眼。總的來說,李治的“柔弱”與李唐的風氣格格不入。

都說李治軟弱,為何他能成為太子?看看長孫無忌對李世民說了啥

話又說了回來,既然李治柔弱,又胸無大才,可為何最後還是被李世民看重,成為了李唐的皇帝呢?這其中大致有2方面的原因,其一便是他的兄弟都不合適,其二便是因為長孫無忌的一句話。

李治的兄弟們

咱們先來李治的兄弟們!李承乾是李治的長兄,也是唐朝最初的太子,可是李世民一直身體很棒,李承乾繼位遙遙無期。後來,他感受到了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於是便學著父皇起兵造反。

只是,李承乾的能力和李世民相比,還是差一招,最後被太宗皇帝所擊敗了。不過,唐太宗卻沒有殺他,只是將他貶到了蠻荒地區,多年後便因病去世了,可悲可嘆。

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被削掉後,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度,太子應該後長孫皇后的第二個兒子——魏王李泰。同時,李泰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

都說李治軟弱,為何他能成為太子?看看長孫無忌對李世民說了啥

他曾主持編纂了《括地誌》,這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來看,是非常大的一個成就。同時,李泰也深得唐太宗皇帝的喜歡,他也有心要立李泰為新太子,可最後為何又沒那麼做呢?

主要就是因為李泰曾對太宗皇帝說:“如果我當了太子,以後會殺了兒子,將皇位傳給兄弟。”唐太宗把這件事情與褚遂良進行了商討,褚遂良是這麼說的:“前事不遠,足以為戒”。

褚遂良說的話雖然很含蓄,但唐太宗卻能聽得懂,歷史上凡是對親人都能夠下手的人,一般都是心狠手辣之輩,這種人會對自己的兄弟姐妹好嗎?

答案是肯定的,比如春秋時期,齊桓公身邊就有一個諂媚之輩,把自己的孩子殺了,滿足齊桓公“吃人肉”的慾望。結果,在齊桓公晚年,這個人也是對齊桓公迫害最厲害的。

都說李治軟弱,為何他能成為太子?看看長孫無忌對李世民說了啥

歷史事實就擺在眼前,由不得李世民不相信,就這樣他便放棄了立李泰為太子的想法。即使是如此,在李世民的眼中,李治一直是“懦,恐不能守社稷”,可見他並不看好李治,而為何唐太宗最後又立他為太子了呢?

長孫無忌的一句話

如上述所言,對於皇帝之位的繼承,古代一直實施的都是“嫡長子繼承製度”,所謂的“立長不立賢”其實是在清朝時期才有了,努爾哈赤為了部落的發展制定的。

言歸正傳,撇開李承乾、李泰等人之後,雖然按照皇子的排名,李治並不靠前,但他卻是長孫皇后的孩子,按照當時的禮法,他已經算是“嫡長子”了(長孫皇后的三個孩子:李承乾、李泰、李治)。

關於立李治為太子這件事情,唐太宗李世民也曾與丞相長孫無忌商討過,在談話之時,長孫無忌是這麼回答李世民的,他說:“晉王仁孝,天下屬心久矣。乞召問百僚,必無異辭......”

都說李治軟弱,為何他能成為太子?看看長孫無忌對李世民說了啥

這句話很簡單,總的來說就是一個意思,李治很孝順,也很仁義,他當了皇帝后,李唐皇族的人會善終,天下的老百姓也能得到仁慈的對待。

從關係上來看,長孫無忌和李治是“舅舅和外甥”的關係,他力推李治登基或許有些私心,但撇開這層因素不談,他的這句話著實說到了李世民的心裡去了。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的皇帝之位是透過“玄武門之變”得來的,當時他還殺了自己的兩個兄弟,甚至於李淵都詛咒李世民“他的孩子也會自相殘殺”。

當年的一幕幕都縈繞在李世民的心頭,長孫無忌的話無疑告訴了李世民,李治此人心地善良,對待自己的兄弟姐妹有仁義之心,他如果能夠當皇帝,必然能夠避免李唐皇室的自相殘殺的局面。

都說李治軟弱,為何他能成為太子?看看長孫無忌對李世民說了啥

另外,李世民也懂得“馬上可以得天下,但馬上卻不能治天下”的道理,治理天下還是得需要“仁善”之君。思來想去,雖然李世民依然覺得“雉奴懦”,但最後還是選擇了他成為李唐皇室的儲君。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李世民的選擇沒有錯,李治執政期間,文臣武將、皇室貴族基本都得到了善終。當然,除了那個想要弄權的長孫無忌之外。

可惜的是,也因為“雉奴懦”這三個字,讓武則天應時而出,取代了李唐的江山。在後來的日子裡,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她不斷屠戮皇室子孫,也不知道李世民看到這一幕會作何感想。

自己李家的人不是死於自相殘殺,而是死在了一個女子的手裡,著實像歷史給他開得一個玩笑。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